“社会心理新闻”

时间:2022-10-04 10:31:47

“社会心理新闻”

社会心理新闻的产生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催生读者新的新闻需求;而新的新闻需求,则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论。由这种新闻史的事实和思路出发,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新闻传播界,完全可以提出一个较新的新闻概念――社会心理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社会心理新闻的出现有极其现实的社会土壤,它是由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遭遇的矛盾所决定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预计2020年可达35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DGP1000至3000美元这一阶段,被称为“现代化起步阶段”或“物质现代化”。此阶段全社会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它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此期间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环境、社会、生态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缺失,公共物品短缺,社会公平失衡,这些都会造成社会心理压力,形成社会心理问题。如学者所言,高度现代性的物化世界导致各种“亚健康”的精神病理状态。面对流动易变且纷扰繁杂的现代性物化世界,形成稳定健康的精神生活殊为不易。“忙碌的工作、残酷的竞争,看似风光,实际上每天都在压力中痛苦挣扎:指标的压力、裁员的威胁、老板的脸色、同事关系、家人的抱怨、电脑的辐射、睡眠不足等等,都在吞噬着我们心灵的健康”,一位外企白领感慨地说。同时,人们在升学、职业、择偶、居住地和生活方式上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选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突。此外,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噪音污染等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加以应对。

但另一方面,对于个体形成社会支持的人际网络却在不断变得日益脆弱,城市的钢筋水泥加剧了人际之间的冷漠化;居住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人们的陌生感增强;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使熟人越来越多,而朋友越来越少;爱情和婚姻的选择度加大,使得情感的港湾变得时时要提防危机的出现。①实际上,置身于物化处境中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大都处于某种“亚健康状态”,人们之所以经常用诸如郁闷、浮躁、烦、焦虑、畏怯、压抑、失落、疲惫、无奈、无聊、孤独、迷茫、被抛、荒诞、绝望等等词汇来描述当下的精神感受,就是因为这些词汇表征了现时代精神生活的日常情状。

在心理救助和咨询短缺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如心理咨询或阅读心理小说等。根据市场规律,短缺物品需求量大,价值上扬。所以,从受众信息需求的角度看,关涉社会心理问题的新闻报道有着较大的信息发展空间。社会心理新闻就是以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为基础,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来描述、揭示、解释某些社会心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非正式渠道、另一种形态的心理咨询,有着一定的受众群和社会需求。

社会心理新闻的基本特征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感觉到:随着受众对“心理问题”的关注,“社会心理新闻”也悄然出现。新闻报道,尤其是报纸中新闻报道的“心理”或“社会心理”的成分在增加。实际上,目前各类报纸中已经出现了带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新闻报道。概而言之,这类新闻具有如下特征:

一、反映“心理事实”

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笔者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事实”一般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物理事实。即在物理意义上自然发生的事实,例如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灾难,例如地震、海啸、飞机失事。二是社会事实。即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件,自然灾害加上人类的活动也可以成为社会事实,例如围绕“汶川地震”的人的活动。三是心理事实。即在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上存在的大量事实。

传统新闻定义过多强调了对前两类“事实”的报道,而对第三种“事实”有所忽略。实际上,既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对社会心理状态的报道可以成为“社会心理新闻”或“心理新闻”――从新闻专业角度看,这正是本文所提出的概念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基本理由。试以《87.5%的人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的报道为例,它所反映的就是一种“社会心理事实”: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68个受访者中,87.5%的人有类似“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的感觉。记者曾经听到身边不少人抱怨: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手机,却不知道要打给谁;周末想出去玩,往往找不到伙伴;有时候想出去吃顿饭,都会为人选问题发愁。

其中,45.3%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的众多熟人中,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不到5个;另外,有34.3%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仅有为数不多的6―10个――换句话说,八成受访者认为,算得上朋友的人不到10个。与此同时,30%左右的受访者称自己的熟人数目在51―100个之间,另有26%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熟人数目超过100个。

记者在对北大、人大等几所高校毕业生进行采访时发现,毕业时间越长,朋友就越少,孤独感越强烈。姜琳是人大98届毕业生,她说:“刚毕业那会儿同学还经常聚会,后来就越来越少,现在一年能聚上一次就不错了。”提及大学同学,姜琳有些感伤,她说,以前的好友,现在大多没有联系了,最多是在网上见到时聊几句。

这一报道以问卷数据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中国人的一种“社会心理事实”――渴望友谊而现实中友谊匮乏,并揭示了其存在原因:

“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忙、压力大,谁也不敢轻易去打扰别人。”姜琳这句话,让很多都市年轻人感同身受。王剑毕业以后,就再没有跟同学联系了,“不是不想,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在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64.8%的人认为,社会的流动性是造成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容易“丢失”友谊;还有58.9%的人认为,社会的压力也不可忽视,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人来说,工作忙、压力大,根本无暇沟通和交流。②

而这种原因,是有现实或事实依据的,确是一种社会现实。2008年4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在《小康》的调查中,接近80%的人感觉到了压力,或者为工作,或者为生活;有人因为生存压力,也有人因为发展压力。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目前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工作。其次是家庭生活压力,紧接着是身体健康压力及婚姻情感压力。受访者表示,工资薪酬未如理想、竞争激烈、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是造成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③在此大背景下,确实无暇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必然会“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二、积淀性或非即时性

“社会心理新闻”的时间性或即时性相对不强,这一点与其他新闻形式注重时效性很不一样。无论关于新闻有如何多样的定义,“时效性”、“即时性”、“新鲜性”、“时新性”无疑都是必要的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但是,由于“社会心理新闻”的采写对象是“心理事实”,而“心理事实”往往有一定时间的积淀,是对一个阶段所积累的“心理事实”的提炼与概括,所以“时效性”或“即时性”等不是“心理新闻”的必备要素。换言之,由于“社会心理新闻”的报道对象都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所以具有“非即时性”的特征。试以《同学聚会:当怀旧变成一种资源有时相见不如怀念》为例:

小C毕业才4年,可她却早已厌倦了每年一次的同学聚会。“每次都是先吃饭,再K歌,有时候甚至玩个通宵。可是热闹过后,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种莫名的空虚感。”和小C不同,B君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生之一。毕业20余载,班里同学,有的成了略有成绩的小领导,有的下海经商,腰缠万贯;有的远赴他乡、谋求更好的发展,有的则回到家乡,过着幸福安逸的小日子。1995年,在几个同学的召集下,他们班有了第一次同学会。第一次聚会,大家都很激动,回忆起以前的大学生活、老师和同学,还有那曾经留下足迹的宿舍、食堂、操场……离别之前,大家意犹未尽,于是约定,每两年聚一次。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可是,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参加聚会的人却越来越少,可说的话题也越来越少。翻来覆去地说着当初学校里的那些“破事”,就连比较怀旧的B君,也往往因无话可说而觉得颇为尴尬。

上一篇:为了让版面引起读者的关注 下一篇: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传媒发展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