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落叶松鼠害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10-04 10:28:13

辽东落叶松鼠害的发生与防治

宽甸县位于辽东山区,林业资源丰富,是辽宁省辖区内较大的林业县之一,境内有林地面积770万亩,其中3-5年生人工落叶松林近百万亩,每年落叶松林发生鼠害平均10-13%左右,2010-2011年最重者高达20-23%以上,粗略估算每年因鼠害损失可达近亿元,不但破坏森林生态,而且影响林农经济效益。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不稳定,辽东地区冬季降雪频繁、量大,山背坡积雪时间长,加之树种栽培制度的调整,品种单一(长白、日本落叶松)等多种因素影响,使辽东山区落叶松林内鼠害猖獗,同时也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取食粮食,破坏田间耕作环境,并对人们生命安全也构成一定影响,已成为农林一大公害,为此,做好农林鼠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一、鼠害发生情况

(一)辽东山区林间主要害鼠的优势种类有,棕背鼠平,林姬鼠,红背鼠平,东方鼠等,其中棕背鼠平,林姬鼠占45%左右,其它鼠种占55%。

(二)为害特点:

通过几年深入林区调查,背坡林地、地形复杂的荒沟、坡地、乱石窖地、野草较高林地、幼林较密地块,3-5年生落叶松受害较重,6-10年生老皮层厚、较粗,阳坡相对轻。据我们抽样调查分析,平均每亩有鼠洞5-8个,长势较好、幼嫩落叶松为害较重。最重林地每亩有11―13个鼠洞,以棕背鼠平、林姬鼠为主,比例占绝对优势,同时发现林下鼠洞80%以上分布在山背坡,从时间分布来看,每年早春4-6月份,深秋9-10月份种群数量大,主要是因为此期气候条件适宜害鼠活动,林间山货野果食物充足,怀孕率高,越冬基数大。而11月至3月气温相对低,7-8月气温高,雨季降水又多,对林区鼠害繁殖不利,造成相应的数量较少,但是,冬春季由于食源匮乏,降雪较多,尤其山背坡雪较厚,冬季生活漫长就易危害林木树皮。

(三)危害特征程度:

林间害鼠主要危害长白、日本落叶松、苹果树、梨树以及靠近洞穴附近小幼嫩树,对落叶松3-5年生危害较重。主要特征从11月份降雪开始到翌年2月份至3月份,5个月中在雪的下层靠近地面,和雪中层打洞取食,主要对落叶松进行扒皮和环剥,个别体特重吃木质部分,主要是对离地3-5厘米进行啃食,啃食树皮20-35厘米以上,啃食呈连续性造成方圆几十亩,上百亩危害,当春天冰雪消溶受害残状和面积就可以显现。当林姬鼠、棕背鼠平在雪下打洞时,由于洞道较长,呼吸有困难时候,把头部伸出雪层外呼吸,又很快堵住洞眼,以防天敌发现,休息片刻选择取食地点。个别较重、害鼠体型年龄较大,把树皮扒皮后搬到洞内,啃食树皮周围偶尔有粪便。白天取食都是老、弱、病残,晚间取食特别-11点,下半夜1-3点较重,扒掉老皮吃嫩皮绿皮,齿痕残缺不全,个别取食有困难到雪表面取食,雄性取食危害较重,相对雌性轻,成体鼠危害重,亚成体老体取食活动量少轻。

二、发生原因

(一)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导致气候干旱及暖冬,特别是暖冬,更有利于优势鼠种越冬,食物环境利于生存。

(二)森林包干到户,家家户户未联合开展林区统一灭鼠防治,林鼠之间矛盾特别突出。

(三)由于造林品种单一,90%以上农户都是落叶松,为害鼠提供十分有利滋生和食源植物。

(四)天敌数量的减少,特别幼树栽植较密不利天敌捕食,为天敌取食设置层层障碍。

三、防治措施

(一)防治时期

林区鼠害4-6月份和9-10月份是繁殖两个高峰期,春秋灭鼠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压低基数效果比较好。

(二)防治方法

常用化学灭鼠、物理灭鼠、天敌灭鼠,改变栽植树种单一灭鼠。

(1)物理灭鼠

主要利用鼠夹子、笼子对害鼠进行捕杀,但要注意技术操作要点,应选择好地形,与鼠洞有一定距离。有时鼠笼夹子需搞一些伪装,要求诱饵新鲜,一般第一天害鼠上笼夹子较少,2-5天上笼较多。

(2)化学灭鼠

在春、秋两季,使用杀鼠剂灭鼠,应用慢性药溴敌隆等,优点投药简单,工效高,见效快,对人畜安全,不易产生二次中毒,害鼠中毒时间慢,效果显著,大片林地投药,每亩投放250-300克,每堆放10-15克,投饵后4-5天为死鼠高峰期。

(3)生物灭鼠

充分利用山间生物来防治害鼠,例如黄鼠狼、猫头鹰、蛇、狐狸等,保护好天敌,对减少林区鼠害是最有利的。

(4)对常年遭受鼠害落叶松林地,秋季刷石灰粉或用地膜包树干,高10-20厘米,以防在雪下害鼠的啃咬。

(5)秋天清理林地杂草,在灌木杂丛中应减少林下鼠栖息环境,便于鹰、野猫在林中捕鼠,保护好林木。

上一篇:蒸制菜肴的制作 下一篇:开拓思路,不断深化企业对外宣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