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及相关问题

时间:2022-10-04 09:49:05

2016―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及相关问题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2016年世界经济低迷、风险交织,不稳定因素增多,整体呈现增长低、通胀低、就业低、贸易规模低、投资增速低、大宗产品价格低、负债高的“六低一高”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1%,低于上年0.1个百分点,将是全球GDP增速连续低于长期均值3.7%(1990-2007)的第五年。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引发的反贸易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情绪,对经济增长造成新的冲击,不仅影响短期增长,且对长期生产率提高和创新形成限制和阻碍。英国投票退出欧盟引发持续动荡,对世界经济增添新的不确定性。IMF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仅将增长1.6%,低于上年2.1%的增速、低于1990-2007年的平均值近1个百分点,较7月1.8%的预测也有所下调。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尚无新亮点,大部分国家增速放缓,巴西、俄罗斯经济甚至陷入衰退。

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仍将困难和复杂。美国政府换届、经济政策连续性面临考验;英国脱欧影响将继续发酵,欧盟市场动荡在所难免;新兴经济体承载经济引擎压力,虽有重振机会,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还将高度依赖宏观政策的配合。如果各国能充分有效利用好所有政策手段,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政策,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才可获得改善。IMF预计,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望回升到3.4%。其中,新兴经济体增长4.6%,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1.8%。

2016年,缓慢而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继续对全球贸易形成拖累;国际金融动荡、反贸易、反全球化思潮蔓延、英国退欧等突发风险令贸易环境雪上加霜;经济疲弱、投资不振波及到贸易开放停滞、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成本增加。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世界货物贸易量同比下降1.1%,跌幅超出预期;二季度仅微弱增长0.3%,低于预期;按照年率计算,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同比下降0.3%。其中,一季度发展中国家进口下降3.2%、发达国家增长0.8%;二季度发展中国家进口增长1.5%,而发达国家则下降0.8%。WTO7月份的世界贸易景气指数(WTOI2),显示最新全球贸易指数为99,低于荣枯线1个百分点,预示国际贸易增长呈现下行趋势。9月27日,WTO将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测下调约一个百分点,预计增长率仅为1.7%,低于4月份的2.8%和一年前的3.9%的增长预期,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出口下调幅度最大的是亚洲,从4月份的3.4%修正为0.3%;北美地区从3.1%下调为0.7%。

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对国际贸易增速的恢复至关重要。IMF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实际贸易增长下降的四分之三归因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鉴于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加速增长的动力不足,预计2017年全球贸易疲软仍将持续。即使世界经济率先恢复,对国际贸易的带动还将有时滞。WTO预计2017年贸易增幅为1.8%至3.1%。这意味着即使最好情况,国际贸易增速也就是与世界经济增速持平;如果世界经济疲弱持续,全球贸易增速有可能低于1.8%。2017年各国在消除贸易保护,抵制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拆除壁垒,减低贸易成本、贸易促进措施、实现贸易增长、启动新一轮全球价值链发展方面的任务仍然艰巨。而贸易的倒退只会使世界经济不景气更加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国际投资方面,得益于企业间并购增多,201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8%,达到1.76万亿美元,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重入低谷:撤标规模创纪录、美国涉外并购活动急剧下降、英国企业参与的并购交易跌至20年低点;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的影响以及全球股权融资活动低迷,给考虑收购的公司投下阴影。汤森路透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球企业达成合并和收购的交易额同比下降22%。其中,美国并购交易总价值同比下滑31%。与此同时,全球有一系列交易半途夭折,撤标规模达到创纪录的6920亿美元。欧盟交易总价值同比下降19%,亚太地区同比下降20%。汤森路透预计2016年全球并购交易将下滑至3年来最低水平。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可能减少10%-15%。寄希望于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批准的“全球跨境投资指导原则”,能在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全球投资环境,引领各国对外国投资监管的一致性和简化,以及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包容发展,避免投资保护主义方面发挥作用,进而推动全球投资再度繁荣。

二、世界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英国退欧以及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复苏新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发达经济体需求不振、保护主义抬头、资本流动减少,令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更加困难和复杂;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相互拖累,各国政策配合更加重要。

(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增添政策压力和难度

IMF预计2017年有可能是世界经济增长低于长期均值的第六年。持续的增长低迷令各国政策手段捉襟见肘,政策效果也在递减。降息和更传统的货币政策的副作用如膨胀的资产价值和金融体系的各种弱点随之出现。如何重振经济增长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短期刺激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二是从地域冲突转向经贸合作;三是提倡开放理念,避免或减少由经济问题带来社会问题,如对就业和收入停滞的担忧对全球化和贸易带来的抵触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稳步持久的经济增长可采取的政策措施。

从目前看,为使经济走出泥潭,尽管在生产率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的经济体,货币政策不足以恢复经济活力,但IMF仍建议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不能放弃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财政政策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是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水平”;二是国债收益率低意味着债务利息负担轻;三是目前各国政府债务成本基本处于历史低位,政府仍存有借债空间。展望2017年,尽管全球发债量不断创新高,IMF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13个国家的债务水平为152万亿美元,达到全球GDP的2.25倍,其中私营部门负债占债务总额的2/3。但低利率使政府和企业仍有可能不断借债,同时推出新的财政安排。IMF建议推出政府主导的债务重组计划和税收减免,以说服债权人延长债务偿还期限。从目前看,日本政府已推出新的财政预算安排,继续推迟上调消费税,并扩大财政预算,刺激经济;英国政府为减少退欧冲击,已表示将重新审视中期财政整顿计划,增加公共基础实施投资,并软化削减社会福利支出的立场;德国预计继续适度财政扩张来投资基础设施和应对难民问题;加拿大政府已出台增加公共投资的新举措。

(二)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净化贸易环境

重振增长乏力的国际贸易、摒弃保护主义任务艰巨。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从2008年到2016年对其他国家采取了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仅2015年就采取了90项,位居各国之首,是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两倍多。美国保护主义措施包括提高进口关税,国家扶持本地企业,制定反倾销条款,制定公司必须购买本国产品等。近年来,美国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大多数G20国家都收紧了贸易政策。IMF警告说,全球性保护主义倾向和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全球贸易自2012年以来明显放缓,进一步放弃贸易自由化可能抑制国际商品贸易,进而拖累经济发展并延长全球经济放缓的时间。另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5年秋季以来各国采取的贸易制裁措施数量处于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6年前8个月,中国共遭受来自20个国家(地区)发起的8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03亿美元,案件数量上升49%,涉案金额上升94%。降低贸易保护主义,减少贸易成本,撤销临时贸易壁垒是各国为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应采取的措施。

(三)英国脱欧影响蔓延,不可小视

2016年6月23日,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出乎市场和大部分人的预期。当日英镑直线下滑9%、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国际机构纷纷下调英国经济增长。IMF下调2016年英国经济增长率至1.8%,对2017年增长率的预期从脱欧前的2.2%下调至1.1%,均低于2015年2.2%的增长水平。同时IMF预计英国退欧会拖累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0.1个百分点、拖累欧元区0.2个百分点。10月5日,英国公布退欧方案,确定2017年3月正式开启退欧谈判,同时表示英国退出欧盟后将结束欧盟法律的一切约束。其中《废除条例草案》将废止1972年的欧盟共同体法案,在英国正式退欧后,将所有由该法案掌管的欧盟法律转换为英国法律,让英国成为真正的独立国家。在上述方案公布后,英镑随即对美元跌至31年来最低点,对欧元创下五年来新低。英国退欧不仅将自身推向风口浪尖,也令世界经济增添新的不确定性、进而损害市场信心和投资,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更加复杂。此举无论是对全球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还是欧盟经济及其一体化进程都是重要事件和重大变化。一是英国与欧盟之间形成新的关系之前的谈判历程,最短两年,不排除更长时间的可能,目前较为悲观的预期是,英国退欧进程需要六年以上时间。其间,英国经济和社会、英镑汇率、欧盟、国际金融市场及世界经济动荡加剧在所难免。二是退出欧盟后,英国与欧盟过往签署的大量协议、规定和法律依据将无法实施并需重新签署,包括金融业在内的英国支柱产业面临衰退压力。除经济增长遭受直接损失外,信用评级也将被下调,穆迪评级机构在英国公投后的次日,即2016年6月24日立刻将英国债务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英国退欧可能让英国家庭的平均收入减少3200美元。三是鉴于公投结果的出乎意料,接踵而来的退欧谈判更令各方措手不及。无论是英国还是欧盟实际上都还没有做好退欧的准备。无论实施何种退欧方案,英国与欧盟关系未来必将发生改变。英国均面临与欧盟的关系调整以及新协议的签署,这将使得英国与欧盟关系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也将影响英国宏观政策特别是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实施。四是从程序上看,退欧公投后,英国首先将经过国会审批以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与欧盟进行退欧谈判。在此期间,英国仍是欧盟成员国,有义务执行欧盟的法律,但不能参加关于欧盟新政策的讨论及决定。

(四)美新任总统特朗普经济政策摇摆,增加宏观环境不确定性

特朗普当选美国下任总统,出乎预期,成为本年度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从长期看,特朗普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和局势都带来不明朗因素,特别是他对世界及美国自身经济政策的态度、立场摇摆不定和前后矛盾,将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动荡。例如,他时而抨击美联储低利率政策,时而支持当前低利率政策,若将其抨击美联储低利率政策视为出自竞选拉票的政治意图,那么未来坚持低利率环境刺激经济增长的主张将占据其政策上风,而这将与美联储加息的政策趋势相左。与此同时,倘若特朗普持续实施减税和增加工程开支等政策刺激经济,必将增加通胀压力,届时或会对中长期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带来一定影响。不过,投资者对特朗普在竞选中的"伟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寄予厚望,特朗普胜出后,华尔街金融市场出现超出预期的积极反应,美股飙升再创历史新高,美元指数触及高位,银行、工业、医药等行业的股票全面上涨。因此可见,市场更加关注特朗普松绑银行业、加大基建投资的经济政策,将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腾飞机遇。美元指数上升,意味着市场摒弃了大选之前那种特朗普上台将利空美元的观点,导致做多美元再度大行其道。特朗普在大选获胜之后的讲话中宣称,新美国政府的主要关注点放在更新基建设施并增加就业,未来十年将动用1万亿美元大兴基建,这让投资者对美国政府的预期发生了180度的转变。现在,市场押注特朗普将加大财政支出,推出减税措施,放松监管,这些政策将推高美国通胀,促进经济增长,最终促使美联储加快提升短期利率的步伐,从而导致美元汇率走强。伴随美元汇率指数走强,全球债市也剧烈震荡,新兴市场国家本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加大。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

(一)美国

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美联储货币政策小心谨慎、国会对长期增长没有策略共识。一季度美国GDP增长从之前的1.1%修订为0.8%。二季度GDP增长率为1.2%,低于2%的预期。企业投资动力仍显不足(减少2.2%),私人消费强撑经济(增长4.2%),但汽车消费不见增长。2015年12月,美国进行了10年来的首次加息,但利率仍处历史较低水平。低利率对实体经济尚不构成刺激,却令金融市场波动加大。2016年以来,美国通胀仍低于2%的设定目标,美联储货币政策一直按兵不动。就业数据时好时坏,4-5月低速增长,6-7月强劲反弹,失业率维持在4.9%的低位。美联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分歧源于好坏参半的美国经济数据。国会与政府间的分歧影响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投资以及财政改革。但美联储大部分决策者对美国经济仍有信心,并认为2016年底前适合进行一次加息。一是国内需求和就业强劲增长;二是通胀水平朝着2%的目标回升;三是不存在明显的全球风险。

鉴于商业投资疲软和货物库存积累减速导致上半年增长表现不佳,IMF对美国下半年经济仍然悲观,将2016年增长的预测从7月的2.2%下调到1.6%。展望2017年,随着能源价格下跌和美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退,美国经济增长有可能加快到2.2%。

(二) 欧元区

2016年欧元区经济放缓,一季度增长率环比上升0.6%,同比增长1.7%;二季度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1.6%。但欧元区第二大国家-法国二季度GDP意外收缩,环比减少0.1%,企业生产减少,家庭开支降低。法国经济景气减弱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就业市场改革引发的罢工和示威游行。2016年下半年欧元区经济继续放缓。一是英国退欧影响有所显现;二是欧元区内部改革压力造成市场动荡。多项调查显示,自退欧公投以来,英国企业的投资意愿急剧下降。欧元区其他国家也受到拖累,英国在欧元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荷兰经济信心恶化最严重,8月份景气指数下滑3.6点;英国另一个主要投资目的地德国的景气指数下跌了1.1点,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大幅下跌。9月份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8月份的52.9下跌到52.6,服务部门PMI从8月份的52.8的水平下降到52.1,降至21个月来的新低。

英国退欧对英国的影响将继续发酵,7月份英国PMI从6月份的52.4猛跌至47.7,这是自2009年初以来的最低数据;7月份英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199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英国公布退欧方案后,英镑对美元汇率跌至31年来低位。IMF调低英国经济增长,预计2016年、2017年增长率分别为1.8%和1.1%,均低于2015年2.2%的增长水平。IMF预计欧元区2016年和2017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7%和1.5%,而2015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为2.0%。欧洲央行经济学家更为悲观,预计2017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将较之前预计低0.2个百分点,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4%。IMF建议欧洲中央银行应保持当前适当宽松的政策态势,如果通胀没有上升压力,应继续通过扩大资产购买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三) 日本

安倍推出刺激经济的“三支箭”一度产生正面反应:日本股市上涨60%,汇率下跌超过20%,短期改善了金融状况,促进了公司的利润,实际和预期的通胀回到正常区间。但这种情况并未持久,2016年以来,受国际油价维持低位、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日元作为传统避险货币的特点凸显,对美元汇率整体呈升值趋势。尤其是6月下旬英国退欧公投之后,全球兴起一股避险风潮,继续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汇率从年初的120:1升至目前的101:1,这令日本出口型企业苦不堪言。与此同时,日本持续的预算赤字积累了大量的政府债务,总债务达到GDP的250%,远高于七国集团其他国家。而且日本债务还在增加,降低赤字成为日本的政策目标,而这与安倍经济刺激方案相悖。

目前,日本货币和财政政策两项宏观政策都受到限制。2016年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一、二季度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率分别只有1.9%和0.2%,预计三季度增速将仅在0-1%区间。日本二季度环比与上季度持平,年率为增长0.2%,连续两个季度呈现增长,但增幅较上一季度有所收窄。其中,内需微弱增长0.4%,外需下降0.3%。日元走高造成出口下滑,公共投资支撑了经济增长。原定于2017年上调消费税的计划将继续推迟。日本内阁府7月将2016年财年日本实际GDP预期增速从此前预计的1.7%下调至0.9%。IMF预计2016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5%,2017年将下降0.1%。核心通胀率预计将下降,2016年为0.2%,2017年为0.6%,仍远低于2%的目标。近期内,政府的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支持增长;中期内,人口萎缩将抑制日本经济增长。

(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略有改善。国际金融协会9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了244亿美元,使自6月以来的累计证券投资净流入达到766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入了股市。考虑到发达国家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兴市场的基本面强劲,国际金融协会警告2017年新兴市场“极有可能”出现“泡沫”。IMF预计,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六年来将第一次加快,增速将升至4.2%,略高于7月4.1%的预测。新兴经济体2017年预计将增长4.6%。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前景显著不同。

就金砖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两极分化。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IMF预计2016年除中国和印度仍能保持相对较高增速,俄罗斯和巴西2016年经济将分别萎缩0.8%和3.3%。其中,印度宏观经济表现良好,外汇储备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经常项目赤字也在收窄,汇率保持稳定,2016年经济增长率为7.6%,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俄罗斯经济方面,除非俄罗斯大举推进结构性改革,包括放开劳动力市场和改革国企,否则俄罗斯中期潜在年度经济增长率仅为1.5%左右。

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几个经济体继续受困于大宗商品收入下降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2016年,尼日利亚经济预计将收缩1.7%,南非经济几乎不能实现增长。相反,该地区的非资源出口国(包括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塞内加尔)2016年预计将继续以超过5%的强劲步伐增长。拉丁美洲的经济活动整体放缓,少数国家将陷入衰退,预计复苏在2017年将得以巩固。预计2016年委内瑞拉经济将下降10%,2017年将进一步收缩4.5%。中东国家仍在应对石油价格低迷以及国内冲突和恐怖主义造成的困难形势。

上一篇:对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究 下一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实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