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造就全新互联网

时间:2022-10-04 08:58:26

三网融合造就全新互联网

我国电信和广电部门都一直在试图建立自己的专网经营的全业务,同时限制对方进入自己的领地,我们的数字化生活一直处在深沟高垒之中。随着国务院的一声令下,国内已探讨多年的“三网融合”终于由研究方案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据了解,三网融合已被纳入了广电"十二五"规划。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曾估算,三网融合启动的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巨大,将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电信宽带升级、广电双向网络改造、机顶盒产业发展,以及基于音视频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有效投资,估算达2490亿元;可激发和释放社会的信息服务与终端消费近4390亿元;数字内容开发制作、机顶盒生产与安装等将新增就业岗位达20万个。

到现在为止,北京、上海、深圳等12个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动。对于三网 “先易后难”的融合方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表示赞同,同时他也认为,三网融合最终极的科学目标是创造全新的互联网,“三网融合长远目标不能局限于两大行业的相互准入。把广播要素植入互联网,有可能造就‘视频畅通、低碳运行、比较安全’的全新互联网。”

广电在三网融合中的四个任务

国务院总理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三网融合已经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广电总局科技司王效杰司长认为,广电在三网融合中面临着四个方面的任务。首先就是要建设IP电视、手提电视集成交互平台,负责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负责对电子节目指南、用户端、计费、节目版权等管理。其次是建设IP电视、手提电视监控平台。第三个就是建设中国广播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和统一管理。据飞象网了解,9月25日,全国第一家中央级别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与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在各方的验收下正式完成对接,总、分两级平台分别是中国网络电视台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台。就在11月23日,北京地区IPTV集成播控平台也完成了与中央总平台的对接,标志着北京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最后一个任务,王效杰司长认为广电应该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的升级改造,同时在有线网增加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和IP电话的业务。

大力发展NGB

迎接三网融合带来的挑战

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了机遇,一方面广电网可以通过自己的升级改造,承载多种功能,也可以开展电信的这些业务,可以拓展三网融合的各种业务。但是同时,广电也面临着三网融合带来的挑战,我们的网络在发展的同时,IP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等等,在其他网络传输领域里面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面对这样的形势,广电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个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广电网络的升级改造,推动传播方式由模拟单向传输向数字双向互动转变。第二个转变,转变运营模式,完善体制机制,使广电网络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第三,转变服务方式,由单一的服务方式向市场化、多样化的综合服务转变。

众所周知,广电网是分散在各地的,运营主体多元,网络也是自成体系,各自为战,没有互联互通。三网融合给广电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互联互通,提供跨网络、跨地域开展新业务,因此广电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在技术上要建设一个全国互联互通的系统,在运营上也要建成一个全国互联互通的运营体制,使得分散在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全国网络能够互联互通,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共享,发挥广电网络的优势。同时,通过广电网也可以给用户提供互联网和电信的一些增值业务。所以,在技术上,网络首先要升级改造,建设下一代广电网,要构建NGP的传输网络、业务平台和管理系统,也要组织制定NGP的整个标准体系。目前,广电相关部门现在正在组建NGP的技术工作组,分了16个专题组来共同研究探讨,包括制定标准,包括加快产业开发。同时,12个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也被确定为NGP示范区的建设城市。

传统“广播流”转变为“内容库”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认为,要想将广播要素植入互联网,首要的是,依托新一代广播,把传统“广播流”演进为“内容库”。 我国《NGB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规定的四种模式,除了第一种属传统模式外,其余三种都是把广播内容存储在很靠近用户的地方,实施扁平化的双向互动。同web服务平均需要15跳路由转接相比,3Tnet组播只需2跳,有线网双向改造不出3跳,直达家庭的播存模式则是免路由的0跳。跳数少,耗能愈少,拥堵愈少,内容也会更安全。广电业界终将醒悟:流变库,广电行业可以通过扁平化获得帮助互联网的全新生产力。

扁平化,世界是平的,人人平等(peer)拥有网络,是互联网先辈的美好理想。这一理想的科学依据在于,信息共享与物质、能量共享存在本质差异,更容易实现“各取所需”。质量与能量的分配服从总量守恒,但比特可以借助存储在时间上无限复制,可以借助广播在空间上无限复制。理论上复制一百万比特只需大约1微微微焦耳的能量(Eb=0.693kT)。由此推算,10亿人各自享用1Mbits信息,加起来最少只需消耗1焦耳的能量。于是,产生了扁平信息世界的科学理想:“信息本该平等享用”、“文化服务本可低碳运行”,“互联网本该更容易普及全民”。

今天,一个8Mhz数字广播频点每天可推送400GB内容至全国家庭,一个16GB的闪存SD卡成本已低于人民币100元,广播与存储技术帮助互联网营造信息公平世界的理想正日趋实现。广泛投送(broad-cast)的广播流,演化为广泛存储(broad-store)的内容库,依托这一科学技术进步,广播的发展方式将出现历史转型。因为,广播流虽在空间上自由繁衍,但时间上瞬间消失,极大限制广播的社会价值。存储把流变库,既不限空间,又不限时间。广播出现质变,进化为满足“时时、处处、人人”要求的泛在(Ubiquitous )手段。广播的功能与社会价值,随之将出现三项突破:一是单向广播不用改为双向传输,照样可以按需互动。二是无尺度增长的互联网流量,有望得以有效平抑,广播网获得与电信网结盟组建全新互联网的机遇。三是在中国,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方便性兼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望因此而早日建成。

播存模式设计思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介绍说,在“十一五”期间主持中国工程院“播存网格工程构思”和“信息化推动先进文化”两个咨询项目,结合国情研究无尺度现象,他发现可以顺应无尺度网络的自然存在,创新播存库的非限量分发机制。绕开IP核心网,用广播通过数据库直接分发热门内容,在最靠近用户的地方吸纳最常用的流量,平抑热门流量无尺度增长,迫使IP核心网向随机网络的方向回归。直接在用户身边分发,杜绝通过长途路由引入的恶意内容,有利于网络安全。超扁平分发节约路由,节约带宽,节约能源,不失为一种顺应低碳形势的科学思维。2009年,北京市花园路和复兴路的两个实验室分别做了播存库的台面仿真实验。礼让并播软件免去节目时间表,作者可以在任意时刻投入内容,用户可以在任意时刻享用内容。依靠URL/UCL变换筛选内容。实验系统有能力接纳几千种新闻媒体的随时投入,不管它们何时投入,都将分级礼让、有序播出。紧急图文,在几秒钟之内存入所有家庭。

推送播存形成内容库,是广播科学技术最新创造的生产要素,它的主要设计思想如下:

唤醒沉睡中单向广播。物理上单向全连接,平等直达全国所有家庭,用户总数不受带宽限制,永无拥堵,相对安全。?当前,单向广播地位在业内、业外普遍被眨,好像没有双向信道,广电行业将无法生存,这是一种科学技术的偏见。脱贫时期需“村村通”,“十二五”需“家家有”,村只是通广电,家要求图文,提供网页。无线电卫星广播与地面补点直达家庭,地不分南北,家不问贫富,没有带宽瓶颈,永无拥堵,相对安全,单向广播补充双向通信之不足。

接纳无连接的l P交换。借“无连接”实现礼让并播,单个频点有能力并行推送几百种报刊、网站与视频栏目。十几年前,MPB协议使数据广播同时接纳IP封装与TS封装,教育卫星台首现IP OVer DVB,但数据广播顽固拒绝无连接的IP交换,信道效率无缘突破,单频点只承载6-8个电视节目。播存模式发明礼让并播软件,接纳无连接的IP交换,使单个频点有能力并行推送几百种报刊、网站与视频栏目,单频点能力突破,实现基本文化内容一体化,风行一时的“资源一体化、用户泛在化”信息网格(Information Grid)理想,也就有了着落。

变地址管理为语义管理。3Byte的UCL代码,在IP报头option段标明数据包的主题,用它作为互动的语义符号,自动选择下载个性化内容,实现网页主动寻找网民。因为IP报头只填写地址,不标明内容语义;路由器按地址管理,不理会内容语义归属。而播存模式用3Byte的UCL下载代码,在IP报头的opt ion段标明数据包的主题,并用它作为信源与信宿互动的语义符号。接收端罗辑电路自动选择下载个性化内容,极大节省家庭库存存储空间。Web服务只是网民动寻找网页,播存服务实现网页主动寻网民。

广播流演化为内容库。广播流自动形成符合个人兴趣的内容库。广泛投送(broad-cast)的广播流,演化为广泛存储(broad-store)的内容库,流变库,既不限空间,又不限时间,广播出现质变,成为满足“时时、处处、人人”要求的泛在(Ubiquitous)手段。内容库植入电信服务器,形成扁平互动环境,内容库植入家庭和个人,形成超扁平互动环境。

巧用通信广播互补性质。按照对立统一的原理,成双成对地营造数字广播与数字通信互补相助的融合机制(辐射/对流,TS分组/IP分组,有连接/无连接,前向纠错/差错重传,不限信宿/不限信源,语义管理/地址管理,UCL/URL,主动送达/被动受访,中心计算/泛在计算,尽力存储/尽力连接,……成双成对地共轭互补),将播存结构植入TCP/IP的互联网,形成全新的双结构互联网。

播存结构可形成国家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线网络运营商近1900家,用户达到1.73亿户,如此分散和杂乱无章的格局固然有历史渊源;但是时至今日,广电部门内部大多数企业仍旧不思进取,这将严重阻碍三网融合的进程。在试点阶段,部分地域上不在一起的城市进行试点,且不给电信内容集成权,本质上限制电信的规模效应。广电的积累非常有限,要把宽带业务作为战略业务培育几乎不可能,这都是网络极度分散导致的。业内专家们认为,三网融合必然需要广电有线整合进程进一步加快,最终进一步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负责对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从而完善与三网融合相适应的广电监管体制。

11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透露,我国将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作为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而伴随着管理机构的建立,迅速配套一个新的传播平台也成为重中之重。说,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定要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而播存理论中,“网页主动寻找网民”保证了文化服务的方便性;推送内容品种繁多,基本满足大众需求的基本性;公共文化内容直接并行存入每个家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保证文化权益的均等性;大批量复制的低廉成本,保证文化业态的公益性。从以上四方面,可以看出播存结构可成为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传播平台。

三网融合的目标:

打造一张全新的互联网

王效杰司长认为,三网融合的目标对广电网来说,就是要在广电网上建设一个中国互联的信息网,也就是说通过广电这张网,我们能够实现全国广电网络的互联互通,在这张网上面不光提供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多样化的文化娱乐节目,还能够提供通信的业务、金融业务、各种信息的服务,还有教育各方面的服务。因为在中国,电视机普及率每百户家庭有136台电视机。而计算机的普及率每百户家庭只有30多台计算机,所以电视机在中国是最普及的信息终端,广电网在中国又是一个通向千家万户的安全、经济,又是一个宽带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广电这张网我们提供广播电视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各种社会信息服务、各种商务活动、通信、教育、医疗各方面的服务,使得广电网成为我们现代服务业的信息支撑平台,这样能够极大的来推动中国的信息化的进程。

对于同样一个问题,李幼平表示,三网融合的终极目标就是中国出现全新互联网,“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的先进生产力,对传统的电信与广播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推动。在推动过程中,传统电信与广播又反过来促使互联网本身更加完善。这就是我理解的三网融合”。■

上一篇:绵阳启动全省首个农村“三网融合”试点等 下一篇:小霸王TDX-668E中九专用接收机开关电源故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