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行肝移植术体外循环1例报告

时间:2022-10-04 08:54:13

布加综合征行肝移植术体外循环1例报告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肝移植;体外循环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身高159cm,体重54kg。反复乏力腹胀12年,查体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巩膜中度黄染,腹部略膨隆,腹壁静脉重度曲张,呈海蛇头状,增粗明显。MRI血管成像检查提示:下腔静脉于肾静脉开口以上,至肝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完全闭塞,大量侧支循环建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95 g/L,红细胞压积(Hct)0.29, 总蛋白58g/L,白蛋白36.1g/L,总胆红素87.0μmol/L,直接胆红素63.8μmol/L,转肽酶75 IU/L。术前诊断为:布加综合征,肝硬化。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于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置入漂浮导管,左侧桡动脉置管。采用静吸复合快诱导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平卧位,取双肋缘下切口及剑突下纵行切开腹壁各层组织。腹腔探察所见:腹水500ml,组织间隙水肿明显,肝脏明显增大,淤血明显,左肝表面数个0.5cm大小结节,肝质地中等,脾大。肝上下腔静脉无充盈,管壁显著增厚,管腔闭锁,肝下下腔静脉至双侧肾静脉水平呈闭锁状。

建立体外循环静脉-静脉转流通道:取左侧髂外静脉置入静脉插管(24F),左侧腋静脉置入静脉插管(18F)。肝门部游离出门静脉插入静脉插管(26F),使用美国MEDTRONIC肝素化肝移植转流管路,MEDTRONIC Bioconsol-540型离心泵。预充液为贺斯400ml。40℃变温水毯术中保温。肝素化剂量为1 IU/kg,髂外静脉、门静脉插管连接“Y”型三通引流入离心泵头,输出端连接腋静脉插管进入腋静脉。转流中使用洗涤红细胞、白蛋白及新鲜血浆。定时监测血气、血生化、血常规和溶血指标,观察尿量及颜色。

病肝切除: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显露胆总管、肝动脉、门静脉分别游离,切断肝脏周围韧带游离病肝,结扎闭锁的肝上下腔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上至下腔静脉入口处,下至双侧肾静脉水平。阻断肝上下腔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切除肝脏。

供肝植入:由下腔静脉裂孔至剑突打开膈肌及右心房,将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者的右心房吻合,将供肝的肝下下腔静脉与受者的肾静脉行端侧吻合,吻合门静脉后开放静脉阻断,结束无肝期。供肝灌注满意,停止体外循环。继续吻合肝动脉,胆总管。于下腔静脉裂孔处关闭膈肌,放置引流关腹。

2.2 结果

体外循环静脉-静脉转流时间为302min。灌注流量为1.2~1.7L/min,泵速1550~1980rpm。血气、血生化、血常规和溶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转流中患者鼻咽温维持在(35~36)℃。无肝期时间为250min。无肝期尿量350ml,转流期间尿量为1550 ml,未见血色素尿。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维持在 400~600s,停止转流后半小时ACT为156s。

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术毕安返移植中心ICU。术后37h拔除气管插管,患者病情平稳,恢复顺利,两天后可进流食,体温正常,术后第五天返回普通病房。

3 讨论

布加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或/和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综合征。布加综合征根治术是常见的心血管手术。但因为该患者的病程已发展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期。并且,肝上下腔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同时存在闭锁,病情较复杂。使体外循环有其特殊性。

对于该患者采取静-静体外循环转流表明:(1)可使患者在无肝期,腹腔内脏及下肢的血液循环得到保证,维持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的相对稳定。保证回心血量改善肾灌注,减少对肾脏的损伤。(2)使用离心泵能较好地控制转流期间体内外血流量的平衡,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可使血液的有形成分破坏减小,不会因输出管道压力增高发生管道崩脱的危险。(3)肝素化抗凝管道和肝素化抗凝离心泵头的应用,可以减少或不使用肝素,本例患者肝素用量仅为全身肝素化量的1/3,避免因全身肝素化使手术出血增加,转流中未发生凝血,转流后患者ACT自行恢复。(4)采用变温水毯控制患者体温,防止因为体外循环转流导致机体热量的大量丢失,又要预防温度过高引起术野出血较多,术中维持鼻咽温度在35~36℃。(5)由于患者病情重,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转流中使用大量的抑肽酶、乌司他丁和糖皮质激素,以降低机体红细胞膜的脆性,防止溶血的发生,降低全身炎性反应。(6)体外循环中严格控制液体的入量,预充液为胶体,术中补充人体白蛋白、新鲜血浆及洗涤红细胞。(7)在解除下腔静脉阻塞恢复循环后,为防止下腔静脉淤滞的血液迅速回心,及时使用利尿剂,排除患者体内多余水分,减少循环血量,提高红细胞压积,防止心脏前负荷的增加。

上一篇:肝移植术前磁共振综合检查的评价 下一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运动试验阳性冠心病患者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