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害”、“地气”与“理性的乐趣”

时间:2022-10-04 08:12:44

在审题不偏、立意雷同的大背景下,议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江苏省高考议论文评分标准中对议论文结构的要求是“严谨”,有三处都提到了议论文的“层次”和“逻辑”,而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正是学生议论文结构上的突出问题。如何分解议论文的层次,如何把握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使“逻辑”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是值得思考的课题。一次高三写作教学公开课的不同尝试让笔者对议论文写作训练中的“逻辑层次”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教学心理学中“知”和“情”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课堂导入的“三次呈现”

这堂作文课的教学目标是“分层次,找逻辑”。“层次”学生好理解,就是给文章分段落。但“逻辑”这个词学生不容易理解。在自己的班级试讲,也是让学生先写文章,然后从中选了一篇结构有问题的习作作为修改对象。导入是这样的:

师:我们在写议论文时,有没有列过提纲,给文章分过层次?

生1:没有列提纲的习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生2:有,但考试时间紧,不能完全按照构思的提纲来写,脑子里大致有个思路,提纲没时间写出来。

师:有没有考虑过层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生1:有关系,一般是总分总。

师:好像大部分文章都是这个结构,再具体点,中间的段落安排呢?

生2:中间的段落可以形成递进关系。

师:除了递进之外还有其他关系吗?

生3:对比、并列、因果等等。

师:你们提到的并列、递进、因果、对比、总分等等就是议论文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

这样的导入,表面上看起来贴近学生,课堂也很热闹,但仔细一想,学生答出来的总分、并列、因果、递进等所谓的语法上的逻辑关系只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逻辑关系所呈现出来的语法现象或者说是表面结果,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或认识到到底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才是事物内在的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学生的头脑里没有鲜活的例子来印证,学生还仅仅是从“知”的角度作浅显的自我认知,仍是被动灌输,未能调动学生的习得经验去体察、去印证。

于是在另一班试讲时笔者更换了导入的形式:

师:什么是“逻辑”?“姚明能成为篮球巨星,是因为他个头很高。”这样的因果关系能成立吗?

生1:不能。

师:为什么?

生2:个子高不一定就能成为篮球巨星,比如巨人症患者。

生3:篮球巨星不一定就个头高,艾弗森才1米8左右,也成为篮球巨星了。

师:那么如何使下面的因果和递进关系成立呢?

姚明能成为篮球巨星,不仅因为他具备出色的身体条件,也因为他……更因为他……”

生4:也是因为他“能够坚持勤奋刻苦的训练”,更是因为他“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师:你为何这样填?

生4:我认为“刻苦训练”比“先天的身体条件”重要,而姚明在每次遭受伤病之后都能坚强地站起来,虽然他最后还是因为伤病退役了,但他的这种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的精神是他成为篮球巨星的最重要因素。

师:那你能说说这些原因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4:第一个是先天或者客观原因,后两个是后天或主观原因。我认为后天努力比先天条件重要,意志强比刻苦重要,所以形成这样的递进关系。

利用“姚明成为篮球巨星的原因”导入,让学生从内在生活体验上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内涵上的“逻辑关系”,而不是简单地被老师灌输“逻辑关系”的概念。如果学生能够注意到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与事物之间内涵上的逻辑关系,他们的文章就不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语段颠三倒四的逻辑错误,也会针对一个论点切分出彼此关联的逻辑层次。思路清楚了,文脉清晰了,文章自然就清通了。正如案例背景里面提到的很多同学在写作过程中缺乏营构意识,不列提纲,也分不清基本的逻辑关系和条理层次。如果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立意无法达到“深刻”的等级目标或者与大部分同学雷同,文章的结构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作文训练课要从学情出发,才能击中学生的“要害”,而教师要围绕“要害”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即使是小小的导入环节也需要认真仔细地打磨,发掘学生情绪的兴奋点和知识的增长点,能够接上“地气”。

但似乎这样的导入还是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只是在浅表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上徘徊。能否找出一句话将“分层次”和“找逻辑”串联起来,并与“姚明成为篮球巨星原因”的导入形成深与浅的内涵搭配,最好还能掉一掉学生的胃口,激发探究的欲望?在陌生的学校,面对素未谋面的学生,笔者又做了新的尝试,就是把笔者这节课的结语调整到前面来,于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八个字――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师:这八个字是我国南朝文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对议论文文体特征的精辟概括,“论”就是“议论”,“薪”是什么意思?

生(齐声):是柴禾。

师:写议论文就像劈柴禾,贵在破出“理”。这“理”又当如何解释呢?我们在完成这节课“分层次、找逻辑”的议论文结构学习目标之后,再请你们揭晓答案。

……

(完成学生习作的修改之后)

师:下面请同学说一说,如何理解“论如析薪,贵能破理”的“理”?

生1:写议论文就像劈柴一样,要按照木头的“纹理”来劈。

师:就议论文而言,这“理”指什么?

生2:就是《高考评分标准》里面所讲的议论文要有“条理”。

师:仅仅指“条理”吗?条理好像侧重的是议论文的“层次”?如果就“逻辑”这个词来看呢?

生3:如果就“逻辑”这个词来看,我认为“理”又可以理解为“道理”,也就是前面讲的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人们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顺序。

在导入完成蜕变之后,学生的求知欲被点燃,“理”的悬念贯穿整个课堂,在课堂结束时学生对“理”做出了自己的探究和解答。学生对“理”的理解有了理性的升华,由条理(层次)上升到了道理(逻辑),这样的导入才是笔者理想中的的导入:深浅搭配,循序渐进,同学再不是肤浅的知识嫁接和气氛营造了。学生这种“思维上升的乐趣”是通过怎样的教学环节来完成的呢?

二、作文修改的“自我解构”

主体环节是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鉴赏和修改。在试讲的过程中,为了给品读范文腾出时间,笔者省略了例文作者解构自己“作品”的环节,让同学们分组划分出文章的层次,并找出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有问题可以对段落进行调整,使逻辑顺畅。然而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同学们未能了解作者的想法,就先入为主,口诛笔伐,修改意见也不够客观公允,修改方式也仅仅是对文章段落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并未关注前后文内涵上的逻辑关系。因此在公开课中笔者加入了学生对自己习作进行“解构”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客观地了解作者的构思脉络,更重要的是让本文作者意识到自己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其他同学分组进行讨论,向作者提出质疑:

师:作者能否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何关联。

(设计了一个结构图,让这位同学能够更直观地理清自己的结构脉络)

作者:第1段是导入;2、3、4是反面论证好奇心的历史作用;5、6是正面论述如何发挥好奇心的作用;7、8两段是对上面的补充概括;第9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分组讨论后质疑)

生1:第9段:“如是说,好奇心可谓是开启历史巨轮的动力了。”似乎写的是好奇心的历史作用。能总结全文吗?特别是7、8两段。

作者:不能。

生1:为什么?

作者:7、8两段写的好像是好奇心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生2:第5段写的是“如何发挥好奇心的作用”,是在写“怎么做”吗?(下面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好像写的还是好奇心的历史作用)

生2:3、4、5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能分开吗?

作者:反面论证和正面论证好奇心的历史作用,好像不能分开。

生3:7、8两段与上文是什么关系?

作者:是补充概括。

生3:是补充还是概括?

作者:概括。

生3:7、8两段写的是好奇心对现代社会有何重要作用,怎么能对上面的历史作用进行概括呢?概括应该是对上面进行简要的总结啊。

作者:那就是补充。(作者笑,同学们笑)

师:看来这篇文章的层次和层次间的逻辑关系你自己并没有理清楚。当时写的时候列提纲了吗?

作者:没有。

……

各组同学提出了很多结构层次和逻辑上的质疑,也有偏离结构的,总体而言,同学们都能讲出结构调整和修改的原因,有了“分层次”和“找逻辑”的意识。作者也对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反对有赞同,并表示课后会作进一步修改。

这堂作文课从学生可以理解、可以参与、可以发生联想的角度导入,让学生解构自己的文章,在解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逻辑错误,以班级合作讨论形式提出修改意见,进而使作者产生修改的冲动和欲望。这与美国教育界实行的基于概念转变模型的教学法比较类似:通过预言让学生思考或表明立场;通过分享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问题;通过检测和小组讨论,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学生解决观察到的事实和前概念之间的矛盾,促使学生发生顺应,接受新概念。也与黄厚江老师所提出的“共生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写作体验、写作经验和写作过程的互相激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让写作者把自己的行文思路呈现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调动情绪,更重要的是让写作者能够“自我解构”,让修改其文章的其他同学也能够“感同身受”。议论文的结构问题不是个别问题,当某一位同学的作文结构问题在课堂上被关注,其实等于其他同学的结构问题被曝光。针对这篇文章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其实也为其他同学的文章结构打开了思路。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同学们理解了寻找作文的层次不仅仅是分段,层次与逻辑是密不可分的,行文的过程也是逻辑呈现的过程。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关系就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联系所形成的思维规律或思维方法。逻辑关系既包括并列、顺陈、因果、递进、假设、对比等语法层次上的逻辑关系,也包括先后、正反、客观与主观、部分与整体、现象与本质、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等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关系,当然更要包括人们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顺序。行文不仅要有条理,更要有道理,只有深入思考,理清前后文的逻辑关联,才能分出理想的段落层次,写出严谨的议论文。

高三的作文课要分点训练,但真正将这些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付诸课堂教学实践并不容易;学生作文要反复修改,如何将修改环节融入课堂教学,这也是个难题。这堂写作课让笔者认识到漠视情绪体验,一味强调知识的讲解,会让作文课失去生气;注重气氛营造,一味强调课堂的活跃,又会让课堂丧失理性。感性的“情绪体验”与理性的“思维提升”都是学生想要的,个体情绪的相互激活和认知的相互补充会让作文课真正“生动”起来,充满“理性的乐趣”。“要害”、“地气”、“理性的乐趣”,缺一不可。

(方兵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210048)

上一篇: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教师办公室安排的“三就”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