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当安娜

时间:2022-10-04 08:10:28

大师杯结束的日子是网球版编辑最难熬的日子,因为那些星星们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只余版面让人书空咄咄,望洋兴叹。

检点一下近期本报有关网球的报道,辛吉斯嗑药算是难得的新闻,其他便是莎娃去香港购物了,罗杰瑞士豪宅落成了,大小威的服装品牌了,莎娃成了全球最富女运动员了,这些黑的白的老的少的美的丑的网球明星们在哪里走秀或者观看走秀了这样的花絮了。

这情形就像娱乐节目开始猛追易中天和于丹两位老师一样无聊。

当然我不是怀疑娱乐节目的编导们关注人文的热忱,就像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面对一个空荡荡的版面时编辑的无奈一样。说到底,为人民服务和给人民娱乐没有太大差别,而更高的境界,是寓教于乐。

只是突然想起了安娜,那个比安娜・卡列尼娜更牛逼的安娜・库尔尼科娃。女子网坛是有不少特立独行的人物的,比如公然的女同性恋纳芙拉蒂诺娃,比如在50岁的时候嫁了个25岁的花样少男的拉芙特,但真正让网球和娱乐界、时尚界完成无缝衔接的,是安娜。

打开英文GOOGLE搜了一下,与已经离开网坛四年多的库尔尼科娃名字相关的搜索项是640万个,而目前如日中天的罗杰・费德勒是282万。至于海宁姐姐……不提了。

当网坛男女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向娱乐事业靠拢时,已经很少在我们的版面上看到安娜,不过这个曾经的网坛美少女依旧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盘旋在网坛上空。看小威甩着她粗大的胳膊,不合时宜地露出健硕的肌肉在T台上亮相时,我会想起安娜;当辛吉斯谈一个吹一个,像黑寡妇般感叹爱一个人好难时,我会想起安娜;而当海宁在离婚后孤独而坚毅地回到赛场,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时,我更会想起安娜。

想起那首歌: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

想起尼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2008年1月,远在赤道另一边的澳大利亚。骄阳似火,谁似骄阳呢?女人若没有男人的德性,她自己会受不了,而女人若有了男人的德性,就会让人受不了。

如果网球和女人不是对立的两面,那么我想即便重返网坛又黯然离去的辛吉斯、心存旁骛又难舍网球的小威和只有拿网球麻醉自己的海宁拿下再多冠军,她们都会羡慕。她们,其实谁都想当安娜。

上一篇:先敬罗衣 第1期 下一篇:致命的性感 萨芬PK德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