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绦虫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防治

时间:2022-10-04 08:04:27

牛羊绦虫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10-0022-02

绦虫和附红细胞体是多种畜禽共患的寄生虫病,临床上多以单独感染为主,很少混合感染。主要症状为消瘦、贫血、血尿、黄疸、下痢、食欲废绝,淋巴结肿大,脾贫血、梗死,肺出血、肿大,肠出血、溃疡等,用三氮脒、吡喹酮治疗经济适用,效果显著。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1.1 绦虫

(1)寄生于牛羊体内的绦虫共有四种,即扩展莫尼茨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其中前两种比较常见。而属于假叶目舌形绦虫和属于园叶目的节片戴文绦虫[1]感染牛羊的报道更少。绦虫均寄生于小肠前段,其大小、形态差别较大,有的可直接肉眼观察得到,有的需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如舌形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就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

(2)绦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采食了含虫体或虫卵的食物或蚯蚓、蚂蚁、蜻蜓、蟋蟀、蚱蜢等小动物而发病,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亦可感染[2],以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羔羊感染时,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

(3)绦虫在全国广泛分布,但在“三北”牧区流行更为普遍。该病的发生、流行与中间宿主地螨的分布有直接关系。在森林牧场或有灌木丛的地带,以草层较厚、腐殖质较多的地方地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夏、秋季节的早晨和傍晚,特别是雨后地表层的地螨数量会大大增加,在此时放牧牛羊很容易被感染。

(4)绦虫的自然宿主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多种畜禽均可感染,暖热潮湿、阴暗、卫生条件差、消毒不严等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临床多以单发为主,而与附红细胞体同时发生的病例少见报道。

1.2 附红细胞体

(1)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动物血液里,可附着在红细胞的表面或游离于血浆、骨髓中。有人认为附红细胞体是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寄生虫,由其所引起的疾病曾以“类边虫病”[3]被描述过。也有人认为是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真菌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一般以寄生宿主命名,但病原的种类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形态呈环状、哑铃状、S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大小为0.1~2.6μm。无细胞壁,无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器,无鞭毛,属原核生物,2 800倍显微镜下可见分布不均的类核糖体。外有一层胞膜,下有微管(透视镜下)。增殖方式有二分裂法、出芽和裂殖法。一般认为增殖发生在骨髓部位,但尚存在争议。常单独或呈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也可游离于血浆中。附红细胞体发育过程中形状和大小常发生变化,可能也与动物种类及抵抗力等因素有关。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但耐低温,在5℃时可保存15d,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可存活31d,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于-79℃条件下可保存80d。一般常用消毒剂均能杀死病原,如0.5%的石碳酸于37℃ 3h就可将其杀死。

(2)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是红细胞,引起红细胞的毁损。通常每天有大量的红细胞会死亡,这些死亡的红细胞大部分在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释放出胆红素和铁。铁可以再度利用。胆红素被运送到肝脏被肝细胞转化成水溶性的物质,然后经胆管分泌到消化道排出。粪便的黄褐色主要来源于胆汁。当红细胞死亡太多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或者肝脏发生病变会导致大量胆红素在全身滞留,表现为黄疸。最易观察的部位是眼结膜出现黄染。虽然同时释放出铁,但这些铁一般会被回收利用,临床上一般不会出现铁锈样表现。病程长的可在眼角出现铁锈色泪痕。附红细胞体损伤红细胞会造成血氧供应不足,机体会通过加快呼吸等手段来加以补偿。因此附红细胞体病的另一个临床表现为后期喘气。身体发白是附红细胞体的典型症状。附红细胞体破坏红细胞会激起免疫反应,被附红细胞体破坏的血红蛋白有时会被误当成免疫系统的靶子加以攻击。红细胞的大量损坏可能是免疫系统攻击的结果。

(3)附红细胞体在一般情况下只是感染而已,与机体保持动态平衡,并不致病,但在应激的情况下可能暴发。畜体受到较强烈的应激反应后,抵抗力下降,附红细胞体才会在猪体内大量繁殖,使多量红细胞变形,机体自身将这些失去功能的红细胞清除,而引起贫血、黄疽、血液稀薄等一系列症状。

(4)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有人做过调查,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人的感染阳性率可达86%;而鸡的阳性率更高,可达90%。但除了猪之外的其他动物发病率不高,报道较少。而牛羊的附红细胞体与绦虫混合感染的报道则更少。

2 临床病例介绍

(1)李某饲有山羊200余只,常年在海拔800m的灌木林中放牧。病羊初期体温升高至41℃,后期下降,呈稽留热,双眼发红,流泪,后上云翳,不能视物;被毛粗乱无光,呆立不动,喜躺卧,起立困难,体重迅速减轻。病羊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水增加、精神不振、虚弱、流清鼻涕、发育迟滞,严重时病羊下痢、粪便中混有成熟绦虫节片,迅速消瘦、贫血而死亡;有的表现为血尿,有的表现为跛行;剖检仅小肠出血,溃疡。淋巴结肿大。病程30d时死亡30余只。

(2)吴某饲有黄牛50余头。病牛表现为被毛粗乱无光,呆立不动,喜躺卧,起立困难,眼角有泪痕,流鼻涕;消瘦、贫血、下痢、血尿,粪中有乳白色的虫体节片;淋巴结肿大;脾苍白,肿大,边缘有出血性梗死;肺急性肿大、瘀血、出血,肺泡支气管内含有大量虫体和血色泡沫;胃肠局部有出血、溃疡;胸腹腔有积液。

3 诊断与治疗

3.1 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绦虫病主要是依据在牛羊的粪便中检查出绦虫的孕卵节片或其碎片或粪便中的虫卵,孕卵节片呈黄白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容易发现。压破孕卵节片做涂片,可看到大量虫卵而判断。附红细胞体病主要依据患病动物消瘦、贫血、下痢、黄疸、血尿等症状进行初步诊断,要确诊以上两病须采取肠内容物及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

上一篇:产业化农企发展策略浅析 下一篇:一例母山羊难产的助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