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报警应用于监控的设想

时间:2022-10-04 06:32:51

入侵报警应用于监控的设想

[摘 要]速度与激情7中的天眼,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能够用一套及时报警和追踪装置是多么的重要,这个系统的视频技术和入侵报警的识别技术运用到了极致,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准确的应用这门技术,并且达到一定的保护和垄断,使其准确的应用于公安工作,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打击违法,和追捕中事半功倍。

[关键词]视频,入侵,识别,像素,报警,追捕,转换,电荷,转换过程,系统识别,焦距,编码。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394-01

现在的监控技术的运用为公安侦破案件提供了有效证据,可以说一个案件有了视频证据,比起其他证据都要有效得多,加上对于入侵报警技术的学习,如果我们能过将入侵报警融合于视频监控,那么就可以就得到有效的证据,又可以最快的抓捕犯罪分子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预防违法犯罪。

首先是视屏监控的近况,多数地区的监控视频不清晰,及时找到了犯罪嫌疑人也只是体貌特征,甚至体貌特征也不是很清新。所以对于监控系统的改进我觉得更多的应投于更清晰的摄像头,这是一个基础。对于成像原理众所周知,通过被测物体本身反射的光,或者发射的光射入摄像机的镜头,说到镜头的成像原理首先要讲的就是焦距的问题。和眼睛的成像原理相同,类似于小孔成像,焦距控制着成像的大小,对于摄影机来说焦距就是由镜头的中心到显像管之间的距离。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原理,焦距越长视角就越小。焦距越短视角就越大拍摄到的景物的范围就越广。实际上就是根据光的传播原理经过镜头分色棱镜之后。通过照射到焦距上的不同强度和不同位置的光,主要实行形成电荷,这是摄像机的第一道程序。

摄像机的核心部分就是摄像管,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光学系统形成的电荷构成相应的相索,并且将这些相索暂时贮存在电容之中,利用电荷的耦合性在硅片中进行图像的存储,转移,和读出。涉及到图像的存储主要是使用产生的电荷贮存的相索,这些相索就类似于存储的电影一样其实就是运用编码得到的一系列的二进制数码。将大量的数码搜集编制然后存储,等待放映。

关于存储的影像进行播放则是一个将磁转化为电,再将电转化为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储相索转化为电荷移动,在电荷的集成电路中由电光的转换器,将产生的电流脉冲转化为相应的光,产生的光再通过显示屏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过程的原理比较复杂,不过应用讲起来比较简单,做起来相对较难。

接下来谈一下对于入侵报警系统的认识。以被动红外探测为例,被动红外探测是利用事物本身发光的原理来进行探测的,当发光体阻碍到了探测器发出的特殊光线,就会产生报警,反射器在不断地往外部扩散着独有的特殊光线,一旦被阻隔就会在接收端收不到应得的信号,这样就会使报警装置产生报警。

在这里我想的就是类似于速度与激情7中“天眼”类似的构想,将一个人的面貌特征一旦刻录就迅速进行编码储存,任何一个面貌特征都会有一套特殊的数据,这样就会在数据系统中贮存,一旦查找需要找的人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所有的镜头,来查找和数据库中相同的数据,找到就会立即报警。虽然说这只是电影中的一个构想,但是如果真的应用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警用中,那么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也可以提高警察的震慑力。说到视频和入侵报警的合二为一,就要考虑到将二者融合的技术了。

要实现入侵报警与监控的统一,首先就要解决监控图像不清晰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花费资金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大对清晰摄像头的投入,主要就是提高像素,HD1080P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关于入侵报警器的敏感参数,我要通过日常的采取数据来判定,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在经过判定才可以用于实际操作。

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来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我们现在重要的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只要敢于尝试,通过数据的反复论证我们会得到满意的实验数据的,这样就可以为打击违法犯罪再铸利剑。

参考文献: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组编――5版,2006年,102~134

2:吴百诗,《大学物理(下册)》,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10~147

3:汪一鸣,黄旭,胡勇,陈红仙,《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理工科电子信息类DIY系列,2005年,第五章。

4:普勒斯鲁希,莫依洛夫,沙尼根,明希科,《光电信息转换器》,1988年,62~68

作者简介

吴文超,江苏徐州,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信大队,本科在读,方向:安全防范工程。

上一篇:液压系统漏油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的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