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入院时家长的心理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04 05:07:41

早产儿入院时家长的心理护理干预

关键词 早产儿 家长 心理护理干预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其胎龄小、体重轻、生活能力低下、各器官结构与功能均发育不成熟以及无法适应自然的生活环境,所以死亡率一般高于足月儿[1]。再者,由于早产儿一出生就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隔离治疗及护理,使家长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使家长在其入院时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因此,我们在护理中注重早产儿入院时家长的心理护理干预,与其建立信任关系,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及促进患儿康复方面收到良好成效。通过对早产儿入院时家长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很好的使家长产生信任感,调动其主动的配合治疗,能更好的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家长常见的心理反应

分离性焦虑:早产儿在最需要关爱的时期与父母隔离,家长看不到孩子,更不能亲自照顾孩子,感到内疚,心中产生分离感。表现为痛哭不休,停留在医院,不肯离去,反复询问病情,以消心中不安。

恐惧:由于文化程度以及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同,恐惧的表现程度也不同。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恐惧心理更为明显。高龄产妇担心其成活率尤为突出。

自责:对于得知孩子早产是由于母亲年龄、心理、生理、疾病等因素所造成时更为突出,家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不能自拔。表现为懊恼、愧疚、自我惩罚。

否认:当被告知患儿病情严重或下病危通知单时,有些家长常常否认疾病的严重性,认为医生诊断正确、欺骗他。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

心理护理干预

入院时对家长心理护理干预的中心任务是增强家长的安全感及信任感。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放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让家长能尽快静心的进入角色,承认现实,帮助家长了解该疾病的过程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保证良好的就医环境:护士首先给患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故保持NICU清洁、整齐、明亮、设备齐全显得尤为重要。让其感到如在家一样舒适。

树立良好的医护形象:医护人员着装要整洁,态度要热情。使家长有安全感、可信感。

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严谨细致,就是对一切事情都有认真、负责的态度。NICU病房里的早产儿其一切生活护理均由护士承担,护士对患儿从不嫌弃或急躁,而是非常认真,耐心地做好全部生活护理,如喂奶、更换尿片、擦浴或沐浴等。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特别注重把自己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出成绩。如同己出,让家长放心。在此我们把“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体现得淋淋尽至。

重视入院宣教工作:入院宣教是家长与医护人员建立信任关系的中心枢纽。有针对性的做好入院宣教,尤其是不良心理反应严重的家长,要强化告知。一则尊重了家长的知情权,二则取得家长的信任,三则可以减少医疗纠纷,故入院宣教工作不能忽略及马虎。①宣教形式:患儿入院时由接诊护士进行入院宣教工作,采取口头宣教和书面宣教相结合的方式,灵活、通俗、礼貌、和蔼地进行入院宣教,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②宣教内容:护士根据情况详细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病区设施;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尤其是探视制度与消毒隔离制度;提供爱心“护患联系卡”一张,详细注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病室咨询电话,以便家长随时询问病情。护士主动向家长作疾病知识的讲解,患儿目前情况,使其初步了解疾病的变化、治疗过程、预后及我们的主要治疗经验,并有针对性地解答家长的疑问,以减轻其顾虑,提高家长的信任感,积极的配合治疗。

讨 论

总之,通过以上对早产儿入院时家长的心理护理干预,我们能很好的使家长对我们产生信任感,调动其主动的配合治疗,能更好的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在护理工作中为我们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迈出了沉重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1-72.

上一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 下一篇:住院观察病床驱铅治疗的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