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主簿镇猕猴桃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时间:2022-10-04 04:15:24

岳西县主簿镇猕猴桃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 分析岳西县主簿镇猕猴桃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提升当地猕猴桃的栽培效益,促进产业增效、果农增收。

关键词 猕猴桃;生产;问题;解决办法;安徽岳西;主簿镇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89-02岳西县主簿镇地处皖西南大别山腹地,平均海拔750 m,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3.1 ℃,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 010 h左右,雨水充沛。当地种植猕猴桃超过133.33 hm2,年产鲜果逾2 000 t。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水果,有“水果之王”之称。据美国大学食品研究中心测试,猕猴桃是营养最丰富、最全面的水果,含10多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包括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有抑制诱发癌症基因突变、抗糖尿病的潜力。

1 岳西县主簿镇猕猴桃生产存在的问题

主簿镇的猕猴桃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种植,当初建园时面积逾400.00 hm2,现在为133.33 hm2。当地的市场消费主要依靠外地调运,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品种搭配不合理

当地猕猴桃主栽品种选择不当,品种不对路,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实品质差,丰产性不强,产量较低。建园初期主要品种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选出的早熟品种F.T.-79-5,8月下旬至9月初成熟,耐贮性货架期只有10 d左右,由于冷库设施条件差,没有加工工厂,造成大量果实堆积腐烂。

1.2 肥水管理不当

当地很多果农没有采取科学的水肥管理措施,导致果园杂草丛生,果树营养不足,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1.3 整形修剪不合理

猕猴桃生产中的修剪技术是一项技术性强、操作相对复杂的管理工作,修剪时应以品种、树龄、长势、修剪反应、树体结构、花芽量、自然条件和综合栽培为依据。而当地的果农修剪时不能因树而异,冬剪时间偏早或偏晚,不及时处理剪下的枝条,生拉硬套地修剪枝组,不合理的修剪方法导致猕猴桃树形紊乱,植株生长质量较差。

1.4 花果管理不当

猕猴桃没有明显的生理落果现象,而多数种植者一味追求总产和经济效益,没有进行合理地疏果,导致树体普遍超载,造成树体早衰、大小年明显、病虫害加剧、商品率降低[1]。

1.5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生产中常出现治虫不治病、不重视预防病害等问题,导致猕猴桃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果农没有根据植株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用药,而是直接喷用传统的农药品种,防效较差。由于没有及时采用技术员推荐的新药,以致延误防治时间。

1.6 采后贮藏保鲜跟不上

果农为了市场利益而提早采收猕猴桃,而当地又缺乏贮藏保鲜条件,导致采收的猕猴桃品质下降。

2 解决办法

2.1 合理搭配优质品种

选择魁蜜、早鲜、红阳、鄂猕猴桃2号、鄂猕猴桃3号、金农等早熟品种,金魁、秦美、徐冠、93-01、新观2号、鄂猕猴桃1号等晚熟品种。在搭配比例上,以晚熟耐贮藏的品种为主,搭配少量早中熟品种。

2.2 科学建园

选择好园址,合理规划。园地选择在海拔1 200 m以下的平地或坡度小于25 °的坡地,宜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渗水性好、保水能力强的砂壤土地[2]。对于原有果园加强管理,品种不当的实行高接换种。

2.3 加强肥水管理

猕猴桃植株年生长量大,枝叶繁茂,结果多而早,消耗大量的养分,要搞好以下各阶段的施肥: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追施催芽肥,施用复合肥和尿素,占全年施肥量的1/2~2/3;花后追施促果肥,落花后25~35 d,株施磷酸二铵0.25~0.30 kg;盛夏(6—7月)追施壮果肥,追施1次磷、钾肥,配施钙肥,增加果实的耐贮性;采果后(9—12月)施秋冬肥,主要施用有机肥,株施20~30 kg,增施复合肥,沟施或扩穴施。

水分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是在生长季做好排涝工作,防止积水。秋、冬季比较干旱,在土壤封冻前浇1次全园水,切忌浇“地皮水”。一次浇透,可提高土温,防止冬季根系冻伤。

2.4 中耕除草培土

猕猴桃树盘内肥沃潮湿,特别容易滋生杂草。松土除草要经常进行,一般选在雨后进行,松土深度5~10 cm,以不伤根为度,在中耕除草的同时及时培土保根。

2.5 整形修剪

对于幼树,以培养树体骨架结构为主,促使树体尽快按照所选用的树形方向发展,大力培养结果母蔓和结果母蔓枝组;对于盛果期树,以维护树体骨架结构为主,促使树体由旺转为中庸,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于衰老树,以去弱留强限制花量、更新复壮为主要目的。

2.5.1 冬剪。最好在猕猴桃落叶后进行,一般宜在12月至翌年2月中旬树液流动前进行。主要是科学、适度地对猕猴桃结果母枝进行修剪,对枝蔓进行更新修剪。①结果母蔓修剪方法。幼树枝梢较少,其母枝可留长些。结果盛期的母枝宜留长,衰老和老龄树的部分母枝应重截。对于发育枝,一般10节以上要剪截;对于徒长性结果枝,在结果部位以上留5~6个芽短截;对于长、中、短果枝,在结果部位以上留4~5个芽短截[3]。②枝蔓更新。经过1~2年后,冬剪时可将结果枝回缩到新选留的结果母枝,达到更新的目的。结果母枝更新量以1/4~1/3为宜。长势弱的短果枝品种应年年更新,长势强的长果枝品种一般2年更新1次。

2.5.2 夏剪。一般在4—8月进行。①除萌抹芽。从春季开始,主干上常会萌发出一些由潜伏芽长成的生长势很强的徒长枝,根蘖处也常会生出根蘖苗,这些都要尽早抹除。从主蔓或结果母枝基部的芽眼上发出的枝条,常会发育成为下年良好的结果母枝,可根据着生位置和需要进行取舍。由主蔓上潜伏芽发出的徒长枝,枝条很不充实,一般应予以疏除,如果需要培养成下年的结果母枝,可留2~3芽短截,重新发出二次枝后,如果长势缓和、枝条充实,则可成为良好的预备枝。结果母枝上抽生的2~3芽,一般只留1芽,多余的芽及早抹除。抹芽一般从芽萌动期开始,大约每隔2周进行1次,如抹芽及时、彻底,就能避免营养浪费,并减少其他环节的工作量。②摘心。夏季猕猴桃的生长势很强,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要及时进行枝蔓梢头摘心。对生长旺的幼树及时摘心可为提早结果打下基础。同时,可使新梢发育充实,有利于安全过冬。生长旺盛的结果枝从最顶部结果部位以上留7~8片叶摘心;第1次摘心后萌发的第2次枝,留3~4片叶摘心;第3次萌发的留2~3片叶摘心;生长弱的结果枝不摘心。徒长枝如作预备枝或更新枝使用,则留4~6片叶后摘心;发育枝留12片叶左右摘心;摘心后只保留1个副梢。③疏枝。主要是疏除由基部萌发的所有徒长枝、部分主蔓上萌发的徒长性发育枝、切病虫枝、过密枝、衰弱枝、机械性损伤枝,以及临时性母枝上萌发的部分结果枝。结果母枝上10~15 cm保留1个新梢。一般在新梢长30~40 cm时就应进行。

2.6 花期管理

4上中旬进行放蜜授粉。配置相适宜的授粉树,雌雄树体比可为5~8∶1。在开始现蕾时疏花疏果,可以把侧花蕾、结果枝基部的花蕾疏掉。猕猴桃留果量因树种、品种而异,一般叶果比4~7∶1,盛果期每株产果25~30 kg。同时,注意适时进行绑蔓,将结果母蔓和结果蔓均匀地绑缚在支架或铁丝上。

2.7 病虫害防治

实行无公害生产,从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的观点出发,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科学使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协调好各种防治措施,把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学允许的水平之下,使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内[4]。

2.8 采后处理

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收,对采摘的猕猴桃分级包装处理。如果需要运至外地市场,应完善贮藏条件,科学保鲜。

3 参考文献

[1] 杨文钰,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王西锐,李永武,雷玉山,等.华优猕猴桃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2):261-263.

[3] 王春华.猕猴桃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2(3):29-30.

[4] 罗新宁,田维恩,陆承相.乐业县猕猴桃栽培技术及气象病害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194,200.

上一篇:刺梨的特征特性及整形修剪技术 下一篇:陇南市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