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研究

时间:2022-10-04 02:10:51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研究

摘要:中国相关监管部门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将之引入国内,这样,“独立董事”这四个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作者分别从独立董事会制度的概述,独立董事会制度的作用,独立董事会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论述。

关键词:独立董事会;公司绩效;理论研究

一、独立董事与独立董事制度的概述

独立董事制度(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上世纪30年代最早发端于美国,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责。独立董事制度是指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衡与监督的一种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对于提高公司决策过程的科学性、效益性、安全性,加强公司的竞争力,维护小股东和其他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进行结构治理的重要创新,经过西方发达国家多年实践检验,其在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和协调公司相关权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并没有实现人们预期的效果,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状况频出,甚至许多人认为独立董事只不过是“花瓶董事”,这加重了独立董事有效机制的缺失。

二、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

1.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向来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其中国有股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典型代表。国有股的大股东表现出一股独大的特点,公司的内部控制权实际上掌控在了大股东手中。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不免发生冲撞。大股东很容易为了一己私利而伤害整个公司,那么,分散的小股东免不了会受伤。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监督股东行为,限制其滥用权利,从而在促进公司整体利益发展的基础上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2.强化监督职能

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的重要成员,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并监督经理层。独立董事的引入不仅可以强化公司监督职能,而且可以和公司监事会形成制衡,从而有效约束公司高管的行为,使其真正履行职责。

3.提高公司专业化水平

独立董事本人大多都拥有高学历,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由于独立董事的选拔程序严格,能成为独立董事的人同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独立董事以其多层次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可以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从而全面提高公司决策能力和水平,提升其经营绩效和促进其长远发展。

三、独立董事会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独立董事制度经过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监督公司高管和制衡职业经理人同公司董事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大部分学者都通过自己的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性。Jensen & Meckling认为独立董事作为中间协调人,同时具有监督职责,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管理层对剩余权益拥有者的侵害。Baysinger和Butler通过寻找证据,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规模越大,其公司业绩越好。Rosenstein和Wyatt通过研究,找到公司股东财富会随着独立董事比例的增高而逐步增长;Hossain曾对新西兰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模拟董事会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发展;Mi11stein和Maeavoy的研究表明了在上世纪90年代,运行良好的企业正是那些实行了独立董事制度的企业。

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但是国内一部分学者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且大部分都属于实证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曾庆芬、宋佳将近些年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结论一一分类概述,让人们通过对整个独立董事存在的现状充分认识来辨别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特征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唐清泉、罗党论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杨雄胜、冯峥和兰岚、姜兰平和卢文斌均通过变量分析、数据检验进行实证研究。陈旭东、迟丹凤采用托宾Q值法进行变量假定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从进行实证研究指标选取方面来看,杨雄胜、冯峥和兰岚选择独立董事是否异地和薪酬状况为研究指标。史春玲、戴蓬军则单独选取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为研究指标。陈旭东、迟丹凤考虑了独立董事比例,同时加入了独立董事时间和精力状况,独立董事职业背景特征。杨彦华以独立董事时间性和健康状况为研究指标。丁远丙、刘睿智选取独立董事报酬、其参加会议次数为研究指标。熊俊顺、徐敏将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四个专业委员会是否设置作为解释变量。

从研究结论方面来看,史春玲、戴蓬军得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成负相关。靳云汇、李克成发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比例的提高对公司业绩有正面的影响,能够改善公司治理。多淑杰、罗志宏认为规范的独立董事薪酬标准有利于公司业绩提升。吴建军、尹鹏认为独立董事薪酬机制不会影响公司绩效。马守薪得出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公司业绩的增长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Jesen.1993.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J】.Journal of Finance,48:831-880.

[2]刘 洋 赵 伟:2013年05期,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J】财务理论.

上一篇: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资源与能力的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