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处理技术分析

时间:2022-10-04 01:37:26

气象信息处理技术分析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气象预报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在高科技术的帮助下,我国对气象的预测也越来越精准,这种精准给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尽管如此,我国的气象工作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在我国气象预报已经进入全新的模式,云观测、地面气象观测、计算机数据综合处理等都在其列。本文,笔者将针对气象测报的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信息化;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89-01

现在人们的生活几乎处处都离不开气象,社会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与气象的联系就越紧密。因而气像观测的准确与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气象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我国气象部门不断改进观测技术,提高预报的各项水平。且预报时间也成了全天候式的。这一切与气象信息化数据处理息息相关。

1 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常用的业务软件介绍

1.1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的构成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是顺应各种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以及各类审核部门的资料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应用软件。它除了适用于人工观测以外,还适用于智能气象观测站以及不同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模式文件的信息化处理要求,且为了满足对原来数据格式文件的处理,这种软件还充分考虑到了与原来地面测报软件的兼容问题。它的功能包括参数设置、观测编报、数据维护、工作管理、报表处理、自动站监控、工具、外界程序管理和帮助等多项功能,各项功能又由多个子功能构成。

1.2 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

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是一种接口软件,它使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与计算机联合,从而实现对采集器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及时地将采集器中的数据调取到计算机里面,然后使数据显示在数据监测窗口,再写进采集数据和实时传输的文件里,实现对各传感器和采集器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相结合,使气象台站各类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得到处理,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与中心站联合,最终实现自动气象站的组网。自动气象站运行时,自动站监控软件是自动站采集和计算机的接口软件。不同型号的自动气象站要遵循自动气象站的数据接口标准,从而建立相应的动态链接库,进而实现与本软件的挂接。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一批可以实现挂接的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的功能模块有数据采集、数据查询、系统参数、自动站维护、工具和帮助等。

2 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问题处理

2.1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在运行中的事项处理

2.1.1 保证气象观测业务软件的连续性

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使用自动观测方法时,一定要保证气象测报业务处于一种连续的状态,只有气象测报业务处于连续状态才能实现数据的正常采集和传输。

2.1.2 要逐日对地面数据进行维护

逐日数据维护指对每天定时观测已经编报保存到文件B中的数据进行科学维护,且在适当地时候输入一些人工观测记录的数据。

2.1.3 要保证数据存储路径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要每天浏览当天记录的定时数据,且同时对数据进行合理校对和维护。同时参考天气实际状况,输入没有遥测项目记录的人工观测数据,再将数据保存,最后将自动站的最初数据以及文件B进行合理备份,通过这系列操作,确保数据的安全。

2.1.4 自动站监控软件的重启

自动站监控软件作为自动气象站中采集器与计算机的接口软件,当它的运行时间超出一定范围,则可能使采集的成功率减小,所以,针对自动站监控软件的这一特点,工作人员需要每天晚上八点后对自动站的监控软件进行重启,确保其成功率。

2.2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在操作中的事项处理

由于环境和技术的问题,地面气象测报软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因而在设计操作时,气象工作人员需对注意事项科学分析,以保证问题少发生或不发生。

2.2.1 记录缺测或异常

如果时间出现在正点,先判定正点前后十分钟是否有可用数据,若有可用数据用用正点前后十分钟数据替代,优先考虑正点前10min,需要人工补测时,需观测项目有:干湿球、2min风向风速、气压、降水(定时次观测6h降水,5:00为3h降水,对应小时和分钟降水按缺测处理,若无降水,相应栏置空,非定时观测时次降水不作要求)和地温(0~320cm,非定时观测时次40~320cm要素不作要求),其他自动观测要素一律按缺测处理。时极值从实有正常的分钟数据中挑取,若无法挑取按缺测处理,当时极值恰好挑取为正点人工观测值(当正点前后分钟数据异常,正点数据用人工观测值替代),则时极值的出现时间按缺测处理。

2.2.2 降水量记录的注意事项

在正常情况下,观测编报的菜单有一个选项,专门校对气压、气温、降水量,这个选项的主要功能是校对定时观测及编报过程中将要采用的过去记录数据,通过校对确保计算编报过程的正确性。这个校对过程对降水量的记录有重要作用。有时,降水量的多少可以进行人工干预,若遇到此类情况则可能出现错误。所以在降水时,要特别注意对所记录数据的修改和保存。

2.2.3 数据在维护和传输时要注意的问题

因为在数据的输入过程中,软件只是考虑对单一的记录以及它所具有的格式来进行错误检测,并没有对相关的所有数据进行错误检测。所以,数据的输入需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记录,保证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2.2.4 地温传感器被大雪覆盖

若遇到地温传感器被大雪覆盖时,记住不需要对其进行特别的处理,只是按照它的正常程序记录即可,但是在观测簿的表中,要作特殊注明。?

3 数据审核疑误信息的处理

随着对气象信息要求的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精准,气象数据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但是由于环境技术或人工操作时的过失,总会出现某些数据记录的偏差。

首先是计算机审核的疑误信息,包括台站参数疑误信息、文件正点记录缺失、降水量与降水现象不符、日期与文件信息不符等。台站参数疑误是最常遇到的问题。出现此种情况时,要采取的方法就是对系统所提示的文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找出错误原因所在,同时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文件正点记录的缺失,通常是因设备在某一时间出现故障而未能及时记录导致,若时间段短则采用相邻数据代替,若时间常,则取平均值作为参考。降水量出现不符则可能是传感器滞后,时间不符要考虑人员失误。不管怎样,要确保工作的准确认真,这样才能记录科学的数据。

除了计算机审核会出现某些问题外,人工在记录相关信息是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审核问题。能见度、云、天气现象的记录是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在记录能见度时,要与当时的天气状况相结合进行记录。当能见度小时,可以将雾、霾等天气状况记录备注。在对云进行纪录时,需要在对云的成因、特点、定义以及它伴有的天气状况做充分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对云的状况更加细致地记录。而对于天气状况的记录则要保证它记录的规范性,以便未来参考。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部门对气象监测技术要求也不断升级。气象资料的处理数据不断加大,实际操作中气象预测人员所遇到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技术并更加熟练的掌握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进而保证气象数据的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从而促进我国气象测报技术的提高,加快信息化处理技术的成熟,为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大的便捷。

参考文献

[1] 赖欢,饶君.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10):172.

[2] 田立英,王彬彬.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2(10):154.

上一篇:人工林鼠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 下一篇:如何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