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物重影与糖尿病等

时间:2022-10-04 11:44:07

自从前几年患上糖尿病,王大爷每天都坚持爬山锻炼。这天,王大爷站在山顶向左前方极目远眺,突然感觉远处的景物呈重影!扭头向右看看,重影又奇怪地消失了,再向左看,重影又出现了。他用手挡住左眼,用右眼看东西没问题;再挡住右眼,用左眼看也是正常的;当两只眼睛一起向左看时重影又出现了!王大爷百思不得其解。眼睛究竟出了什么毛病呢?

王大爷不敢怠慢,下山后直奔医院眼科。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到,王大爷有多年糖尿病史,由于拒绝用药,血糖长期控制不佳。随后,医生又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最后确诊王大爷患了糖尿病性眼外直肌不全麻痹(左眼)。

糖尿病为什么会造成眼肌麻痹呢?一般认为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导致周围运动神经病变有关,而广泛的血管壁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栓塞、缺血、出血等被视为眼神经病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并非导致眼外肌唯一原因,其他一些颅内病变(如脑血栓、脑肿瘤等)也可以造成某一条动眼神经发生病变,出现眼外肌麻痹。所以,对眼外肌麻痹患者,还要注意鉴别诊断,排除颅内疾病的可能,以免误诊。

那复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我们每只眼球的外表面都有负责管理眼球转动的肌肉(眼外肌),它们的力量均衡一致,使我们的双眼保持位置对称和运动协调。这样,外界景物进入双眼的影像映在一个相互对称的位置上,形成一个完全重合的影像,所以,正常人视物时不会出现重影。当某一条肌肉的力量发生改变,眼球向这个方向运动就发生障碍,俗称眼球“偏瘫”,其实是眼肌瘫痪。当眼球向“偏瘫”的方向运动时,外界景物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出现了不对称,于是看东西也就变成了重影(即“复视”),人走起路来也会深一脚浅一脚地失去平衡。如果眼球向与病变相反的方向运动,眼底成像又恢复了对称性,于是重影消失。如果挡住一个眼睛看东西,没有了对称性,自然也就只有一个影像了。

糖尿病性眼外直肌治疗首先要治疗原发病,控制好血糖,纠正全身代谢紊乱,其次是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多贝斯、怡开等)和神经营养药物(如弥可保等)。若治疗及时得当,患侧眼肌可以在数月后完全恢复正常。

食管癌的另类“脸谱”

李增烈

万先生的病有点怪:不停地吐黏黏的唾液,黏液丝拉得长长的。他曾经去消化科、口腔科、神经科,甚至心理门诊就诊,得到的诊断也是各种各样。我仔细询问病史,患者的食欲并无显著变化,也没有吞咽困难或者不适,但他略显消瘦,而且我还发现他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我怀疑他有上消化道肿瘤,随后的胃镜检查果然发现他患的是食管中段溃疡型癌,并经病理活检证实。

食管癌主要表现为吞咽不利和胸骨后不适,以吐唾液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并不多见,但文献也有报告。患者唾液分泌增加,而且变稠不好吐,是食管有不同程度梗阻的表现。

李师傅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他近年曾经在呼吸科住院两次,诊断的都是老慢支合并肺部感染。他每次发病前只是突然出现呛咳,接着是剧烈阵咳,咳出一些黏痰后症状就稍微减轻些,有时还要喘一会。这次的病情有些异样,他咳出来的痰里居然有早晨吃进去的食物。于是,他第三次住进了呼吸科。消化科医生来会诊,给他做了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发现,他患的竟是食管癌,并有食管一气管瘘。

医生分析,前两次呛咳的发生是由于食管内容物和胃酸反流,反流物走了“岔路”,蹿到气管里去了,胃酸和蛋白酶强烈刺激气管发炎而出现呛咳。第三次情况有了急剧变化,癌症发展穿透了食管壁和气管壁,形成了一个病理通道,称为瘘管。支气管肺癌很少穿透食管,所以一旦出现食管气管瘘,说明食管癌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此时的治疗难度较大。

这两个患者的情况告诉我们,食管癌除了常见症状外,还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持续性前胸、后背痛,表示癌肿向食管外局部蔓延;声音嘶哑,是由于肿瘤压迫喉返神经的缘故;长期咽部异物感、嗳气、吞咽作响也应及时做细致检查,排除食管癌;还有少数病例,先有骨骼、甲状腺或其他脏器的转移,症状相应为骨痛、甲状腺肿块、肝脏肿大、腹痛等;另外,还有原因不明的血钙增高等。

上一篇:最伤牙的九个习惯等 下一篇:性冷淡 夫妻配合治疗效果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