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假山景观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04 11:39:32

园林绿化假山景观施工技术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假山的概念的分类和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论述了假山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可为相关技术人员参考所用。

【关键词】 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rockery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ockery, discussed the rockery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security control points,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technical staff.

Key words landscaping works; rocker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9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假山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堆叠起来的山,是仿自然山水经艺术加工而制作的。随着叠石为山技巧的进步.假山在园林中的应用也愈来愈普遍。不论是叠石为山,还是土山,石山,只要它是人工堆成的,均可称为假山。人们通常所说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所谓的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造景或作附属性的配置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不具备完整的山形。一般地说,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置石则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假山因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置石则可分为持置、对置、散置、群置等。我国岭南的园林中早有灰塑假山的工艺,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用水泥塑的置石和假山,成为假山工程的一种专门工艺。

2 假山的施工技术

假山形状变幻莫测,轮廓起伏多致,非图文所能状清,并且许多假山有一定体量。因此,工程施工技术在掇山和置石中举足轻重。

2. 1 基础施工

2.1.1 桩基

这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做法,但至今还有实用价值,特别是水中的假山或驳岸用得很广泛。木桩多选用松木桩或杉木桩。木桩顶面的直径约为10 ~15cm,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桩边至桩边的距离约为20cm。桩必须打到硬层,顶端露出湖底十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其间用块石嵌紧,用条石压顶,条石上面才是自然形态的山石。

2.1.2 灰土基础

北方园林中位于陆地上的假山多采用灰土基础,灰土基础有比较好的凝固条件。灰土一旦凝固便不透水,可以减少土壤冻胀的破坏。灰土基础的宽度应比假山底面宽度宽出约 0.5m 左右,术语称为“宽打窄用”,以保证假山的重力沿压力分布的角度均匀地传递到素土层。灰槽深度一般为 50 ~60cm。

2.1.3 混凝土基础

目前最常用的是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基础。这种基础耐压强度大,施工速度又快。陆地上选用不低于 C10混凝土,水中采用 C15 混凝土浆砌块石或 C20 的素混凝土作基础为妥,必要时还得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具体得根据山体的高度、体积、质量和土层情况而定。

2. 2 山体施工

依据假山的类型,山体施工有不同的施工工艺,山体施工主要包括掇山施工和置石施工,以下将分别概述。

2.2.1 掇山施工

掇山施工过程中,要分层处理,便于形成层次深远和富于变化的效果。一般分顶层、中层和拉底等 4 部分施工,层次之间应相互衔接,连贯相通。

(1) 拉底: 拉底就是在基础上铺置底层的自然山石,是叠山之本。因为假山空间的变化都立足于这一层,这层山石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只有小部分在地面以上,所以不需要形态特别好的山石,但它是受压最大的自然山石,要有足够的强度。为使施工方便,增加山体的稳定性,最好用大块石头。安放基石要考虑好整座山的山势,凡主要观赏面应重点照顾好,非重点观察面也力求牢固。安放基石要灵活运用石料,避免大小相同和形态近似的石块整齐排列在一起,要做到犬牙交错,高低不等,首尾相连; 同一组的假山基石要并靠牢固,互相咬茬; 基石顶须平,大面朝上,下部用质地坚硬的碎石支垫平放。整座山应有断有续,疏密相间,参差错落。

(2) 中层: 即底石以上,顶层以下的位置,是体量最大,触目最多,最为重要的结构部分,也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根据“漏、透、瘦、皱”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错落有致。假山总体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要有所错落,不宜过于零碎,最好是大伸大缩,注意总体效果。安石错落得宜,不仅美观,而且由于石块之间搭拉咬茬,从而提高山体稳定程度。②绿化相映。红花需绿叶相衬。

③山水结合,相映成趣。假山建成后,在假山前面或左右,可挖土筑池。以精巧细腻的艺术手法理好水景,用太湖石和黄石驳岸,把假山上的流水引入池中,使水得山而活,山得水而媚。

(3) 顶层: 山的最上部位即顶层,是山体最重要的观赏部位,无疑在技术上和艺术手段方面都应作重点处理。在堆山前应预留出姿态和纹理最好的石块作收顶用。顶层用石,特别是主峰顶的石块体积应大一些,以便显示出山体气魄之大。

2.2.2 置石施工

置石一般有独立石、对置、散置、群置等。

独立石,应选择体量大、造型轮廓突出、色彩纹理奇特、有动态的山石。这种石多放在公园的主入口或广场中心等重要位置。

对置,以两块山石为组合,相互呼应,一般多放置在门前两侧或园路的出入口两侧。

散置,几块大小不等的山石灵活而艺术的搭配,聚散有序,相互呼应,富于灵气。

群置,以一块体量较大的山石作为主石,在其周围巧妙置以数块体量较小配石组成一个石群,在对比之中给人以组合之美。

3 保证山石整体上的牢实和坚固的措施

3.1 石塞

码放山石,一般都将大而平坦的表面朝上。为使牢固,宜用石质坚硬的楔形小石垫在山石底部。在受力部位塞石,可以填高石块,传导和承受压力;在非受力部位,则可填补缝隙,便于勾缝。

3.2 筑

山石堆放结构确定后,若内部视线不及之处仍有较大空隙,可以用混凝土,通过振捣,使之填放严密,连成一体,增强整体性。

3.3 抹

假山堆好后,表面缝隙用砂浆匀抹填严。颜色应用石色相同,勾缝越细越好,水泥砂浆的比例宜为 1:1,待稍干后用毛刷刷光,并将粘在石头表面的砂浆刷净,尽量不留人工痕迹,力求整座山浑然一体,自然成趣。

4 小结

中国园林有“无园不石”之说,且有“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之谚语,可见假山与中国传统园林亲密关系及假山施工的重要性。本文总结了假山的施工工艺实现以及施工要点,已为其他假山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 [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吴宇江.中国古典园林的内聚性与西方古典园林的外拓性[J].中国园林,2007.

上一篇:浅谈地被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合理运用 下一篇:浅论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