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的发展瓶颈

时间:2022-10-04 11:06:13

批发市场的发展瓶颈

我国的批发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致由三个方面形成,一是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原有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粮油、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在内的,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门类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的批发市场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批发市场得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批发市场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批发市场走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没有一部国家统一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制约,甚至连一部统一的法规性文件都没有,致使我国批发市场的市场准入与运作不规范,无序竞争,盲目重复建设,也给各地批发市场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困难。有些地方的批发市场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盲目发展的状况。假冒伪劣商品在批发市场仍然比较严重。虽然有些批发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制定了自律性得市场管理规范,但是因为受环境因素所困,不能在全国普遍推行。

2.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依然存在。从中央到地方,许多部门都参与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批发市场在管理上、政策上的不统一,看起来有关部门都在管批发市场,一到需要解决问题时,谁都不能负责到底。许多部门向批发市场收取20多种名目的费用。

3.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办批发市场旱涝保收,一些单位与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批发市场,造成了批发市场的大量重复建设。如北京市大大小小建材类专业批发市场就有40多家,郑州市食品批发市场就有9家,大大超过了城市的需求,为了争夺有限的经营客户,陷入恶性竞争之中,结果谁也发展不起来,出现了不少“空壳市场”。

4.市场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一是重视市场数量发展,不注重市场质量提高;二是重建设、轻管理。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三是交易方式落后,许多市场仍停留在原始的“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模式上,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办法;四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缺乏适应性,对经营品种不能及时作调整;五是市场缺乏发展资金,不能及时有效地完善市场功能;六是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仍采用过去老一套管理办法和营销方式。

5.一部分市场管理人员和交易人员素质低,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管理人员熟悉集贸市场的运作,对现代流通模式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了解得少。市场交易人员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更是制约大多数市场发展的重大因素。

以上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于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批发业发展的质量。当然,由于受到体制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市场所处的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寻找解决批发市场的发展之道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批发市场业界人士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付出更多努力和心血。(本文节选自中国专业市场网)

上一篇:把脉我国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环境 下一篇:如何提升传统批发市场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