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研究

时间:2022-10-04 10:40:14

“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研究

摘要:本文以“C#高级应用”课程为例,介绍了作者在多年教学经验和课程设计指导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套较成熟的教学理论,并在多年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团队学习;C#高级应用;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6-0054-02

1“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概述

“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将某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团队,团队内成员互相学习,团队间互相竞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激发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学习潜能。

2“团队学习”教学模式过程

(1) 创建团队。该班有32名同学,将全班分成5个团队,采用模5的方式产生团队,同时考虑学生的水平、性别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会得到提高。同时,要求每个团队取一个尽可能具有想象力的团队名并选出组长,组长全面负责团队活动。

(2) 信息收集。各个团队针对成员的情况,通过讨论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同时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知识,分析课题的要求和功能,形成课程设计任务书。再由教师根据任务书充分分析各团队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将课程设计要求与各团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任务书给予详细的指导。

(3) 合理分工。根据修改后的任务书,团队内进行讨论,由组长提议和队内成员自己要求相结合,进行功能模块的合理分工,明确每个团队成员的职责,让各成员都有事做,都有能力完成。

(4) 团队学习。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个团队课后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团队学习,一起预习、复习、讨论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自学内容,并对老师布置的问题和学生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记录,组长以讨论报告的形成反馈给老师,老师再和各团队进行深入地交流和探讨。

(5) 实验环节。老师对各团队及个别同学进行现场指导,指出需改正的功能和进一步可以加强的功能。

(6) 讲解演示。各团队通过充分讨论上台讲解内容,形成PPT文档,由组长负责介绍本团队各成员的分工,选题依据,功能模块,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完成的功能等情况,并演示所做课题的内容和功能。

(7) 团队评议。其他团队根据该团队的讲解演示情况,对其进行提问,由该组长负责答辩解释,等所有团队都讲解演示之后,由老师给出自己的评议。然后,进行各团队之间的评分,并给出名次。

(8) 设计报告。要求各团队根据整个课程设计的情况和所完成的功能,根据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撰写相应的设计报告

(9) 各过程时间进度安排表。本课安排18周的课时,在开始的几周介绍课本内容和讲解课程设计的含义、要求以及应如何去完成一个课程设计,从第5周正式开始启动课程设计的安排,一直持续到第16周结束,具体时间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3“团队学习“学习模式的成绩评估方法

将每个学生的成绩分成团队得分和个人得分两部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达到团队内合作、团队间竞争的目的,而且也可以对小组的学习进行评价,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1团队得分

(1) 选题介绍和功能说明:占5分,由各团队互相评分,累加各团队的分数并给出名次,第1名得5分,第2名为得4分,依此类推,最后1名得1分。

(2) 中期模块演示:占5分,由各团队互相评分,累加各团队的分数并给出名次,第1名得5分,第2名为得4分,依此类推,最后1名得1分。

(3) 综合演示:占15分,由各团队互相评分,累加各团队的分数并给出名次,第1名得15分,第2名为得14分,依此类推,最后1名得11分。

(4) 讨论报告:占10分,由老师根据各团队每次提交的讨论报告的内容和所提的问题进行评分。

(5) 教师评价:占15分,由老师根据各团队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所完成的内容和撰写的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综合评分。

3.2个人得分

(1) 个人讲解和演示:占10分,由各团队成员讲解和演示自己在课程设计中所负责的功能模块的实施和实现情况,由老师来评分。

(2) 回答问题:占10分,老师根据各团队成员的讲解和演示提出相关问题,该成员负责回答,由老师根据回答情况来评分。

(3) 团队评价:占20分,由团队各成员互相打分。

(4) 个人总结:占10分,由老师根据各学生写的总结报告进行评分。

3.3总评得分

最后将团队得分作为整个团队各个成员的分数,再加上个人得分,形成每个学生的最终得分。

4“团队学习”学习模式的成效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同竞争的素质。推行“个体突破、群体实现”的集体协作行为,在一个群体中只要一个人掌握了某知识和技术,就应该主动教会其他同学,建立“个人努力,群体成功”的群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自学能力。通过共同讨论、交流信息、共同分析所学的内容,提高了对本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了所探讨问题的理解深度,强化了对此问题的长久记忆,也提高了思维技巧的运用能力。

(3) 实现知识共享。各个团队可以把所掌握的知识与其他团队进行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4)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通过团队中的优秀学生和团队之间开展的各项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兴趣,优化了个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同时通过上台讲解演示,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内容、知识表达和口才演讲能力。

(5) 有利于教师获得及时的教学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控。通过每一次的教学竞赛,教师能及时地得到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与指导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每一次的赛后总结,使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改进、强化、巩固所学的内容。

(6) 解决团队间不正当的竞争。为了解决各团队给其他团队打分时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在团队得分方面加入了教师评分,占25分。

(7) 避免学生吃“大锅饭”现象。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在课程设计中真实地学到知识,发挥他们的潜能,而不是自己不干活占用他人的成果,故在个人得分方面加入了教师评分,占30分,加强了对偷懒学生的督促。

参考文献

[1] 周窦华. 小组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5,(11).

[2] 肖离离.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教育,2006,(10).

[3] 倪莉,张雯. 小组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 福建轻纺,2006,(11).

[4] 万孝星. 团队学习理论在高等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2004.

上一篇:ERP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编程语言教学实践中渐增式验证序列IVS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