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礼仪在国际教育中的模式

时间:2022-10-04 09:27:21

国际商务礼仪在国际教育中的模式

一、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模式

商务礼仪源于17世纪的法国宫廷,在维多利亚时代得以进一步规范和推广。到20世纪初期,美国伦理家艾米莉•博斯特和艾米•范德比尔特再次把微观行为的典范做了进一步的提升。如今,随着世界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国际商务礼仪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高端复合型人才所必备的“通行证”。国际商务礼仪的课程建设在国内却还处于初级阶段,全国开设该课程全英文授课的高校寥寥无几。我们在国家精品课程网上了解到,国际商务礼仪全英文课程的省级、部级精品课程无一门。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但专业教学大多是以普及知识型为目的的初级培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酒店管理专业特有的集人文素质、综合技能、实践性强为一体的特点,忽视了酒店专业技能和专业技术的培训。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酒店专业毕业生能否在国内外酒店业立足和受青睐的关键所在,而且也是促进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根本途径。2008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与美国饭店协会合作,引进其下属的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国际酒店管理课程及考试和证书,在全中国范围内率先开设全英文授课的国际酒店管理课程,并为学生同步提供全球带薪实习及全球留学深造。酒店管理专业有着实践性强、技能与理论并重的特点,在酒店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酒店的从业人员不仅要了解我国酒店业的特点及发展,更应放眼国际,学习西方先进的酒店管理理论,了解国外最新的行业动态。此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并存在于酒店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并感知这些差异,做好准备。基于以上原因,国际教育学院教师于2010年申报了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项目,并成功立项为重庆市重点教改项目,在这三年教改过程中,逐步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国际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

(一)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

苏日娜、马瑞认为高职院校酒店专业课程设计理念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和内容结构体系,加大整合和改革过去单一的“演示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学、做、验”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设计若干“全真”或“仿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习项目;建立与职业资格考试体系接轨的实训课程测试系统,为学生适应“职业资格制度”和目标岗位就业创造条件。根据DavidNunan的五大原则,我们认为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模式应体现以下原则:教师对任务输入和输出的监管引导作用;输入的教材应真实权威;任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任务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任务模块要清晰,情景要真实;任务要有延续性;任务的评价由教师和社会共同进行。其中师资的选择是成功实施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模式的关键,教材选取与建设是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基础,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模式实现的保证。

(二)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的教学模式

英国语言学家威利斯将任务型教学过程分为前期任务、任务环和语言点三个阶段。结合国际商务礼仪教学的特点,我们提出“两大三控四小”的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的教学模式:“两大”即任务前期阶段和任务完成阶段;“三控”即任务输入监控、任务输出监控和任务输出自控;“四小”即任务分为四小部分,由任务设计、语言强化、任务实施与任务评价组成。1.前任务阶段(1)教师的自身条件:承担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部分教师在国外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商务礼仪教学多年。(2)教材编写及任务设计:目前我国高校商务礼仪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中文教材,高质量的英文原版教材由于价格和版权等原因,基本上很少使用。笔者发现国内外经典教材在专业知识和外语讲授方面无法达成一致,限制了教学要求和效果的发挥;此外,任务设计时任务确切性、任务目的明确性、任务的层次性等都有待商榷。因此在两年的教学中自编教材,设计课堂活动内容,将教材根据任务分为模块:礼仪起源、商务介绍礼仪、商务就餐礼仪、商务着装礼仪、商务交往礼仪等。在前任务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在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的同时,应明确教学内容的运用目的。目前许多教材并没有为教师指出教学内容的运用目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与教学内容相符,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合作性小活动,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3)语言强化:根据任务的模块有针对性地训练以下基本语言技能:听———输入真实的听力材料。听场景对话,看国外原版录像,如面试、参加宴会等。说———设定对话的具体对象。教师、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各种任务下的场景。读———有目的地读。学生根据任务进行大量的任务前资料阅读,任务中细读教师的总结推荐,任务后进行拓展阅读,对比中外商务礼仪的异同,深刻理解商务礼仪的含义。写———有针对性地写。练习与国际商务礼仪相关的写作,包括邮件、邀请函、简历等。2.任务完成阶段(1)课堂任务实施:课堂任务实施要体现学生为中心的真正含义,鉴于学生学习能力欠缺,对国际商务礼仪重视度不够,课堂上讨论和预演都以学生为中心,输入大量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互动的程度、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加强,教材设计的模块重在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上。(2)任务实施的形式:任务为任务链的形式,即每一任务的设计都应以前面的任务为基础或出发点,任务相互衔接,从而使学习者能循序渐进地达到预期教学目的。(3)任务实施的语言环境:以多媒体教室为教学地点,同时在学校咖啡厅模拟教学,选择酒店及公司办公室为教学实践场所。整个教学以全英文进行,鼓励学生语言活动有特定的社会语境支持。教学互动的语言特征:教师和学生均在话语层次上使用目标语言,即全英文互动教学,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使用交际策略。(4)任务的课堂输出和社会输出:酒店管理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各个任务模块下的听说读写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在国际大厦咖啡厅进行全真的实践活动,如西餐礼仪、商务谈判等实景练习。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酒店管理学生带着任务到重庆市四星级、五星级酒店进行全方位实践探索。(5)任务完成的评价标准:教师反馈和社会评价为最终评价方式。教师能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入进行有效控制和反馈,能否对学生的课堂及社会实践中的任务活动给出有效及时的反馈,以及已毕业学生在相关职位上使用商务礼仪时社会给出的评价是我们任务是否有效完成的评价标准。整个模式采用任务输入监管、任务输出自控和任务输出监控的方式,在两大任务下分为四个小任务。Richards&Rodgers认为,师生角色中教师的作用与以下四个问题有关:期望教师所起作用的类型,比如是指导者、顾问还是示范者;教师对学习发生方式的控制程度;教师对学习内容的负责程度;教师和学生之间发展起来的交际形式。因此,任务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任务的语境是自然的:课堂语境可以是商务礼仪语境的模拟,另一方面要求任务中的语言活动有特定的社会语境支持,及商务礼仪在各种酒店管理活动中的实践;任务必须有交互性特征,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甚至学生作为接待员与客人之间的互动;任务的设计、完成与评估由教师监控,任务的评价由教师和社会共同进行。在此模式中,教师承担的是任务输入监控和输出监控的作用,学生也要承担任务输出的自控,此外,社会评价也是对学生任务的一个很好的监控。

二、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酒店管理项目从2008年开设此课程已经六年,已实际授课六年,立项研究三年,对学生的国际视野的开拓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目实施以来,张勇老师在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了优秀示范课程的公开课,由李小川教授为组长,全体成员参与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学立项并获一等奖,全体成员就该项目所需的相关研究素材通过多渠道(互联网、国外最新出版物、国内外跨国公司最新相关个案)进行采集编写相关教材一部。《国际商务礼仪》供国际教育学院国际项目学生、出国培训部出国访问学者内部使用。该项目至今已招生300余人,赴国外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学位近50人,为国外酒店、机场及游轮输送近200人,余下人员也基本全部在国内酒店找到工作,社会反馈良好。任务式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模式的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领先实践意义。它以模块来整合研究内容,以“两大三控四小”为核心,提升了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任务式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该教学模式的开拓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商务社交实力,它的最终完成有效提升了我校国际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展示了我校的人才培养实力,使四川外国语大学乃至重庆市的外语人才培养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钟蕾 张勇 顾金成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上一篇:历史高效课堂模式概述 下一篇:优化学案导学提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