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叠加主动周期性呼气对咳痰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10-04 08:21:00

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叠加主动周期性呼气对咳痰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叩击和气流震荡叠加主动周期性呼气对咳痰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肺部感染并伴有咳痰症状患者, 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等一般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叠加主动周期性呼气。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给予肺功能检测, 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FEV1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76±7)%及(75±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3±5)%及(77±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胸部叩击;气流震荡;主动周期性呼气;肺功能;咳痰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080

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在呼吸疾病中经常应用, 尤其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 对患者排痰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上应用这种方法处理咳痰患者十分普遍, 但是应用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结合主动周期性呼气治疗咳痰患者的研究少见。该研究就是针对这样一个临床问题, 从肺功能变化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对咳痰患者的治疗探寻更多的呼吸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2014年1~6月在安阳地区医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中被诊断为肺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有咳嗽伴咳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入组病例必须具有咳嗽、咳痰症状, 并且神智清楚, 治疗能够配合, 能够完成肺功能测定。排除标准:呼吸循环不稳定者, 存在脑血管疾病且不配合治疗者, 存在胸部疾病不能进行胸部叩击者、不能够憋气并缓慢呼气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观察组患者, 年龄16~80岁, 平均年龄(52.3±9.1)岁;男26例, 女19例, 男∶女=1.37∶1。对照组患者, 年龄15~79岁, 平均年龄(53.6±10.3)岁;男24例, 女21例, 男∶女=1.14∶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和方法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全体成员讨论后批准, 入组病例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叠加主动周期性呼气。胸部叩击:应用外力叩击患者胸部, 痰液会在叩击振动及重力的作用下脱落。气流震荡:应用机械排痰机快速振动患者背部, 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可使气道黏膜的黏液或者分泌物松弛和液化, 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产生的定向推挤和震荡能够使已液化的痰液排如主气管, 配合有效的咳嗽排出体外。主动周期性呼气:患者深吸气达到肺总量, 然后缓慢呼气。观察组患者在呼气过程中给予胸部叩击或气流震荡, 当患者达到中期肺活量时用力呼气并咳嗽, 排出痰液。

1. 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给予肺功能检测, 以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为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FEV1的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76±7)%及(75±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3±5)%及(77±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痰液经呼吸道的廓清系统排出体外, 如果痰液粘稠或者气道结构发生变化, 痰液将不容易排出, 进而影响治疗效果。肺部感染时分泌物增加, 分泌物刺激黏膜下神经末梢感受器, 能够加剧咳嗽症状。痰液有利于病原菌生长, 释放炎症介质, 进而能够破坏呼吸道结构引起肺功能下降。气流震荡可使痰液在水平方向的治疗力作用下产生定向推挤力量, 另外气流的震荡能够帮助已液化的痰液排入主气管, 患者通过周期性呼气和有效的咳嗽动作将痰液排出。肺功能是观察患者疾病缓解与加重的重要指标之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疾病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有表述[1-3]。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技术能很好地传导到深部组织, 作用于深部的细小气道, 可以有效地排出气道中的痰液, 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4]。其还能使气道顺应性增高, 叩击作用可以刺激黏液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 进而稀释痰液, 刺激神迷走神经增强纤毛摆动, 刺激咳嗽, 促进排痰。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叠加主动周期性呼气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提高局部免疫能力, 加速淋巴液的回流, 使肺通气阻力减少, 还能够防止支气管肺泡过早闭塞, 有利于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呼吸周期可分为呼气加速区、呼气减速区、吸气加速区及吸气减速区。从理论上说, 周期性呼吸和稳态呼吸下鼻腔气流力学研究是有差异的[5]。主动周期性呼气:患者深吸气达到肺总量, 然后缓慢呼气。在呼气过程中给予患者胸部叩击或气流震荡, 当患者达到中期肺活量时用力呼气并主动咳嗽, 排出痰液[6]。

综上所述, 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叠加主动周期性呼气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改善方面明显占有优势。胸部叩击或者气流震荡等呼吸治疗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感染性肺部疾病患者上应用很广泛, 也有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加入主动周期性呼气的方法, 胸部叩击的同时给予深吸气, 然后在胸部叩击或者气流震荡的同时缓慢呼气, 有利于更有效的排除痰液。这些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明显有效, 能够促使患者肺功能好转。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4):255-264.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2(5):440-443.

[3] 黄俊芳, 王广发. 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慢性阻塞性肺病指南(2013 更新版)解读.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 5(3):58-60.

[4] 郭玉军, 游宝英.美国G5振动排痰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 医疗装备, 2005, 18(12):59.

[5] Chung SK, Son YR, Shin SJ, et al. Nasal airflow during respiratory cycle. 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2006, 20(4):379-384.

[6] 杨赛, 邢利英, 张俊青, 等. 胸部叩击及气流震荡叠加主动周期性呼吸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22):2065-2066.

[收稿日期:2015-12-04]

上一篇:评价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 下一篇:不同透析剂量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