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高:打造世界的“苎麻王国”

时间:2022-10-04 07:34:38

李兴高:打造世界的“苎麻王国”

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洞庭水乡――沅江市经济开发区,是“中国麻业名城”――益阳市的麻棉产业骨干和龙头企业。自2006年以来,明星麻业相继被评为湖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农经产业标杆企业、湖南省私营企业100强。

苎麻起源于我国,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从野生苎麻进化而来。我国对苎麻栽培和利用的历史,距今已有6000多年,利用苎麻资源为人类生活服务,使其成为天然纤维的一族,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因此,外国人又称苎麻为“中国草”。 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洁白、滑爽,既具有挺括、粗犷的外形,又具有良好的散湿、出汗不粘身等特点,在国际市场受到广泛欢迎。我国苎麻年产量大约在3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苎麻产量的95%。苎麻纺织既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出口优势产业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发展空间很大。苎麻纤维虽然只占天然纤维的1%,但苎麻纺织创汇在纺织行业中的份额占到了三十分之一。

沅江,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是中国的“苎麻之乡”。相传,范蠡和西施隐居于此,在山上种植了一种能纺纱织布的草。于是,千百年来,沅江这片土地成为苎麻种植、加工的聚集散地,有着“无沅麻不成庄”的美誉。目前,沅江的苎麻产量居全国首位,有30多万农民从事着苎麻的种植或加工。在沅江的“苎麻经济”中,由李兴高掌舵的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成为当地苎麻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在“2009中国纤维及纺织服装质量安全论坛”期间,李兴高在广州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执著苎麻人:让国企破茧成蝶

李兴高,1959年出生于湖南安化,对知识有着执著追求的他在“”后的首届高考中,顺利考入了湖南商学院的纤维检验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沅江市棉麻公司工作,并迅速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副经理。从此,李兴高的命运便与苎麻紧紧连在了一起。1996年,他被调到湖南省棉麻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任麻类分公司经理。

2003年,李兴高和沅江苎麻产业的命运都同时发生了重大转折。那年10月,他组织一班人收购了破产的沅江苎麻纺织厂。从此,便开始了自主创业的人生历程。沅江苎麻纺织厂,昔日沅江的第一大企业,因遭遇1996年的特大洪灾而受到重创,再加上当时纺织业的低迷,沅江苎麻纺织厂处境极为艰难。“收购国企,就可以直接跨过政策壁垒,由后来者变成先行者。”李兴高表示,“我们有幸赶上了最后一班车,走了一条发展的捷径,不必像新建工厂一样从头开始,手续齐备,有现成的厂房、设备、熟练工人,可以拿来就用。”

在沅江,苎麻在当地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沅江苎麻常年种植面积维持在25万亩以上,是湖南省优质苎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市,也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沅江苎麻”已成为国家地理商标。沅江曾有人开玩笑说,“沅麻多麻烦,谁能搞好沅麻,谁就能当副市长。”在李兴高的明星麻业带动下,沅江市出现了各类麻类加工、购销企业100多家,形成了以明星麻业为龙头的麻纺产业集群,年加工苎麻能力达5万吨,年产纯麻标准纱8000吨、各类麻布6500万米,产品畅销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业之初,李兴高在企业推行修己安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工作从自己做起,从严要求自己,讲究自身修养,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他在企业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用人机制,他既对管理人员要求严格,也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管理人员提高水平。李兴高制定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并亲自演讲授课,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2009年,他进入了“湖南县域经济十大杰出贡献人物正式候选人”名单,主办单位对他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湖南省私营企业100强。作为一名执著的苎麻产业人,李兴高同志带领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走上科技创新的崭新发展道路,以生态环保工序取代污染严重的化工工序,树立了新时期产业升级发展的典型样板;在他的带领下,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从濒临破产的国企破茧成蝶,发展成为‘中国麻业名城’益阳市的麻棉产业骨干和龙头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为拉动沅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生物脱胶:掀起“麻业革命”

苎麻产业链中,“脱胶”是制约苎麻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苎麻原麻含有22%~30%的非纤维素物质(俗称“胶质”),必须经过复杂的“脱胶”除去胶质才能获得纤维用于纺织。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以酸浸、碱煮(高温高压)的化学脱胶方法,存在着化工原料和能源消耗大、损伤纤维品质、影响制成率、严重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该工艺在除去非纤维素物质的同时,还破坏了苎麻纤维固有的形态和结构,影响人们对苎麻纺织品的青睐。因此,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强各类麻纤维可纺性能开发,促进低污染、低能耗脱胶技术的应用推广”。

2007年,国家发改委决定把“苎麻生物脱胶产业化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交给明星麻业。所谓生物脱胶,就是利用对果胶有分解作用的细菌消耗、去除苎麻内的果胶成分,提取纯净的苎麻纤维。李兴高筹资1800多万元,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苎麻生物脱胶设备与工艺”发明专利,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科研成果转化战,反复摸索生物脱胶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技术改造完成后,脱胶车间原来的高温高压蒸煮场面不见了,车间内空气清新了,再也没有那股强酸、强碱浓烈刺鼻的味道了,排放的废水色度很轻,车间几只生物脱胶储藏罐一字排开。在设置的特定环境温度和湿度下,生物菌种正在进行发酵,“啃食”消耗果胶。

2007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明星麻业“苎麻生物脱胶产业化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评议后认为:项目通过原麻的高温灭菌、干态搓揉、温室发酵、水洗给油联合机等技术创新,取消了传统的浸酸、碱煮和漂酸洗工艺,减少了污水排放,实现了精干麻的生态加工,使生物脱胶技术实现了新技术流程的产业化,改善了可纺性能,提升了产品档次和水平,织物染色整理后客户反映良好,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相对化学脱胶而言,此项技术减少60%污染物的排放,节能、节水达50%。”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表示。

明星麻业的这项技术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产品创新贡献奖。有专业人士评论道:这是我国苎麻纺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场技术革命,它将开创我国苎麻纺织业清洁生产的新时代,对推进苎麻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技术创新:让企业快速成长

2009年以来,在其他相关企业因节能减排而关停的情况下,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新技术,突破瓶颈取得迅速发展。

一、实施人才工作,夯实企业技术进步基础。首先是从全国各地引进8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其次是实行评聘工人技师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最后是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科技人才倾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二、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硬件建设水平。从2004年以来,公司投入60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同时,还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以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技术中心,形成科技网络。 三、运用科技成果加速新产品开发。一方面挖掘专技人才潜能,搞好产品延伸开发,另一方面运用科技成果,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四、积极应用推广节能减排科技成果。为改变以往成本高、污染重的化学脱胶方法,明星从中国麻科所引进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创新研究苎麻脱胶前的预处理工艺与设备,发明苎麻工业发酵室、取消氯漂、酸洗工艺,整个脱胶过程基本不用酸、碱、液氯等化工原料,生产生态苎麻本色精干麻,实现了苎麻脱胶技术的重大突破。

明星麻业制定了公司今后的技术创新发展规划:1.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苎麻生物脱胶工艺和设备,在推广应用苎麻生物脱胶产业化技术上继续努力。建立生物脱胶菌种活化、培养试验中心,建立以机械剥麻,生物脱胶和污水处理等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平台。2.研制旋锤开纤机,全面取代噪声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国产拷麻机。生产苎麻带状精干麻,成条均匀,麻条内纤维平直整齐、松散柔软,含油均匀稳定,硬条少,为牵切创造条件。3.与东华大学合作,研究苎麻精干麻牵切纺工艺技术,设计制造苎麻牵切机,改革传统的梳理制条工艺,用牵切机代替开松机和梳麻机。4.完善污水治理设施与工艺。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建立废水净化回用系统,将废水进行进一步深化处理,努力将脱胶废水做到封闭循环,实现“零”排放,使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更上一层楼。5.加强产品开发,开拓国内市场,按照国内市场的特点,开发适合中国人自己喜欢的麻制品。

苎麻产业发展之策

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依存度高达90%的我国苎麻纺织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围绕苎麻生产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显露出来。

有人认为,对于苎麻产业的发展来说,加工环节的环保问题绝对是“命门”所在。“我国苎麻脱胶、梳纺生产线至上世纪70年代基本定型,几十年来没有根本的改变,工艺流程长,从前到后总计30道工序;用工多,万锭用工(包括脱胶)超过1000人,最高达2000人;机械设备落后,大部分为套用、仿造毛纺、绢纺、黄麻纺设备而来;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同规格产品相比,苎麻纺织品的质量要比棉纺织品低1到2个档次,而价格大约是棉纺织品的2倍。”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永禄认为,脱胶废水造成环境污染成为一个长期没有彻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苎麻纺织工业的发展。

“只要工艺合理、设备配套、技术先进,实现苎麻生物脱胶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是完全可行,并且提高了苎麻纤维的可纺性能。”湖南沅江明星麻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高表示。他认为,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一是争取用户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转变观念,增强环保和质量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快苎麻生物脱胶配套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研制,制定各工序的操作规程;三是在修订苎麻精干麻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时,充分考虑生物脱胶精干麻的加工工艺特点和本身的质量特性,对部分考核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上一篇:显微光学成像法在生丝检测中的应用初探 下一篇:从检验角度谈竹浆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