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2-10-04 07:14:02

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摘要:电力营销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电网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为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电网线损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认识到现有配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于现有线损管理问题,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配网线损管理精细化水平。本文对于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 配网线损 精细化管理

1 概述

现阶段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对于新线路的架设、新台区的增加以及新客户的信息缺乏及时、有效的维护,难以保证信息管理的完整性。对于电网系统的调整过程中,难以保证相关信息变化更新的同步程度,难以有效的对于相关电网业务故障进行有效的盘查,难以保证监督维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在线损管理过程中,对于一些线损的异常处理不够及时与到位,对于部分连续线损偏高的地区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在出现异常的时候,难以提前进行查出,往往在线损率异常很久之后再进行调查。在对于线损问题的处理上,对于一些异常以常规的经验进行处理,难以保证处理方式的有效性。

2 现阶段配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

线损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足,缺乏对于线损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部分员工在管理工作进行中,存在着线损管理工作只是作为工作任务的一种,并且认为保证线损管理制度只是领导的任务,与自己关系不大,难以真正的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进行有效的结合,不能将员工的自身责任进行有效的落实。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员工缺乏主人翁精神,难以切实的对于岗位职责进行有效的旅行,进而使得线损管理工作不到位。

2.2 管理措施落实的不足

现阶段,造成管理措施落实的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线损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以及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部分供电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规范与标准,不能对于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其工作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一个完善的线损管理体系。在执行配网线损制度时,部分单位不能从管理理念、方法以及技术等手段来进行问题的解决,仅仅以处罚的形式对于问题进行解决,难以有效的将问责制度进行有效的执行,进而造成相关管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管理问题经常反复的发生。

2.3 监管考核的不足

在开展监管与考核工作时,相关监管不能全过程有效的与管理工作保持一致性,考核工作缺乏客观性,难以真正的达到考核工作的开展目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对于一些管理问题较多的单位,缺乏有效的事前防范,并且对于常发性问题缺乏认真的分析。在进行监管与处理时,不能与有效的检查与验收制度进行配合,难以保证监控过程的全面性。如果台区线损高时,监控系统不能第一时间的对于问题的发生进行发现,就会造成问题处理的延误,对于电网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发生问题时,很多供电企业难以将考核制度进行及时的引入,不能将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结合。在针对于一些责任、问题不够明确和清晰中,由于缺乏具体的责任人员,就会在处于得过且过的心态下,难以将处罚考核进行落实。

3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如何落实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3.1 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系统,重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性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系统,并且将线损管理工作与营销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对于线损管理中的基础信息、线损电量、考核单元、线损统计、线损电量、线损异常管理与线损统计等信息进行深入的控制。在线损管理中,对于难以完成线损管理指标以及考核指标的人员进行处罚。

第二,在营销管理系统的应用上,要保证历史数据的及时清理与完善。线损管理中历史数据较多,营销管理系统在进行日常工作中,必须要保证整体数据的及时性,并且保证相关数据的完整性,为线损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只有保证营销管理系统数据的完善性,及时清理错误数据,才能真正的保证配网线损管理的精细化。

第三,对于营销业务系统的应用中,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制度,并且制定有效的信息维护标准与维护任务,保证相关线损管理工作中,各项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对于线损管理提供有效的执行基础。

3.2 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第一,要保证信息采集系统具有良好的监控能力,可以实时的对于监控区域的用电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采集系统应该可以对于客户表数、缺抄表数、应抄表数、实抄户数与应抄户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并且保证相关电量数据在用电高峰、平、谷不同阶段测量的准确性,并且保证对于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档案变更、线损等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第二,要保证信息采集系统对于数据分析的实时性,保证对于用电异常进行第一时间的发现与处理。对于统计数据中客户表数、缺抄表数、应抄表数、实抄户数与应抄户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于线损异常进行有效的了解,并且根据用电量的变化,可以分析用户用电是否正常,准确的发现线损出现的原因。

3.3 深入的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第一,要保证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及时的完成建设,并且对于全网的线损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处理,并且确定线损指标。在对于经营成果的监管中,要保证线损与售电量管理的同步进行,并且对于纤维运行中的抄表、核算、线损情况、变更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保证对于用电数据控制的有效性。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为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并且有效的控制了电网线损率,具有明确性的效果。

第二,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对于线损异常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处理基础。在对于工作质量的监控上,通过对抄表管理的监控,可以提高抄表准时率、电能表实抄率,提高了电费发行情况的核算能力,对于异常工单进行及时的监控与处理。

第三,确保配网线损异常问题处理到位。营销稽查对线损指标的监控管理是对配网线损管理进行严格的把关,彻底解决配网线损异常发现、分析、控制及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4 结束语

电网线损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认识到现有配网线损管理中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管理措施落实不足以及监管考核的不足等问题,并且针对于现有问题,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系统,重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性,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深入的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进而有效的提高配网线损管理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莹,刘俊海,余潞.线损精益化管理之道――记国家电网公司线损管理标杆单位获嘉县供电局[J].农电管理,2011(01):101-102.

[2]潘星,王政,王涛.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分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J].浙江电力,2011(08):15-19.

[3]戚正强,史国东.影响配变台区线损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3):91-92.

[4]周瑜菲.配电网降损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215-216.

上一篇:职工思想工作中如何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 下一篇:如何通过“十二化”抓好班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