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讨

时间:2022-10-04 07:00:28

中国史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讨

【摘 要】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学生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在理论学习与论文写作中引导学生注意史实与理论的结合,在区域或个案研究中具有整体意识;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中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提倡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教学,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自己。

【关键词】问题意识 中国史研究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47-03

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通过学校教育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所谓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独立思考,进而具有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国史研究生来说,培养问题意识应是多方面的,而在具体的学习和研究中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史实与理论、区域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也是他们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

一、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在历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提出多与一些研究领域的“碎片化”倾向相关,部分研究对象和选题过于琐碎。究其原因,恰恰是由于部分论著缺乏问题意识,使其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烦琐的史实描述和特征罗列的层面,就事论事,没有进一步做更深入、更深刻的探讨,从而显得浅层化、表象化或支离破碎。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走向了重理论而轻史实的另一面,他们在学习运用西方某些社会理论时,未能很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是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从而呈现出另一种形态的碎片化现象。史学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研究生论文写作中也多有发生。

在研究生教学中,老师时常会发现学生提出的选题或者撰写的论文缺乏问题意识,整篇论文看不出作者要讲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仅仅以把事情讲述完整为目标。以研究较多的人物为例,除了诸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名人外,还有许多不太知名的人物,但很多学生对人物的研究却较多地流于传记式的写作,缺乏对人物背后社会、历史等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挖掘与分析,缺乏对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而不是其他人物的深层次发问。他们对某些人物思想的研究也是较多地罗列观点、言行,而未能进一步发问其中有多少是其真正思想性的东西,抑或是其“在其位谋其政”式的工作言论。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恰恰是问题意识不强,平时理论学习不够或忽视理论,只追求史实的讲述。

另外,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史越来越趋向区域研究,中国史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也较多地倾向于区域或个案研究。这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很大关系。实际上,也只有先对局部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才能进而对整体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然而,区域路径的选择又使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史研究有沦为地方史的潜在威胁,写作思路和方式的程序化犹如一部部地方志,有现象和史料的描述与罗列,但缺乏对问题的挖掘与分析,更缺乏对规律性特征、特点、趋势等的总结、归纳与条分缕析。这一点,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其论文学术史梳理中也只非常具体地关注与题目紧密相关的研究成果,缺乏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视野。究其原因,也是因为问题意识不强所致,缺乏深层次的问题挖掘、史料分析与理论探索。对此,陈春声也讲到,在越来越多学者进行区域研究的现今,除了有一些作品仍旧套用常见的通史教科书写作模式外,许多作者热衷于对所谓区域社会历史的“特性”做一些简洁而便于记忆的归纳。

实际上,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导致的是他们在学习、思考、研究历史问题时止于浅层化与表象化,缺乏敏锐与深刻。

因此,加强中国史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对创新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更对学生养成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在理论学习与论文写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国史研究生在具体开展研究时首先应注意史实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从史实到理论再回归史实,挖掘史实背后的深层动因与潜在逻辑,带着问题来梳理、分析、探究史实,用理论来指导研究过程,避免零散与空泛。正如黄宗智对解决中国研究领域存在将理论和经验截然分开的现象时所指出的,经验一旦连接理论,便有可能超越经验的简单描述性、回顾性和纯特殊性;同时,理论一旦连接经验,便会承认理论的历史性,避免其超时空的绝对化或意识形态化。

至于怎样实现史实与理论的结合,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泰斗薛暮桥就对史实与理论的结合有过专门阐述。他批评了当时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研究中存在的或重视具体事实而忽视理论,或重视抽象理论而忽视事实的现象。他说,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因区域或历史等的不同,必然会有些差异;假使在研究具体事实时离开了理论,固然会陷于支离破碎;反之,如仅研究理论而忽视具体事实,同样也会陷于浮泛空洞。他进而提出,在具体研究时应注意将事实与理论结合起来,一方面用正确的理论分析具体事实,另一方面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而研究理论,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这就是实际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再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日常生活史和制度变迁研究为例,也同样存在史实与理论脱节的问题,或重史实轻理论,或重理论轻史实。在诸多的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论著中往往存在或流于琐碎叙事或沦为诠释社会理论的注脚的现象,而有关中国制度变迁的研究又较多地偏重结构式的宏观分析。如果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结构式的、宏观的制度安排相结合,则能够较好地避免日常生活史研究的琐碎和制度变迁史研究过于宏大的弊端。如此,既能透过日常生活观察制度变迁的具体实践形态,又能够从制度变迁中理解和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在行动逻辑和社会含义,从而在具体研究中较好地将史实与理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做支撑,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迅速抓住主要问题与事件本质的思考能力与研究能力,问题意识正是培养上述这些能力的基础。

另外,中国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也要注意区域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够从中探求出带有普遍性或规律性的问题,实现各研究之间的对话。这一点民国时期的社会学者即予以了充分注意。李景汉等在选择定县进行调查时,除乡村建设实验的因素,更因为当时定县的农民生活、乡村组织、农业等情形可以相当地代表中国的农村社会,尤其是华北的各县情形,也可以大致说明全国农村社会的缩影。因此,他们进行的社会调查“不是单为定县而研究,乃是为全国而研究的”。费孝通也对区域与整体的关系有过精彩阐述。曾有人质疑《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仅以一个小村庄怎么能代表中国,他回应道,一个人认识问题总要从小到大、从偏到全,问题是怎样把一个微观的调查,放到宏观的世界里去。进而他提出用“典型”以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的研究探求中国农村经济的状况。由此可以看到,正是在这些区域研究背后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才能够从一个个的区域或个案研究中提炼出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理论命题,而这样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必须带有问题意识,能围绕问题解剖个案,展开深入思考,探究、探索隐藏在诸多个案背后的发展脉络与发展趋势,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问题的探究中寻找出规律与特征,并从理论高度加以总结和认识。

再以农村经济研究为例,其在20世纪的中国问题研究中几度占据十分凸显的地位,有关论著和资料可谓浩如烟海。但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仍可以发现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发展,更确切说是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问题。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的衰败与滞后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不仅是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正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这种极端重要性,民国以来持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派别、人士都对中国农村经济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就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展开讨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争论。而争论的核心问题仍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对此的不同回答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主张,并呈现出较为强烈的现实感和问题导向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农村经济问题研究时就需要注意到个案或局部的研究与整体的主线与背景的关系,否则在面对如汗牛充栋般的农村经济研究论著时就会无从下手。而这样的研究,同样需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搜集、梳理、分析史料,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与探讨。

所以,中国史研究生一是在平时学习与训练中就要注重理论修养的提升,只有用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缺乏理论素养的学生在面对大量琐碎、繁杂的史料时,往往很难快速找到头绪甚至有时感到无所适从,这就给学习、梳理、研究史料带来诸多不适与障碍;二是在论文写作中要注意史实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包括注意区域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和训练研究生抓住核心问题、主要问题来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与探讨的各种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上述在理论学习与论文写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老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要广泛地阅读,又要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笔者以在人民大学参加黄宗智先生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高级研修班时其所提倡的阅读方法为例来简单谈谈这个问题。黄宗智先生提倡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时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并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当然,也要多阅读一些带有理论性的著作,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的理论工具。如此,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

其次,老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单方面灌输式教育方式,提倡参与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多是老师讲授内容,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笔者教学实践为例,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中,每次都会专门安排时间鼓励学生就讲授知识进行自由讨论。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只是沉默不语,在老师反复多次要求后,才有个别学生响应,而且多数情况总是那么几个比较固定的学生在主动参与讨论,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其他大多数学生只有在老师直接点名要求其提出问题时才会被动地有所响应,且所提问题常常大而无当。这种现象的产生恐怕与以往长时期灌输式教学法不无关系,在那样的被动学习环境中,学生已失去主动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的积极性,甚至形成了被动接受、不质疑、少思考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定势。

(下转第68页)(上接第48页)

再次,老师应营造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以参与者的身份而非学术权威或裁判的身份面对学生,对学生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启发,充分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而不是过多批评甚至嘲讽。学生对参与式讨论不积极、不主动,除其自身知识欠缺、少有发言习惯以外,也与其顾虑自己的发言有可能因为错误或不当而受到老师批评或同学嘲弄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老师应以平等的参与者姿态与学生共同讨论,特别是要允许学生提简单的、粗糙的甚至是肤浅、错误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和自信心,逐步做到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最后,老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供机会、提供建议,锻炼学生、磨砺学生,且提醒学生事前做足功课、做好准备,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带着问题与目标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探索与研究,更有实效地培养自己、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J].读书,2006(9)

[2]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J].开放时代,2007(4)

[3]薛暮桥.怎样研究中国农村经济[J].中国农村, 1934(1)

[4]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费孝通.简述我一生的写作[J].群言,2000(1)

【基金项目】河北大学第二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J11-15)

【作者简介】郑清坡(1978- ),河北定州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袁玲,河北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讲师。

(责编 黎 原)

上一篇:与“看”有关近义词语语用方面的对外汉语教学... 下一篇:基于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