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04 06:06:04

中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摘 要】从城市化历程来看,推动中部地区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制度政策的变迁。本文通过构建各动力因素的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

【关键词】中部地区 动力机制 实证

一 中部地区动力机制分析框架及指标的选取

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在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聚集。因此,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前提,城市化的提高也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人均GDP、人均社会固定投资、人均财政收入三个经济指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三个社会指标。

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具有双向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伴随农业比重下降而非农比重上升,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聚集,这本质上便是城市化的过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在城市化的变动”。反过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会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推进形成的二级动力和服务业发展所形成的后续动力。初始动力表现在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就业所占比重都不断降低,选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农业总产值组成初始动力的指标体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选取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工业生产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人均工业总产值四个指标;后续动力选取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较大。西方国家城市化经验表明,市场经济制度下,各种经济因素和人口基于比较利益机制自由地流向城市,实现经济的规模化和集聚效益,促进着城市化。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条件。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完全由政府主导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为主,经济因素影响逐步加深的过程。制度和政策变迁表现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分配格局变化、产权制度变迁和对外开放程度。选取人均外贸进出口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反映对外开放程度;非国有经济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非市场化指数。

二 实证分析

城市化发展受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线性相关性。因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转换、经济、社会以及制度等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构造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Y为城市化率,Xi为影响因变量的四个维度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制度、政策调控力。

E为残差是一常数, 、 、 、 、 、 、 是相应

的偏回归系数,且对各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由于变量共同度反应的是每个变量对提取出的所有公共因子的依赖程度,几乎所有数据都在0.8以上,说明提取的因子已包含了原始数据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效果很理想。主成分分析可得一个特征根所占比例为93.74%,说明这个因素可以代表原数据93.74%的信息。其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为下表:

根据表3,结合维度,对因子得分系数进行数学处理,可得出数据标准化后因子得分表达式为:

利用SPSS软件对Y进行标准化后,对F与Y进行回归分析(见表4)。

回归模型为:Y=0.992F-0.00001将F代入上式,得

Y=0.159X1+0.218X2+0.099X3+0.159X4+0.169X5+0.109X6+0.099X7

由于上述模型中各变量都是标准化后的变量, 所以回归

方程的系数均为标准化系数。这表明,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制度与政策安排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城市化水平分别提高0.476、0.328、0.208个标准差。

三 结论及建议

近十年来,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最大,第一产业形成的初始动力、工业化形成的二级动力作用非常显著,而第三产业形成的后续动力明显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和政策调控力对城市化的影响程度相当。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增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排除阻碍城市化正常推进的各项制度障碍,形成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伟大.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

[2]纪晓岚、赵维良.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7(5)

[3]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2001~2011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1

上一篇:简析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对策 下一篇: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