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异同及其启示

时间:2022-10-04 04:05:4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的异同及其启示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既有异又有同,“同”可借鉴,“异”可反思。两者都为保障快速审判权而兴起、设立,都是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和解制度辨异 认罪从宽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刍议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8个城市拟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 刍议检察工作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贪污贿赂案件中适用模式设计 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研究 辩诉交易制度的发展及其价值分析 论辩诉交易制度 论辩诉交易的设立原则与制度构想 刑案“认罪认罚从宽”18城市先行 辩诉交易制度的中国之路 辩诉交易制度理论探微 辩诉交易制度弊端研究 未成年犯认罪认罚从宽问题思考 认罪悔罪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公正与效率下的辩诉交易制度 论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本土构建 《被告》所体现的美国辩诉交易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2016年9月2日;钱冲:《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建构探析》,正义网,,2016年6月22日。

②④[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65、66页。

③转引自熊秉元:《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东方出版社,2013年,第31页。

⑤⑨参见张智辉主编:《辩诉交易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⑥参见刘军:《刑法学中的被害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⑦参见冯卫国、张向东:《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现状、困境与展望》,《法律科学》2013年第4期;李奋飞:《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以复仇愿望的实现为中心》,《政法论坛》2013年第5期。

⑧参见[美]乔治・费希尔:《辩诉交易的胜利――美国辩诉交易史》,郭志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4页。

⑩参见冀祥德:《建立中国控辩协商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2页。

B11该案中,孟广虎与王玉杰发生争执,孟广虎打电话叫来五六个人与王玉杰争吵并互殴,导致王玉杰小腿骨折、脾脏破裂。事后,在没能抓到其他同伙,没有查清重伤后果是何人所为的情况下,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孟广虎。鉴于控辩双方意见分歧严重,检察机关建议采用辩诉交易方式审理本案。参见张景义等:《聚焦国内“辩诉交易”第一案》,中国法院网,.

B25林东茂:《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增订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8页。

B26这一例子是笔者根据美国新泽西州地区法院法官凯瑟琳・海登2016年11月在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与耶鲁大学中国中心共同举办的“关于刑事辩护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来。相关内容还可参见祁建建:《美国律协〈刑事司法标准〉之〈有罪答辩标准〉评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6年第5期。

B27American Federal Ru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11 (f).

B30参见张明楷:《责任刑与预防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06―307页。

B31参见李翔:《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原则的价值冲突及融合》,《北方法学》2013年第5期。

B32参见刘思齐:《论司法正义视角下的被害人量刑意见》,《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B35B36参见孙远:《论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法律适用》2016年第11期。

B37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北京海淀全流程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的调研――以认罪认罚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模式》,《法律适用》2016年第4期。

B38陈卫东、胡晴晴:《刑事速裁程序改革中的三重关系》,《法律适用》2016年第10期。

B39谭世贵:《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视角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法学杂志》2016年第8期。

B40王瑞君:《“J罪从宽”实体法视角的解读及司法适用研究》,《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5期。

B41陈卫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16年第2期。

B42参见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598页。

B44参见李建明、陈春来:《认罪认罚案件速裁程序研究》,《人民检察》2016年第7期。

B45参见张建升等:《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试点探索与理论建构》,《人民检察》2015年第19期。

B46李本森:《法律中的二八定理――基于被告人认罪案件审理的定量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上一篇:警察职责与警察义务之法理辨析 下一篇:你可能影响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