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探讨

时间:2022-10-04 03:16:06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探讨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体闲的好去处。如何进一步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目前摆在我们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285-01

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和市民所共识。但城市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在这里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探讨了具体养护管理措施。

一、园林绿化养护模式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即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是由政府部门下属的园林管理处全面负责,采取的是?“以费养人”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目前大多数城市采取这种管理模式;二是市场化管理模式。即养护单位通过招投标方式将具体的养护工作承包给有资质、专业化的企业,其主管部门起到的只是管理、督导的作用。而这种模式目前大多存在于小区绿化、私家花园绿化、单位绿地等小规模的绿地管理中;三是双轨制管理模式。由于体制和经费问题,作为改革的过渡阶段,市场化管理、事业单位管理两种模式同时并存。

二、城市绿化养护特点的分析

1.城市绿化和道路建设都属于市政的范畴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城市绿化是有生命的,而且其生长周期和地域特征都十分明显;由于植被的种类存在差异,所以生长特点也完全不同。而道路建设却没有这么多的特性,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就是道路养护制度相对成熟,绿化养护可以参考道路养护制度。

2.城市绿化养护和施工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

城市绿化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维持城市的绿化效果是工作目标和核心,因为植被每天都在生长,所以这是不能通过短期突击来做到的。但是相反绿化施工却可以经过短时间的努力来美化城市的市容和环境。当然,城市绿化养护和绿化建设有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先要完成绿化建设才能够实施绿化养护,而且很多绿化建设技术也都可以直接应用在绿化养护上。

3.市政道路绿化和园林景观绿化之间的比较

通常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市政道路绿化品种不如园林绿化品种多,而更加显著的一个区分点是:市政道路的绿化大多造型简单,绿化效果整齐而有层次;而园林景观绿化种类自然是多种多样,其景观效果更加强调个性、特色和与众不同的美感。综上所述,把握绿化养护自身的特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的养护制度。

三、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现状

1.园林绿化的养护缺乏法制保障

在现代的管理形式当中,法制管理是其基础保障。当下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管理中,虽然有一些的城市政府建立健全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法制措施,但是从总体上看,关于园林绿化养护的法制体系尚不健全,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还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管理体系法制保障薄弱等现状,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园林养护管理难以落实。

2.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财政比较紧张,加上一些个人和部门对绿化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几年许多城市的绿化养护经费得不到较好地解决,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绿化养护措施不到位,绿地景观效果差。

3. 绿化养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园林的绿化与养护管理并不是人们眼中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低级劳动。绿化管理既要熟悉相关植物的生长习性,因地因时制宜,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使得绿化效果兼具科学性和艺术美感。但是,现在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与养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甚至不培训,技术和艺术修养都比较欠缺,使得绿化与养护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 绿化市场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虽然设计施工已实行招投标制,但对养护管理工作尚未全面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有些区域虽然采取了招投标,但缺乏成熟、科学的养护定额和质量标准,还有就是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由于监管力度不够造成了养护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水平的对策

1.创新园林绿化设计理念

园林的规划不仅要考虑到地理形势的影响,也要充分考虑植物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同时,园林植被的选择也要考虑当地植物特色和气候特点,不可盲目跟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设计与规划在别的城市效果很好,移植到本地则未必能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而且,城市园林占地面积小,其规划和建设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因此,城市园林的绿化设计应该因地制宜,合理把握每个园林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当地气候特点,构建出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观的优秀园林。

2.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园林的绿化与养护工作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绿化建设和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而城市园林人员流量大,这无疑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对此,在管理上必须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同时要做到赏罚分明、纪律严明。出现问题,要能够问责到人;有突出表现者,也应该给予适当奖赏以示鼓励,以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应多举行与园林绿化养护业务相关的知识竞赛类活动,以便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工作人员们互相交流感情和工作经验,也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3. 提高市民参与园林绿化与养护的意识

园林的建设是一项公益性项目,服务于大众,同时也需要大众的爱护。城市园林是附近居民休闲放松的场所,人员流量大,管理任务也相对繁重。而园林绿化与养护工程的人力资源有限,仅仅凭借养护工们,难以取得良好的绿化养护效果。因此,必须要扩大保护环境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仅要能让人们理解园林绿化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园林的绿化与养护中来,万众齐心,其利断金。

4. 规范绿化养护市场

公共绿地的市场化招投标及养护质量的监督都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由相应的专门机构来管理,根据当地绿化养护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可操作的绿化养护检查验收、移交标准和程序、质量监督机制及技术标准,通过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各养护企业和绿化养护行为,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目前,园林处内部制定了相关的园林绿化养护指标,但是要做为绿化养护行业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绿化养护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相关标准作进一步的完善,为城市绿化养护行业的市场化做好充分准备。

五、总结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绿化工程是功不可没的,虽然目前我国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相信通过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和人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快速提升,使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成熟,创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王献伟,金峰伟.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5(12):131-132.

[2] 冯书霞,刘凤梅,张红波,等.城市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4(12):43-43.

上一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小议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