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时日下的存储新定义

时间:2022-10-04 02:50:29

开展业务变得更为艰难了,大多数企业不得不对所花的每一分钱三思而后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存储用户希望降低存储领域的IT支出。

过去几年的IT采购为许多企业留下了未充分利用的超额存储容量。如今,其中一些正忙于清查目前IT架构中的资源库存及利用模式,希望利用隐性冗余资源节省成本。

发现“利用率”

过去,许多公司简单采用扩展存储硬件来满足数据量增加的需求。当部署一个新应用程序或者业务量增加时,通常购买新服务器或者添加更多存储空间――由于硬盘价格骤跌,人们更容易作出上述决定。这给许多企业留下了不仅难于管理更花费巨大的存储基础设施。调查显示,这些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由多个供应商的各种未集成存储资源组成,其利用率往往只有20%~30%。

IDC的数据表明,每额外购买一次存储阵列都会带来各种繁琐的业务费用,涉及数据保护、维护、人力资源、建筑面积、储运损耗、增长、管理、迁移和运转等多个方面。但即使目前经济形势严峻,许多企业的数据增长依然有超过存储容量的危险,再加上新法规出台以及必须加强服务水平以维持交易数量,导致存储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像绷紧的弦一样一触即断。

CIO们发现自己必须提供详实可靠的预计投资回报率(ROI)分析,将最初成本和正在花费的成本都考虑在内,才能成功申请费用。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评估存储基础架构的运营成本优势并考虑到一般资本支出(CAPEX),比只关注“GB成本”这样的简单数据更为重要。传统意义上,低利用率、过度配置、数据重复、独立磁盘的冗余阵列(RAID)管理费用以及搁置容量等因素致使资产回报率低得可怜,这也是存储受到诟病的原因之一。

整合一切可用资源

在追求谨慎支出以及少花钱多办事的大环境下,许多企业转向虚拟化和动态配置,以期充分利用未使用的存储资源并提高整体利用率。

由于IT环境愈加复杂,虚拟化不仅是一个进行简单整合和数据迁移的工具,更是一个可在其优化层实施自动的基于政策、甚至基于内容的数据分配的推动因素。通过集中数据资产并提供一个单独的管理界面,虚拟化借助利用搁置存储而帮助提高存储利用率。尽管必须权衡维护费用和更换费用,虚拟化仍然可以重新利用那些通常完全折旧的老旧存储资产部署非关键数据或者一个分层架构的低层存储库。与此同时,虚拟化环境不再使用不同厂商提供的多个复制软件产品来保护珍贵数据,这样就能节约软件许可证和维护费用。

在当今异构存储环境中实施虚拟化的最简单而有力的方式就是将虚拟化作为存储控制器,它可使企业无需投资复杂而昂贵的新存储网络基础设施就能将现有异构、多供应商存储资产作为一个单独的存储库来管理。

虚拟化还利用了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好处,即动态分层存储架构。通常,企业部署单层存储架构会根据单个库存数据的预期增长率购买。尽管看上去可能很有效,但并非所有应用程序都是同等重要的,有些应用程序就是比其它的更为关键。通过选择低成本的存储平台,从经济角度将存储成本与数据的重要性相匹配。

简而言之,分层存储改进了配置和利用率,确保了根据数据的业务价值和未来的存取需求将合适的数据分配到合适的存储层中。动态配置克服了存储空间过度配置这一大难题――有些配置可能永远也用不上,但对企业来说却是一笔巨大开支。动态配置还能显著降低运营支出。它不仅能简化存储配置流程,还能提高每个管理员可管理的TB数量,从而提高整个IT团队的效率。

上一篇:移动搜索的“钱途” 下一篇:移动搜索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