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大比拼

时间:2022-10-04 02:41:44

当前无论在企业网、园区网,还是广域网(如Internet)上,业务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即使按照当时最优配置建设的网络,也会很到吃不消,如:电子商务网站服务器计算负荷会很大;对于读写频繁的应用,比如网络数据库,存储系统面临考验;传输量大的应用,比如视频服务,数据总是堵在网络接口上;访问量大的应用,路由器与防火墙易成瓶颈。想要消除这些瓶颈,升级设备、改变拓扑是“笨办法”,相对取巧一些的,就是采用负载均衡策略,用多个设备共同完成任务。

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有四种:

1. 基于DNS的负载均衡:它是通过DNS服务中的随机名字解析来实现的,但不能够按照Web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分配负载,无法完全解决现在网络中面临的问题:如单点故障问题、服务器资源不够用问题等。

2. Windows Server自带负载均衡服务:如果是基于IIS,Windows 2003 Server本身就带了负载均衡服务,但这一服务也只是轮流分配,可能会造成额外的网络问题。

3. 软件方式:通过一台负载均衡服务器进行,上面安装软件。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成本相对也较低。但是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缺点比较多,因为每台服务器上安装额外的软件,运行会消耗系统不定量的资源,越是功能强大的模块,消耗得越多,所以当连接请求特别大的时候,软件本身会成为服务器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此外软件的可扩展性并不是很好,受到操作系统的限制。

4. 硬件方式:通过专门的负载均衡设备实现。直接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间安装负载均衡设备,这种设备通常称之为负载均衡器,对于流量的分配可以有多种策略,但基本上都是与应用无关的,独立于操作系统。这种方式往往适合大量设备、大访问量、简单应用。

一般而言,硬件负载均衡在功能、性能上优于其他几种方式,因为它能有效地解决数据流量过大、网络负荷过重的问题。

通过应用负载均衡器,使应用服务超越了一台服务器只能为有限用户提供服务的限制,可以利用多台服务器同时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当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负载均衡服务器会自动进行检测并停止将服务请求分发至该服务器,而由其他工作正常的服务器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由于用专门的设备完成专门的任务,独立于操作系统,整体性能得到大幅提高,加上多样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智能化的流量管理,可达到最佳的负载均衡需求。

上一篇:电信版iPhone4烧号难 水货商不进货 下一篇:2010十大国内国际新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