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管理

时间:2022-10-04 02:23:36

谈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环境问题已被人们广泛关注,从自然资源到能源消耗、从环境污染到治理等无不彰显着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绿色建筑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普及,相对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虽然较短,但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却是十分突出的,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及意义

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客观规律并与之和谐共生为前提,从分利用客观生态系统环境条件。资源、尊重文化,集成适宜的建筑功能与技术系统,坚持本地化原则,具有资源消耗最小及实用率最大化能力,具备安全,健康,宜居功能并对在生态系统扰动最小的可持续,可再生及可循环风的全生命周期建筑。

绿色建筑的时代意义具体如下:

(一)有利于解决人类拥有发展所必备的然资源,环境可持续,稳定,均衡地为发展提保障的问题。

(二)有利于控制和约束人类行为消耗自资源的规模,水平和效率。

(三)有利于保持社会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性和丰富度,使历史文化的继承具有在建筑表达,达到借鉴,继承与发展结合,实现人类生存观的修正,优化与进步。

(四)依赖人类社会行为和生活的核心载体之―――建筑与景观,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类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发现新资源,再生资源,循环资源以及可替代资源,缓解并最终解决制约和威胁人类社会进步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瓶颈问题。

二、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所谓“绿色施工”,是指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体现安全、文明、健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落实工地环境保护措施,将工程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 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

工程建筑不仅在于它有舒适优质的使用功能和绿色建筑的性能,更在于它在建造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如果过程控制没有达到绿色施工,那么打造绿色建筑也是空谈。绿色施工需要参与各方共同协助、鼎力配合。一个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参与各方之间对绿色施工应有各自的职责,建立绿色施工的各类奖惩措施。

施工参与方不仅是指施工单位和各分包单位,在这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社会各级监督机构均应作为绿色施工的参与方,履行它们各自的职责范围。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立项到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本工程的绿色节能和环境影响; 设计单位在考虑建筑设计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应对一些建筑节能环保材料有充分的认识,并尽可能的采用; 监理单位作为常驻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的单位,对施工现场一些影响周边环境和污染的做法应提出异议,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施工单位作为绿色施工的主要操作单位,项目经理应作为绿色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建立绿色施工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及要求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全面考虑绿色施工的各项要求,结合施工企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及环境方针编制项目部的管理计划,充分体现企业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管理理念。

(二) 材料的重复利用。

工程建设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源,现场的施工污染也是项目全寿命周期内最为严重的。因此建筑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已经成了建筑施工发展的主导方向。减少能源消耗、保护各类资源,充分利用各类废旧垃圾也是建筑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如: 施工现场施工降水的重复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后的重复利用、现场施工用电的各类节能措施、各种新型的、再生的建筑节能材料等等。建筑施工过程正在逐步的从一个资源浪费型施工过程转向一个材料重复利用的资源节约型的施工过程。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不仅大大的减少了建筑施工的废弃物,而且在材料回收过程中也给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国家的科技扶持政策,建筑企业在绿色施工方面的科技研发力度也在逐渐的加大,对资源重复回收利用,施工现场的节能减排措施,如: 砂石等固体废弃物可加工成各种墙体材料、再生混凝土骨料等等方面的研究也正在进一步的深入。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重复回收利用和其他节能减排办法,为绿色施工创造条件。

(三)减少施工现场污染、尊重周边环境。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不仅仅是指施工现场的泥浆、油污、粉尘的小环境; 在现代化文明的城市中更多的是指建筑施工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大环境。现场施工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声污染,粉尘固体悬浮物对周围居民出行的影响,夜间施工的照明对周围居民的光污染等等,这些环境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已经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施工现场对周围环境的干扰也成了绿色施工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必要的防扰民措施。减少噪声污染主要是施工机械的声源,其中打桩机是噪声的主要污染源。禁止夜间施工不仅是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而且也是减少光污染的主要措施。另外,施工企业可结合当地气候采用适宜的施工方法,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以此来减少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四)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和应用。

建筑施工中随着工程的进度,各方面的工程管理均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过程控制也将随之变化。绿色施工采取的各种措施也是随着工程各节点的不同而变化。所以,施工企业需要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延伸管理幅度,来实现建筑施工业务分散化作业的集中管理。依靠施工过程的动态参数,实施动态的施工管理,以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施工企业要加大推进公司和项目各层级的信息化建设,实现项目管理的相应功能的集成,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施工过程中产生和需要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提升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施工项目在项目可视化方面需进一步推进远程视频监控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的视频监控方式,重点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过程和环境控制等进行监控,对随时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及时沟通,及时整改,对现场的绿色施工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 积极应用新能源技术。

目前施工项目在新能源应用方面的探索正在悄然升起,从设计阶段就对新能源的使用进行了充分考虑,综合人与自然生态融于一体的理念,打造了一座座宜居的绿色建筑。施工中也积极引进各类新能源的应用。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区别于传统能源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它能够节省资源,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对地球资源的使用和破坏。热泵就像泵一样,利用少量高位能( 如电能、太阳能、生活和生产废热等) 转换为可以供采暖、空调、生活热水使用的高位热能。

结语

我国绿色施工还处于大力推进阶段,各地区绿色施工的作用并不明显。我们的绿色施工更注重过程的控制,必须是资源节约的、确保安全的、确保质量的、环境友好的。绿色施工必须使企业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响应,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提高绿色施工的社会效果,从而将绿色施工逐步转化为一种常态化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郝薇薇. 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探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2]贾淑瑛. 谈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管理[J]. 山西建筑,2014,(22).

[3]鲁荣利. 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研究[J]. 建筑经济,2010,(03).

上一篇:输配电和用电工程施工要点及问题探究 下一篇:谈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