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研究

时间:2022-10-04 02:12:27

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研究

摘要 对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不同剂量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750 g/hm2的用量在发病初期和中期防治2次,其防效可达80%以上,高于常用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用52.5%三环・丙环唑防治水稻纹枯病,预防作用好于治疗作用。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25-02

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水稻栽培模式多样化、高产品种的推广、施肥量的提高(偏施氮肥)、气候条件的适宜等[1],近年来浙北地区水稻纹枯病普遍发生,达中等偏重以上程度发生,其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居各种病害之首,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

目前,纹枯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药剂为井冈霉素,井冈霉素水剂对水稻纹枯病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效期短,反复使用产生抗性,应用效果不佳[2]。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类高效、广谱和内吸输导性强的杀菌剂,对丝核菌属的病原真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3-4]。受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为摸索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防治剂量,该试验探讨了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不同剂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实用技术,为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德清县新安镇下舍村某农户稻田进行,前作为冬闲田,肥力中等,土壤为粉心青紫泥土,水稻于2014年6月13日机插,试验田水稻品种、播期、栽培管理方式等均相同。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5%己唑醇悬浮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供试作物:单季晚稻,品种为嘉58。

1.3 试验设计

试验分2个大区域,分别为2次施药区和1次施药区,2个大区域均设5个处理,分别为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600 g/hm2(A)、750 g/hm2(B)、900 g/hm2(C),5%己唑醇悬浮剂1 200 mL/hm2(D),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每个大区域15个小区,共计30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24 m2。

1.4 试验方法

2次施药区域:第1次在发病初期于8月5日施药,药前调查,平均株病率3.02%,第2次在水稻破口前1周于8月25日施药,水稻处于发病中期。1次施药区域:于8月25日施药,药前调查平均株病率已达13.27%。采用工农16L型手动背负式农用喷雾器对水675 L/hm2喷雾。

1.5 调查方法

2次施药区域:田间调查3次,分别为第1次施药前、第1次施药后10 d(8月15日)、病情稳定后(9月19日);1次施药区域:田间调查2次,分别为施药前、施药后病情稳定后(9月19日)。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小区取5个点,每点100株。统计病株数和病株严重度(分级),分别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根据处理小区与空白对照区的病情指数来计算防治效果。纹枯病严重度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0级为全株无病;1级为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剑叶为第1叶片);2级为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3级为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4级为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为全株发病或枯死[5]。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 相对病级值)/(调查总株数×5)]×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安全性

通过药后观察,参试所有药剂应用于水稻安全,所有小区水稻植株生长正常,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影响。

2.2 2次施药区发病初期施药1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1可知,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使用,具有较好的防效,且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防效也随之提高,药后10 d,处理C、B平均防效分别为85.81%、81.85%,分别高于处理D 12.33、8.37个百分点,处理A平均防效偏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A与处理C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处理B与处理C之间达显著差异,处理D与其他处理均无显著差异。

2.3 2次施药区域在施药2次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在水稻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各使用1次,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相比第1次施药平均防效均有所提高,处理C、B、A分别提高0.36、1.66、5.85个百分点。处理C、B平均防效高于处理D,但处理A低于处理D。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A与处理B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处理间未有极显著差异。

2.4 1次施药区域各处理施药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3可知,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仅在水稻纹枯病发病中期使用1次,防效不理想,明显不如在发病初期使用,在高使用量900 g/hm2的情况下药后24 d平均防效62.27%,比处理D平均防效稍高,但处理B、A平均防效低于处理D。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B与处理A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间均未达到极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750 g/hm2的用量在发病初期和中期防治2次,其防效可达80%以上,高于常用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用52.5%三环・丙环唑防治水稻纹枯病,预防作用好于治疗作用,最好在发病前几天或发病初期喷雾。

因单季晚稻生育期较长,人工施药成本较高,种植户对药剂防治效果的持效期要求较长,从试验结果来看,52.5%三环・丙环唑750 g/hm2施药2次持效期可达25~30 d,从用药成本、人工成本综合来看,使用剂量750 g/hm2,用水量675 L/hm2,可满足浙北地区农户对水稻纹枯病防治的需求。

4 参考文献

[1] 董海兵,朱凤生,张国林.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及药剂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4):449-450,549.

[2] 任寿美,徐优良,蔡宏芹,等.新型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J].现代农药,2013,12(3):41-43.

[3] 祈之秋,周明国.戊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J].农药学学报,2003,5(3):80-84.

[4] 汪汉成,周明国,张艳军.戊唑醇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及在水稻上的应用[J].农药学学报,2007,9(4):357-362.

[5] 袁隆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杂交水稻,2001(4):1-3.

上一篇: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对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 下一篇:西葫芦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