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0:1到40000:1,超高动态对比度好不好

时间:2022-10-04 01:49:58

硬件快车道

从2006年悄然出现,经过2007年各家的热炒,再到2008年在LCD显示器上全面普及,走过三年的动态对比度已经成为目前主流LCD显示器上的标配,而早期仅1000∶1的规格也提高到现在的40000∶1。规格上数十倍的提升是否带来相应性能的增强?现在动辄30000∶1、40000∶1的超高动态对比度是真有意义,还是厂商的又一个噱头?

揭秘,什么是超高动态对比度?

在文章开始,我们还是有必要略费篇幅,介绍一些基本概念。我们知道对比度是显示器白色亮度与黑色亮度的比值。要得到显示器的对比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让显示设备分别全屏显示白色和黑色,测量亮度值并得出对比度值,这叫全开全关(Full ON Full OFF)对比度。另一种是屏幕显示16个棋盘格黑白相间图案,分别在屏幕上各个方块处测定黑色亮度和白色亮度,平均得出的对比度值可称为ANSI对比度。我们一般所说的显示器对比度就是指ANSI对比度,而动态对比度只有在FOFO对比度测试时才有效(图1)。

由于相同尺寸的液晶面板在全白最大亮度上相差无几,所以动态对比度反映的是显示器对全黑画面时背光的控制水平。举个例子,一台ANSI对比度500∶1的LCD显示器,全白亮度画面保持不变,全黑画面的最大亮度降低为原来的1/10,就能变成一台具有5000∶1动态对比度的产品。虽然对于什么是超高动态对比度目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在本文中,我们不妨把20000∶1以上的动态对比度划归为超高动态对比度。

疑惑,动态对比度多高才合适?

在应用中到底需要多高的动态对比度?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动态对比度主要适用在哪些应用环境中。根据其特质,在文本处理、网页浏览等应用中,动态对比度的用处不大。而在黑暗场景较多的电影以及游戏应用中,动态对比度的作用就得以显现。适当的动态对比度能够使将画面变得更加透亮,色彩层次感也有所提升。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自动态对比度出现之时就伴随着它的问题,在现在的超高动态对比度机型上同样存在,甚至还更为严重。如显示的画面颜色有时会显得过曝,甚至牺牲了原色来体现出暗部的细节纹理,这样画面的整体色彩必然呈现失真的状态(图2)。

另一方面,由于全黑画面下背光由正常转成最低亮度需要一定时间,有可能会产生的忽明忽暗现象,影响用户的观看效果。特别是那些超高动态对比度机型,在面板亮度不变的情况下,更高的动态对比度就意味着需要转换到更低亮度。如果技术方面保障不力,就必然导致背光变化时间的增加,闪烁现象会更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超高动态对比度似乎并不太完美。所以在挑选产品时,理性选择适中的动态对比度,并尽量考虑技术更强的一线品牌,才能更好地体验到动态对比度所带来的画质提升。一般来说,10000:1左右的动态对比度是比较合适的(可在上查看对比彩图)。

绝招,用好你的超高对比度显示器

超高动态对比度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如果利用得当,在合适的应用环境中发挥它的特点,它还是能带给我们更好的视觉体验。

我们知道动态对比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黑暗场景较多的电影以及游戏应用中。所以在其他方面,比如文本处理、浏览网页等应用中,大可关闭动态对比度。而对经常要在电脑上处理图片的摄友,不打开动态对比度也是明智之举。一般来说,可以进入OSD菜单图像高级设置,然后关闭动态对比度(图3)。

由于品牌差异,各款显示器的动态对比度关闭方式不尽相同,大家可以详阅产品说明书。此外,在有场景模式的显示器上,将场景设置为文本、标准等模式时,动态对比度默认为关闭状态。

也许有朋友要说:“虽然动态对比度在平时使用时的效果不好,但在玩游戏或看电影时还是挺有用的。有没有办法既能够开启动态对比度,又能缓解超高动态对比度所带来的不适呢?”在这里,且看笔者教你一招。

色彩饱和度过高而导致失真的问题,可通过显卡控制菜单中的饱和度选项来调整。以nVIDIA的显卡为例,在桌面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NVIDIA控制面板”。然后如图4所示,在“视图”项中选择“高级”模式。接下来,在“视频和电视”“调整视频颜色设置”“通过NVIDIA设置”中,适当降低饱和度即可(图5)

一般来说,10000∶1左右的高动态对比度显示器可将饱和度降低10%左右,而20000:1以上的超高动态对比度显示器则需将饱和度降低15%~20%(ATi显卡的设置和nVIDIA差别不大,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上一篇:低价格有智慧 平价智能手机选购 下一篇:我的手机也“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