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北漂一族》中的“文化资本”和“场域”

时间:2022-10-04 01:42:21

简析《北漂一族》中的“文化资本”和“场域”

[摘 要]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文化是社会区隔的标志,在社会场域中,文化资本的占有量决定了行动者在社会场域中的位置。文化资本的量的差异,让行动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层级迫使遵循不同的奋斗轨迹,就纪录片《北漂一族》来说,影片中的年轻人,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奋斗轨迹,为他们的北漂生活打下了不同的烙印,他们不同的生活际遇也将影响到他们在社会场域中的位置。

[关键词] “场域”;“文化资本”;《北漂一族》

《北漂一族》是一部反映“北漂青年”的生活境遇的纪录片,片中的年轻人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他们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执著于梦想,有人选择放弃。事实上,无论他们的北漂之旅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无论他们选择坚持还是放弃,他们自身的条件和经历就已使他们处于不同的圈子,而各种客观的现实条件又限制了他们在各自圈子中的发展。每个年轻人拥有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是不一样的,拥有不同类型的资本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场域”里行动,而在各种类型的资本中,文化资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关于“场域”

“场域”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他不仅利用“场域”这一概念来阐释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还利用这一概念来解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布迪厄认为“场域”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网络,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1]。布迪厄认为行动者或决策者占有的资本或权力决定了这些“位置”之间存在的支配关系、屈从关系和结构上的对应关系,他认为手中掌握的资本或权力越多,行动者在“场域”中越能占据有利位置。换句话说,“场域”就是由各种“位置”交织形成的社会网络,在由这些“位置”构成的关系网络中,各个“位置”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每一个“位置”的改变又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结构。此外,还须注意的是“场域”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因而各个“位置”在“场域”中的地位和意义是由“场域”自身具有的结构和系统以及各个“位置”所持有的资本共同决定的。

布迪厄还认为个体必须以行动者的身份参与“场域”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与此同时,他也指出“行动者必须负载一定量的特殊资本,他们受到场域和习性的作用,携带自身资本(有意或无意)参与到场域的游戏中来,为占据一定的位置和维持、提高资本总量而与其他位置上的行动者争斗,从而形成独特的社会轨迹。”[2]73事实上,“场域”就是行动者之间进行争夺的空间场所,在这里他们争夺场域中“有价值的支配性资源”的占有权,争夺对场域的“支配性价值”的垄断,争夺场域中“评价标准”的决定权,争夺他们在场域中所应有的“合法地位”。这种争夺可以帮助行动者维持现有的社会分配格局,也可以帮助行动者打破现有的等级格局,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行动者掌握主动权,巩固行动者在“场域”中的地位。

二、“资本”和“文化资本”

布迪厄认为所谓资本其实就是一种累积性的劳动,这种劳动可以是物化的,也可以是具化的甚至是肉身化的,对于行动者而言,这种劳动又具有一定的私人性和排他性,行动者参与这种累积性的劳动可以帮助他们获取丰厚的回报,增加他们所拥有的资本总量。布迪厄巧妙地扩展了资本的外延和内涵,将资本的形态从物质领域延伸到了文化领域,他还将资本与权力联系起来,他认为拥有资本就是拥有权力。

无论是有形的资本还是无形的资本,资本的存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布迪厄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资本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资本至少以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形态存在。其中“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以社会声誉、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形式”[2]129。在每一个场域中都有其占主导性的资本,在经济“场域”中是经济资本,在文化“场域”中是文化资本,在社会“场域”中是社会资本,而在权力“场域”中则需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共同起作用。

布迪厄非常重视对文化资本的分析,他认为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相比文化资本表现得更为隐蔽。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受其具体形态、客观形式和体制形态的影响。此外,文化资本的积累和传承受家庭和教育的影响,占有丰厚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往往更重视文化资本的传承,出生在不同家庭的行动者所继承的文化资本的量的差别决定了行动者在社会空间中的起点。

三、《北漂一族》中的“文化资本”和“场域”

就《北漂一族》来说,影片记录了处于两个不同圈层的年轻人的生活。具体来说,一个是以徐林青、郭凯、赵丽娜等为中心的“演艺圈”,一个是以李灿、唐宇、袁国述等为中心的“事业圈”。这一群选择北漂生活的年轻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经历,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量也不一样。资本的量的差别也为他们的北漂生活打上了不同的烙印,无论他们成功或失败、坚持或放弃、留下或离开,他们所拥有的资本影响着他们的态度。选择离开的人不甘于只是处在“场域”的边缘位置,选择留下的人则相信他们拥有的资本能够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处境,终有一天他们也能够占据“场域”中的优势位置。

布迪厄认为文化是社会等级区隔的标志,在社会场域中,文化资本的占有量决定了行动者在社会场域中的位置。文化资本的形成与行动者的社会出身、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密切相关,文化资本在行动者身上留下的烙印无法轻易去除。行动者的口音、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无法轻易改变,无论行动者怎样掩饰,都无法彻底抹去家庭、社会和成长环境对行动者造成的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法逃开家庭出身、社会身份赋予他们的一切。

《北漂一族》中出生河南的徐林青,她的普通话有着浓浓的河南口音,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只要她张口说话,她就在告诉别人她来自外省,她是一个外乡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骨子里却认为他们出生在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与外人相比他们占用更为富足的社会资源,自然他们也认为自己比外省人见得多、听得多、知道得多。在社会场域中本地人觉得他们处在场域中的中心位置,而外乡人则处于边缘位置或者说外乡人得以他们为中心行动。

文化资本的获得离不开来自家庭的培养,文化资本的传承则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一个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量会影响文化资本的传承;另一方面,在拥有的资本总量一样的前提条件下,及时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保证文化资本的有效传承。也就是说在社会场域中,经济资本丰厚的家庭更注重文化资本的传承,因为他们有能力将一部分经济资本转化成文化资本,而对于经济资本相对匮乏的家庭来说,文化资本的积累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就《北漂一族》来说,来自外乡的徐林青,她一心想进演艺圈,但是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足的家庭的她并没有受到过艺术的熏陶,她只能在北影厂、艺术村等待着别人慧眼识珠地去发现她,事实上对于她来说,演艺圈就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梦。但是同样来自外乡的郭凯,她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她有资质去参加选秀比赛,她能够通过与别人的竞争告诉大家,选择她是最明智的。同样是想在演艺圈发展,郭凯与徐林青最大的区别在于郭凯有资本去为自己的梦想做更多有益的争取。其实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在社会场域中,占有的不同量的文化资本,即使是在相同的行动轨迹上,行动者也站在了不同的起点上。

文化能够成为社会区隔的标志,关键在于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往往与人的身体形态融为一体。文化习性、文化品位不像金钱、财产或贵族头衔可以直接馈赠、购买或交换。出生在不同家庭的行动者,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习性、文化品位是不一样的,行动者表现出来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文化习性、文化品位常常在不经意间暴露了他们的身份和他们的在场域中所处的位置。事实上,文化习性或文化品位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去考量,但是从行动者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就比如考察《北漂一族》中徐林青的谈吐、衣着打扮甚至是她的外貌特征等各方面的条件,我们会觉得她执著地想进娱乐圈就像是痴人说梦。虽然徐林青自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相信她所说的文学功底就是她将来在娱乐圈发展的优势,但是从徐林青的语言能力以及她的好朋友小芳的口中我们可以看出,徐林青口中的文学功底并不能帮她赢得更多的在娱乐圈发展的机会,而没有宣称自己具备文学功底的郭凯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或者在与同伴的日常交流中表现得更为伶牙俐齿、思维敏捷。

最后可以比较一下《北漂一族》中同处“演艺圈”的三个女孩子徐林青、郭凯、赵丽娜选择去北京的动机:徐林青执著于自己的明星梦,她希望通过自己在娱乐圈的打拼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显然是北影厂、艺术村等跟娱乐圈相关的场所吸引了她的眼球;郭凯选择去北京是想丰富自己的人生,骨子里的不安分驱使她放弃音乐教师的工作,她在北京尝试过很多工作,她不像徐林青那样执著,她去参加选秀比赛只是希望多给自己一次机会,让自己的青春不后悔,可以说她最后进演艺圈也是一个偶然;赵丽娜选择去北京是因为她所学专业的需要,她认为只有在北京她才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其实就像布迪厄所指出的,所有的文化生产都是有偿的或者说是对行动者有益的,它能够为行动者带来利润,而行动者正是根据不同的逐利方式来决定他们在“场域”中的行动策略。其实对于徐林青来说,最大的利润就是能够进入她梦寐以求的那个“圈子”,只要能进入那个“圈子”她可以不惜代价;对于郭凯来说,最大的利润是她的人生变得五彩斑斓了,她的人生不再是一张白纸,她的北京之旅也没有让她留下遗憾,所以再苦再累她也能够坚持;对于赵丽娜来说,最大利润是她真的在北京扎根了,买了房子接来了妈妈,为了能跟妈妈在这个城市中过这种安稳的生活,她不断奔波,忙于准备各种选考。

拥有不同量的文化资本能够让行动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层级,虽然《北漂一族》中的年轻人都还在为了梦想在不断地奋斗,他们的社会身份和社会位置没有被严格地区隔开来,但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的量的差别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奋斗轨迹,也并必将影响到他们将来在社会场域中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2]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陈思(1987— ),女,湖北宜昌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传播学专业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上一篇:背出的精彩 漫富图系列摄影包新品 下一篇:《家,N次方》彰显文化冲突视阈下的传统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