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回家

时间:2022-10-04 12:51:16

陈晓旭,事业、房子、亿万家产,全都不要了,她现在是“释妙真”,“身无分文”,有评论十分精短:“黛玉?妙玉!”

姜昆曾在洛杉机见到出家后的李娜,不能免俗地问了李娜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出家呀?”得到的回答是:“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了!”并且是“用拖长的音节来纠正我的问法”(见姜昆著作《拥有“法喜”的李娜》)。

“回家”之前的李娜,拥有巨大的声名,国产电视剧,以请她演唱主题歌和片尾曲为荣,1993年,她在通俗歌手无法涉足的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不设麦克风的交响音乐会,由中央乐团协奏。在她出家将近十年后,她在声乐上取得的成就还是无人能及,人们还在讨论她到底能唱到小字几组的哪个音,她的声音和海豚音比起来,哪个更能体现人类声音的极限。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家”了,此前与歌唱生涯有关的纪念品,全都扔掉。

扔得比较彻底的,还有陈晓旭,事业、房子、亿万家产,全都不要了,她现在是“释妙真”,“身无分文”,评论十分精短:“黛玉?妙玉!”

拥有得越多,扔得越彻底,“回家”前后的对比越鲜明,越让我们震惊。而港星何宝生给我们的震惊也不小,他是香港宝生银行的太子,TVB对他很器重,他一度热爱俗世生活,穿华服、开名车、泡赌场,突然在大屿山宝林寺出了家,粉丝还在争论他的去向,一张剃度后的照片让所有的人死了心。黄元申扔得也不少,他出身贫寒,曾从侍应、售货员做起,一直到扮演了霍元甲和江小鱼,却突然在1989年出家,在大屿山宝林寺修行,每天三点半起床,四点做早课,吃的用的都要自己动手。

再往前一点,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台湾民歌时代的刘蓝溪。她16岁就被发掘出来唱歌,短时间内就出了许多专辑,并获得琼瑶赏识,上世纪80年代初一度成为琼瑶片的“永远的第二女主角”,红到尽头便成灰,乱花迷过眼睛之后,就难免蓦然回首。在事业走了下坡路后,她转去美国学习了S年佛法,随后在1991年7月正式出家。半年后,适应了新生活的她,对人说,学佛使她“内心清静适,连做梦都会笑”。

没有扔下一切而在心灵上“回家”的,就更多了。李连杰、梅艳芳、成龙、曾志伟、谭咏麟、齐秦、彭丹、齐豫、王喜、李志希、张国立、臧天朔、张铁林,乃至李察・基尔、基努・里维斯、史蒂芬・席格、哈里逊・福特、奥兰多・布鲁姆都是佛教徒。

面对他们,作为俗人的我们,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并努力帮助他们寻找原由,例如健康问题、事业危机等等,但他们面对的,恐怕是更大的“为什么”,为什么生,为什么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为什么”犹如花心里的蝎子,时时刻刻提示着人生的虚无,越是得到一切,越是失去了吊在身前的胡萝卜,虚无感就越强烈。

还有人,是在传说中“回家”了,例如黄家驹和张国荣,在他们死后,都曾经有过假死和出家的传说,看来,在扔不掉的红尘里,我们都在回家的半路上。

上一篇:日本的弱势群体 下一篇:《宫》火遍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