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气泡空间”之谜

时间:2022-10-04 12:19:31

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气泡状的空间”,他称之为“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且会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移动,但它却有潜在的边界,一旦有人进入这个边界,个人就会产生不。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彼此陌生的情况下,第一个走进一间空房间的人总是找一个靠墙角的位置。第二个进入者则找一个与第一个人差不多相同大小的空间距离的位置坐下。第三个人则会坐在与一、二两者距离相当的位置上。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人们都会感到不舒服,而只要稍有空余,人们便会试图拉开彼此的距离。当你有意、无意地向一个陌生人靠近时,到一定距离后,对方总会向远离你的方向移动。普通的异性朋友之间总保持一段距离,同性朋友间这种距离则要小得多,女性朋友之间的距离较男性朋友之间更小,而热恋中的男女青年往往亲密无间。

心理学家海杜克研究这一现象后指出,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气泡状的空间”,他称之为“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且会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移动,但它却有潜在的边界,一旦有人进入这个边界,个人就会产生不,并会通过一定方式表现出来。例如,有人一到闹市中或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可能会感到头痛,这是因为个人空间被侵犯而本人又无力改变现状所致。

心理学家们试图用多种方法测量和观察“气泡”的大小及其属性。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让一个人(甲)站在空旷的场地上,然后让另一个人(乙)从各个方位由远处向甲靠近,当乙近得甲认为无法忍受时,便让甲报告,实验者记下此时的距离。这样,便可以得出私人空间的大小。另外,在自然情况下,对人们之间的距离进行观察也是研究的方法之一。

经过无数次研究,引起心理学家兴趣的是,个体的气泡大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受试者双方的特点而改变。坦尼斯发现,个体处于大房间里比在小房间里气泡大,而处于房间中央比处于墙角气泡大。海杜克发现,个人被喜欢或熟悉的人侵入时,比被不喜欢或不熟的人侵入时气泡小。吉福拉等人则从年龄特征上对气泡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他发现,2岁左右的儿童就已开始表现出对气泡的偏爱,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气泡不断增大,到12岁时,气泡大小基本稳定,并与成人水平相当。还有研究表明,外向型的人气泡小;喜欢与他人交朋友的人气泡小;自卑的人,信奉权威的人以及易受他人影响的人气泡大。

当然,影响气泡大小的因素很多,诸如经济地位、种族、性别等等,心理学家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在回顾了以往的有关研究之后,海杜克认为,人为何需要“气泡空间”,气泡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作用是什么等等,都有许多不解之谜,尚待深入研究。

上一篇:仙逝二十年――充实而光辉的朱光潜 下一篇:黑洞“失落的环节”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