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呢,还是可贵?

时间:2022-10-04 12:08:22

《年青的一代》中的林岚,学习成续优异,又有艺术天才,原可以升上大学,可是,她响应党的大办农业的号召,到农村去了。有人惋惜道:“好端端的,不去上大学,到农村里去,多可惜呀!也不打算一下。”

人们为林岚可惜,然而,林岚可并不为自己可惜。在林岚看来,读书也好,种田也好,分不出上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岗位上战斗,都是一样的光荣。各种不同的岗位,只能表示出分工不同,并不能标明谁高谁低。一个干部,并不能小看一个服务员;一个艺术家,身分也并不比一个农民高什么。我们可以做这样工作,也可以做那样工作;我们可以读书,也可以种田。一个革命者,他并不去考虑干那样可惜,干这样不可惜。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曲,是在一个主题下演奏的交响乐,永远要和谐地演奏下去,能说哪一个音阶不重要呢!

我们做什么工作,当然都要打算一番。但是,这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来打算的,而是从集体利益出发来打算的。如果从个人利益出发,到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会觉得可惜的。即使暂时满足了个人愿望,不觉得可惜,过些时候,就又觉得可惜了。而且,要是打个人算盘,革命不革命,还是个问题哪!不是吗?刘胡兰牺牲了,可惜不可惜呀?牺牲了,可惜不可惜呀?雷锋老是为人家忙,可惜不可惜呀?侯jun下农村,可惜不可惜呀?这些都会成为问题了。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人,一定会觉得这些人都可惜了,都成了傻子了。白居易有诗道:“丈夫置兼济,岂独善一身。”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人,脑中打的小九九。只是怎样独善一身,而是想不到兼济集体的。

究竟可惜什么呢?据说是可惜自己的才能。一个人的才能,究竟是谁造就的?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吗?一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从来就不是孤立地成长起来的。每一个人的任何智慧聪明、能力、成就,都是在整个社会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一个人的成长,更是离不开集体的培养,离不开党的教育。谁在学校里学到了一些知识,也都是来自人民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即使个人有所创造,也是渊源于人民的创造。谁也不能把知识当作自己的私有产财,用来向人民讨价还价。卖了个高价钱,就讨了巧了;卖了个低价钱,就上了当了。这是庸俗的市侩哲学。只会算个人的小账,还有一丁点儿革命家的风格吗?

从集体利益、阶级利益出发的人,就不会算个人的小账了。他们要算的,是集体的大账,是阶级的大账。刘胡兰知道,她虽然牺牲在铡刀下,可是树立了伟大的气节;知道,他虽然效命沙场,可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雷锋知道,他虽然毫不为己,可是换来了大家的幸福;侯jun知道,她虽然告别了城市和家庭,可是添上了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真正的革命者,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生命中都激扬着大智大勇,无所畏惧,无所惋惜。为了革命,为了阶级利益,不论作出什么牺牲,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可贵的。当然,那些怀有个人主义的人,是不肯算这个大账,也不会算这个大账的。

也有的人认为在农村贡献不大,不能成就栋梁之材,所以觉得可惜。究竟到农村去,能不能成为栋梁之材呢?依我看来,一个人,只要毫无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可以做好工作,在那个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做好工作。一个人认真读书,可以做出贡献;一个人认真种田,也可以做出贡献。当然,对于革命者来说,还要勇于承担最迫切、最艰巨的革命任务。谁能够去承担这种任务,应该说已经在实际上起了栋梁的作用了,已经是在做出伟大的贡献的开端了。我们今天要大办农业,这是多么重大的担子呵!勇于去承担这个担子的人,不正是国家的栋梁吗?他们可惜吗?不可惜,正可贵!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实际上起了栋梁的作用,而在表面上并不煊煊赫赫。他们把伟大寓于平凡之中,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贵品质。这个栋梁作用,只有今天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才能发挥出来。过去的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是无法发挥这种作用的。

革命者当然希望做出伟大的贡献。但是,“行行出状元”,各种工作都是革命所需要的,都有自己的高峰。革命者并不机械地去比较究竟什么贡献最大,作出绝对的评价。贡献大小,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机械地衡量。一个人本来可以挑一百二十斤的,他贪

图省力,却挑了一百斤;而另一个人可以挑八十斤,他就挑了八十斤。你赞成谁呢?谁应该受到批评呢?革命者对自己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全心全意,不是三心二意,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和智慧,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革命。如果能这样做,那就很伟大,那就十分可贵了。革命者努力使自己起到钢材的作用,这是对的。但是,革命者也不因为做了钢材就傲然自得,不可一世。如果这样,那也就很难做得钢材了。革命者的要求,是怎样使自己对革命更有利,而并不在于自己做不做钢材。如果做不了钢材,革命者也能够自觉地去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革命者也绝不会因为做了螺丝钉,就自馁起来,就感到屈才,感到可惜。他仍然会作为社会主义大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感到自豪,仍然会努力去尽自己的责任。“管弓的弓弯,造箭的箭直”,这就是革命者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才能够在革命事业中做出贡献。

一个人要成为钢材,做出重大的贡献,必须经过严肃的锻炼,观苦的洗礼。在今天来说,广大农村就是锻炼人才的熔炉。在群众斗争的烈火中去砺我们的心灵,到群众生活的大海中去淬我们的意志。“不是一夜寒彻骨,哪得梅花喷喷香?”如果怕到农村中去淬砺锻炼,还谈什么钢材,什么栋梁,什么贡献大小,那也不实在,不过是“画水无鱼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罢了。真正成才的人,并不事先考虑个人做什么,而往往是个人什么也不考感,考虑的只是怎样去把自已的智慧和力量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他不怕在锻炼中吃苦,不怕在淬砺中吃亏,并不会觉得那有什么可惜。只有这样的思想风格,才具有炼成钢材的素质。这样的人倒往往真正做出一番事业来,真正成了钢材。林岚就具有这样的精神,难道不是最可贵的吗?

上一篇:责之严 爱之深 下一篇:谈寒伧与伟大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