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此一举的“秋补”

时间:2022-10-03 11:33:00

处暑一过,就算正式到了秋天。于是可以看到许多职场同事纷纷张罗起“秋补”来,他们按照老习惯旧民俗,开始认真地研究起自己和亲人的“秋补”,似乎想通过这个秋天把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这个愿望是朴实的,也是传统的。因为按照我们国家的民俗来讲,的确十分讲究“秋补”,尤其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更是把“秋补”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从现代人的生活水准和饮食科学的角度讲,盲目的“秋补”其实是多余的。

首先,秋天不必忙着“补”。从立秋到处暑的这段时间内,空气的温度很高,早晚落差比较大,尤其是在南方,人们不仅没有感觉到秋天的凉爽和干燥,有时甚至更觉得闷热和潮湿,人们用“秋老虎”来形容即是因此。加上夏季里人们常常习惯食用清凉类食物,脾胃的负荷不大,其功能也有所减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过于滋腻的补品,势必会使长期虚弱的脾胃难以接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表现为胃胀、乏力,浑身“撑”得不舒服。再者,秋天过后就是冬季,人们的体力运动和活动都相应减少,这时如果通过秋补摄入了大量热量存于体内,就会产生多余的脂肪,导致体重增加,甚至会影响心脏和血压的正常。许多心血管病人容易在入冬时发病,其实也与秋补过量有一定关系。

其次,如果一定要补,建议进行“清补”。这主要是指补而不腻。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要注意多吃些时令水果和蔬菜,可以适量进食一些瘦猪肉、鸭肉、兔肉、清蒸类菜肴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主食提倡多喝粥,如山药百合大枣粥、贝母粥、芝麻粥、粥、鲜藕粥、梨子粥等,这些对防秋燥、解秋乏都是很有好处的。而对于久坐在办公室或电脑前面的职场人士,则应该多食用一些赤小豆、薏米仁、冬瓜汤、百合汤、鲜玉米等,这样可以消除电脑带来的辐射,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清补的原则是:清淡、营养、低热、高蛋白。

再次,要跳出“补”的误区。按照目前大多数职场人士的生活水准,其实不存在有意“补”的问题,只要注意调节正常饮食就行。因为大家平日里吃的都不错,身体也不是很虚弱,所以只要调整好正常饮食就完全可以。其中除了要注意睡眠(特别是要注意午间休息,如午觉和养神)、多喝水防止干燥、注意适当锻炼外,在饮食方面则要讲究荤素搭配。比如不能大鱼大肉,切忌暴饮暴食,少喝烈酒,少食辛辣,少吃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不能口味太成太重,太香太油。类似如烧烤之类的食品,待处暑一过,就应当立刻停止食用,那些类如“垃圾”般的食品,尽量不吃或少吃,千万不能为了解嘴馋而以身体健康为赌注。

最后,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和心态平和。秋季是“收口”的季节,人体也是如此,经过了三伏酷暑,人体内存在一股燥热还没有完全释放出去,此时如果人们再有心理压力或心中存有忿懑之气,难免会郁结在心,导致“吃不下饭”,那样就会阴火上升,引发多种疾病。所以,进入秋季,人们着手做过冬的准备,应该“轻装”过冬,既去掉身上的多余脂肪和赘肉,又放下不值得入怀的烦恼琐事,把握自己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在整个冬天健康快乐地生活和工作。

上一篇:从“子产为政”看古人的用人观 下一篇:重磅出品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