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柴老院转一圈

时间:2022-10-03 10:28:19

总听人说,劈柴院儿已经没落,但在我看来这里人来人往、繁华依旧,反复找寻的老青岛里院风情,也在这江宁会馆的一碗盖茶,几分聒噪,几首小曲儿中,渐渐浮出了水面……

蓝天碧海。绿树红砖,也许是每个来到青岛的人脑中对这座岛城的预设,他们在海边散步,在小资的关徘徊,在众多文人骚客的故居门前溜达,但青岛这座最“欧范儿”的城其实也有着很中国的一面。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青岛也有着属于自己平民百姓的房子――里院。虽然和所有老房子的命运相似,里院如今也已难觅踪影,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这劈柴老院,它还保留了几分“中国式。老青岛的模样。虽然少了旧时小贩叫卖的身影,但一家家的小店,依然门庭若市;豆腐脑、锅贴、烤串……香浓依旧,仔细捉摸,还是能觅得旧时青岛特有的市井风情。

劈柴院最初是由于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是最繁华、最市井之地。上世纪20年代青岛建为城市后,在这里修了一条江宁路,逐渐成了一条商业街,街上几个大院多为商店、饭铺,劈柴院便从一个院子的名称成了这一商业街的名称。如今的劈柴院已是一条老街,在熙攘的人群中一直走,会看见一条向右的岔道,拐进去不一会儿就会有一个大大的拱门,这可是游劈柴院不可错过的江宁会馆了。

江宁会馆可是劈柴院中最著名的娱乐大院,马三立、侯宝林、新凤霞等国内著名的曲艺、戏剧名家都曾在此表演过。穿过拱门,顿时豁然开朗,大院中间搭一个大戏台,雕梁画栋,金龙盘旋。摆好了八仙桌,配齐了长条凳,古色古香的庭院中相声、京剧、山东琴书、快板书、山东快书、吕剧、大鼓书等劈柴院大戏轮番上演。紫金阁戏台可同时客纳上千人,大家伙儿一边欣赏着曲艺,一边品着茶香、尝着点心、嗑着瓜子,好一派逍遥自在。

当然,除了有好戏看,这里还有好菜吃,江宁会馆的东跨院已经装修成为江宁食府,这里以淮扬菜和新派鲁菜为主,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河虾仁、软兜黄鳝、松鼠鳜鱼、金陵盐水鸭,江宁东坡肉都是地道口味的淮扬名菜。还有新派鲁菜,颜色鲜艳,口味清淡。改良之后的做法值得―试。

看着大戏、尝着美食、听着一声声的叫好,跟着这老院、这会馆一起“穿越”吧!

上一篇:食物搭配连连看 下一篇:田园牧歌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