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青青 第12期

时间:2022-10-03 10:20:51

在绿意盈盈的水乡,常见头裹花巾、身姿婀娜的村妇挑一担碧绿的蚕豆在烟雨小巷中脆生生地叫卖,那情形俨然一幅绝妙的写意画。望着那蚕豆,我的思绪又飘飞回了缤纷的童年时代。

记得每年麦苗返青、菜花吐金时,孕育了一冬的蚕豆结荚了,毛茸茸的,小鞭炮一般。阳光雨露中,豆荚长得飞快,没几天,馋嘴的乡下伢子就开始偷着吃了。剥开鲜嫩的豆荚,里面躺着绿宝石似的豆子。豆子入口,味道涩嘴难咽,可留在脸上的却是天真无邪的满足和惬意。

我们喜欢在芦滩上追逐嬉戏,在苜蓿地里翻滚,在土窑里追逐。兴致来了,就在圩坝上寻一处避风土坡,用瓦片挖一眼土灶,溜到河边扒一个大蚌壳做锅。摘来蚕豆,点上茅草,不多会儿,便豆香扑鼻了。大家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最后相互瞧瞧,个个成了大花脸。

有了闲空,我们会剥一碗青豆子,再叫头发花白的祖母用棉线穿成一串,连成一圈,撂进饭锅里煮熟,待冷却了就挂在脖子上学济公,摇摇摆摆地嚷着。饿了,摘几颗扔到嘴里囫囵吞下,其乐融融。

割猪草时,我们挎着篮子,钻进菜花丛中,拔菟丝子、车前草、奶浆草等,累了,便摘上几个蚕豆细细咀嚼品咂。英子总会亮开银铃般的嗓子唱上一首民歌。好多年后,我眼前总会浮现出乡下这一幅幅色彩明丽的风俗画,心中便溢满了温馨和激动。

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们常常聚在小路上、田埂边,追逐嬉闹,顺手摘路边的豆荚,剥蚕豆吃。我们在麦田和苜蓿地里捉迷藏、做游戏、打仗,酷似鲁迅《社戏》中“偷”罗汉豆的一群,快乐的叫喊声阳光一样洒满田野。

我们还常常凑成一堆,脸红脖子粗地玩猜蚕豆、跳蚕豆的游戏。每当天寒地冻时,我们就蜷缩在南墙根晒太阳,挤暖和,用铜炉子炕蚕豆和花生。“啪”的一声,蚕豆熟了,大家一阵欢呼,刺骨的寒意早抛到九霄云外。炸炒米的人来了,我们总是央求妈妈炸上一勺蚕豆。出锅的蚕豆,个个石榴一样咧开了嘴,浓浓的香气瞬间把我们淹没。晚上看露天电影时,嚼吐着蚕豆,既充饥又惬意。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难怪杨万里在诗中赞美:“翠芙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蚕豆适应煮、炒、炸、爆各种烹饪工艺。爆炒蚕豆和豆瓣汤是农家爱物。将新剥的蚕豆在开水里滚煮,捞出、沥干;铁锅烧热放油,放些香葱段炸一下,然后倒入蚕豆翻炒至豆皮起皱为止,炒出的蚕豆,翠绿碧嫩,洋溢着乡野气息。乡土风味的豆瓣汤,汤清豆香,滋味鲜美,开胃爽口。

每到蚕豆青青的时节,村庄里总是弥漫着淡淡的蚕豆香。家家餐桌上少不了蒜苗炒青豆、水咸菜熬蚕豆、豆瓣烧蛋汤、炒油盐脆豆、煮五香蚕豆、包豆瓣粽子等乡土小菜。

我常常参加筵席,餐桌上的荤腥肴馔,花样百出,觥筹交错之余,突然上来一盘水灵灵、绿滴滴的爆炒蚕豆或水煮蚕豆,令人眼前一亮,嚼之朵颐大快,一股乡野气息顿时流溢于唇齿间。

蚕豆青青,传递着乡村母亲哺育婴儿的又纯又酽的奶香。倘若你亲临水乡,徜徉田塍阡陌,手捧鲜嫩蚕豆,你心中满盛的将是泥土的馨香和乡情的浓郁。

上一篇:活着的古老文化 下一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