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诚行等二则

时间:2022-10-03 09:24:28

我搞临床内科工作已四十余年,曾经诊治过成千上万的病人,可过去很少对之进行总结。近10年来,我的门诊特别兴旺,自己分析原因是:我对病人态度好,检查处理认真,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且疗效较佳,所以受到病人欢迎。当然,作为一个医生,除了要有高尚的医德和优良的医术外,还需掌握病人的心理,配以必要的思想工作,这才能取得满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医生不能只治机体的病,还要治思想有病的病人。不过,治病是医患两方面的事,病人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对治疗效果也有重要影响。所以我认为,病人找医生看病若要取得良好效益,需要做到“信”、“诚”、“行”三个字。

首先要做到“信”字。信就是对医院、对医生有信任感。要相信这家医院、这个医生能理解自己的病因,能诊断自己的病,更要相信能治好自己的病。这样,医生看完病后,病人会感到心情舒畅、如释重负,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取得较好疗效或满意结果的。

反之,某些人对医院有反感,对医生的仪表、态度、语言及某些操作不满意,或过分要求、过分挑剔,认为医生的诊断不能理解、治疗的措施难以接受……,对医生半信半疑,甚至根本不相信的态度,这样,不但治不好病,还可能使病情加重或者反而添上新病。

其次要有“诚”字,就是对医院、对医生要诚实。医学是科学的,有病应当实事求是地讲清,要向医生说实话,如发病的原因,出现的症状,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检查,病情的轻重……等等,都要详细说明;说清楚了,医生才能全面综合考虑分析,从而作出恰当的诊断和有利的治疗,才能早日把病治好。

可是有的病人不同医生讲实话,甚至想者考医生,这是错误的。一位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犯有牙痛病,为了想让医生拔掉牙,老人隐瞒了高血压冠心病史。医生给其使用和收缩血管的药后,老人立刻心脏病发作,两天后就因抢救无效死亡了。这样的例子虽属个别,但因没有真诚地介绍病情,造成误诊以至误治的事是并非绝无仅有的。

第三要做好“行”字。就是医生提出的一些诊断治疗措施,开出的针剂药物以及嘱咐的生活安排、营养休息、禁忌事项等,都要遵嘱执行。医生看病为了保证疗效,必需有一套比较全面的计划,还要观察采取的医护措施是否恰当,有无不良反应,病情进展如何,以便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提高疗效。

假如医生交待你要做的检查没有去做;开给你的药物没按时按量服用,甚至根本来服;医生嘱咐的护理办法、营养休息等也没有遵照执行,这又怎能取得预期疗效呢?说不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起来。某局长患高血压已隐有危象,医生嘱其一定要按时服用降压药,要暂停工作、注意休息。然而他2周后去广州出差了,在开会时即犯病,又急急乘车返回,途中大吼一声摔倒昏迷过去,虽中途下车住院抢救亦无效。事后病人家属悲痛地谈起:病人不仅未能安心静养,连降压药也是什么时候想起什么时候才服的,往往一连两三天也不服一次。这类教训,病人应当记取。

上一篇:“体外碎石”纵横谈 下一篇:“春夏养阳”的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