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的号角

时间:2022-10-03 08:48:40

龙溪微微,生于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现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攻读传媒学位;从事过记者、编辑、翻译、公关等职业,著有《找呀找呀找工作》、《格子间里的司马TA》。博客:blog.省略/longxiweiwei

刚参加工作的老妹给我讲了个笑话:中午在公司食堂用餐时,一位70后同事善意询问她的年纪,紧接着一口水就喷在桌子上―天啊,现在连八八年的都出来混社会了!其他同事笑道:OUT了吧你? 过不了几年咱公司就是90后的天下了!以他们的个性和所作所为,到时候像你这样的“老头子”一准儿被当成火星人踢出地球!

屈指算算,第一拨90后可不正被关在大学校园里,急切地吹响了进军社会的号角吗?听到这个“噩耗”,不少专家学者可能要哀叹了―他们懂什么啊?一帮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非主流小屁孩儿怎么能适应社会呢?

虽然我和90后不熟,但我觉得,世上本无事,庸人偏自扰―担心90后不如担心甲醛超标煤气泄露地球母亲拉警报。调研公司优先咨询了2009年中国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结果,调查样本涵盖全国73所重点高等院校的2500多名学生,其中67%为本科生,也就是“80后的尾巴,90后的前奏”,我很想从调查里看出什么不一样的端倪来。

不出意料的是,调查结果和去年的调查呈现了惊人的相似,比如“获取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依然成为当前学生的职业目标首选,其次是“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以及“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感”。这也许可以说明,无论受调查对象的内在属性有多少变化,其社会属性的改变往往比想像中要缓慢,当然这一选择也尽显年轻一代的特质―出来混就要有出来混的样儿,但谁也别剥夺我的生活。

有趣的是,没想到80末90后的女同学还能这般“贤妻良母”加“小鸟依人”,她们的职业目标选择与男生颇有几分不同,获取工作与生活的平衡(66%),获取安全感和稳定感(49%),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44%);而男生的职业目标前三位则为: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61%),获取工作与生活的平衡(48%),成为技术专家(38%)。

此外,在评价理想雇主时,女生比男生更重视企业的声誉,而男生更看重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发展趋势,以及对挑战性工作的兴趣。在公司吸引力的四大驱动因素中,受大学生重视程度分别为:薪酬与发展机遇(30%),工作特点(25%),人际与文化(23%),公司声誉与形象(22%)。简而言之,赚多少、做哪行、跟谁混、凭啥吹,一个都不能少。

这时专家可能又要说了,看来80后90后一代还是相当传统且非常靠谱的嘛!今后养家糊口建设社会的重担就要压在你们身上了!像你们现在这样沉迷网游、玩自拍、奇装异服、非主流可不行啊!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准备的人!

我想说,真的没关系,现在很多80后还不是私生活混乱、小情绪不断、没事儿就感叹世界太黑暗,但这绝不影响他们玩命加班、工作拼命、享受人生―工作有工作的意义,生活有生活的态度,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中前进的惟一依靠。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面孔,就让九零后们爱谁谁地生长着,一脸无辜地进入这个社会,如果他们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规则,就会去努力改变这些规则,未来毕竟是属于他们的,不是吗?

责编/马琳(E-mail:)

上一篇:做一条奋力游动的鲨鱼 下一篇:留意生活,总有奇迹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