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显式动力学中转向柱优化设计

时间:2022-10-03 08:19:39

管窥显式动力学中转向柱优化设计

1材料的性能参数

材料采用目前汽车车身最常采用的低碳钢[11],其密度为7.8g/cm3,弹性模量为210GPa,泊松比为0.3,屈服点为170MPa。

2边界条件确定

根据方向盘的碰撞性能要求,定义刚性墙质量为36kg,初始速度为25km/h[4]。约束刚性墙y和z两个方向的所有自由度以及转向柱底部端面节点的所有自由度(即x,y,z方向的所有平动和转动自由度)。

3数值模拟及分析

四边形、六边形和圆形截面的转向柱在碰撞过程中变形形态分别如图2~图4。从图2~图4可以看出,圆形截面转向柱的屈曲形态优于四边形和六边形截面转向柱,而六边形截面转向柱的屈曲形态优于四边形截面的转向柱。仿真结果表明,对转向柱的截面进行优化有利于其碰撞性能的提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截面形状优化对转向柱碰撞性能的影响,对转向柱的运动位移、速度以及吸能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图5)。图5(a)显示了截面形状优化对转向柱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位移的影响。从图5(a)可以看出,在11ms之前,3种不同截面形状转向柱对应的刚性墙的位移变化基本一致。但在11ms之后,它们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其中四边形截面的位移量变化最大,六边形截面次之,圆形截面最小。在转向柱碰撞完成之后,四边形截面转向柱对应的刚性墙的位移量最大,六边形截面的位移量次之,圆形截面的位移量最小。结果表明,圆形截面转向柱在相同碰撞速度下,变形最小。说明圆形截面转向柱的碰撞性能优于四边形和六边形截面。

截面形状优化对转向柱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速度的影响如图5(b)。从图5(b)可以看出,四边形截面转向柱完成碰撞所需时间最长,六边形截面次之,圆形截面最短。在碰撞过程中,四边形截面速度波动较大,圆形截面次之,六边形截面波动相对较小。图5(c)为截面形状优化对转向柱在碰撞过程中的吸能量的影响。从图5(c)可以看出,在7ms之前,3种不同截面形状的转向柱的吸能量相差较小。但是,在7ms之后,它们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其中,圆形截面转向柱在碰撞过程中的吸能量大于其他两种截面形状,而四边形截面的吸能量最小。图6为壁厚优化对圆形截面转向柱在碰撞过程中运动位移,速度和吸能量的影响。由图6可见,壁厚为2.0mm的转向柱的运动位移最小,碰撞时间最短。虽然1.2mm壁厚的转向柱的吸能量略大于2.0mm和1.6mm,但是其变形量和碰撞时间的值较大。结果显示,壁厚为2.0mm的转向柱的碰撞性能较好。图7和图8分别为1.6mm和2.0mm壁厚时截面形状对转向柱碰撞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转向柱碰撞过程的运动位移、碰撞速度以及吸能量等因素的综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2.0mm壁厚时,虽然六边形截面的转向柱碰撞时间完成最短,但其吸能量较小。而四边形截面的转向柱的碰撞时间较长。因此,在1.6mm和2.0mm壁厚的情况下,圆形截面转向柱的碰撞效果仍然较好。

4结论

通过建立转向柱碰撞有限元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研究了截面形状和壁厚优化对转向柱碰撞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与四边形和六边形截面的转向柱相比,圆形截面的转向柱能在较短时间内吸收更多能量,变形更小,碰撞性能最好。2)适当增加转向管柱的壁厚有利于其碰撞性能的提高。3)对于转向柱的碰撞性能问题,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

作者:宋晓华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上一篇:住宅天然光环境优化设计 下一篇:自行车骑行裤优化设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