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犁:“墨迹天气”不磨叽

时间:2022-10-03 05:56:15

金犁:“墨迹天气”不磨叽

一个天气应用,曾被认为是要挑战国家气象局,网站也莫名其妙地被封,两个合伙人先后离开。创始人金犁是如何把这么一款工具类应用做到人所共知的?

墨迹天气,一款免费天气信息查询软件,人性化设计,使用简单,是中国支持城市最多的手机天气预报软件。墨迹天气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国内下载量最大的天气应用,墨迹天气在几天前迎来了第1亿次下载。

一个天气应用,曾被认为是要挑战国家气象局,网站也莫名其妙地被封,两个合伙人先后离开。创始人金犁是如何把这么一款工具类应用做到人所共知的?

墨迹天气真火啦

今年初,“墨迹天气”的商务部接到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节目组,邀请墨迹天气的创始人金犁上节目。接电话的人第一反应是,“又是骗子吧?”出于礼貌,此人象征性地请对方先发封信函。没想到,对方很靠谱,没几天金犁便跑去电视台录制节目。这是一期移动端最热门App在电视荧屏的大会师,与金犁同去的还有唱吧、大众点评、Camera360等6家应用的创始人。在上台大秀各自的产品之前,他们聚集在后台聊天逗乐,不时互相询问对方的用户数现在是多少。金犁没有说他们的总用户数是多少,他更愿意告诉别人,墨迹天气现在月均新增用户数是20万。他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天气应用是个大市场,人人都关心,人人都会用,而墨迹是这个领域的老大,依然保持着令人激动的新增用户数。

《天天向上》那一期的节目播出之后,墨迹天气的下载量又一次达到高峰,“这对我们会有一个持续的影响,对品牌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墨迹天气火了。第一家找上门来合作的是老虎地图。很简单,只要在墨迹天气里推广老虎地图,用户每成功下载一次付费6块,每个月有八九千块进账。金犁笑称,他们是属于被动型的,在家埋头做产品,有了一定名气后,吸引对方来合作。到现在为止,通过墨迹天气推广的应用有100多个。

如果你的手机上有墨迹天气,那么你一定对“小墨“不陌生,这个可爱的卡通形象会根据当地不同的天气情况,建议用户应该穿长袖还是短袖。当穿衣指数显示需要穿马甲时,“小墨”就得穿上马甲。阿迪达斯在“穿衣指数”功能投放了品牌广告。因此,“小墨“身上衣服上便可看见阿迪达斯醒目的logo。

其实在去年11月,墨迹天气2.3.3更新了时景天气功能时,已意味着墨迹天气逐渐探索从一款纯粹的专业气象软件开始转型。不过,“墨迹”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天气软件自身具有非常强的用户黏性。因此,在盈利模式上,“墨迹”希望牢牢抱住“天气”这棵大树,通过开通生活贴士的方式定向推广一些衣服、饮料、汽车等方面的广告。此外,在新开通的生活版块,可以看到有斗地主、美丽说、金山池霸等应用软件的推广。

金犁说,2013年“墨迹”最大的赢利点是游戏的推广和联合运营,比如通过账号登陆游戏,用户消费后就能得分成。“墨迹”项目经理顾航说,本月底公司搬迁,办公面积和员工人数方面都要翻一倍。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创意企业,豌豆荚、啪啪等。

和这群陌生人一起玩,“小墨”会长得更大。

我真的特别想创业

2008年12月30日,金犁26岁生日,他决定创业。当时,金犁是Symbian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技术过硬,闲时偶尔写代码玩,拿过国际编程大赛的奖项。他隐约觉得打工不是自己的终极目标,想创业,但是一时下不定决心。金犁把创业的得失、优劣势列出清单进行分析,还不停地征求别人的意见。父母不同意他丢掉一份收入稳定的理想工作,朋友也持反对意见,只有他老婆愿意支持:“就算你失败了,我们也可以重新来。”

30号生日那天,金犁突然觉得,“我得开始了。”他已经想好要做天气。第2天晚上,金犁开始窝在家里写程序,一直写到新年的凌晨3点。

终于,2009年5月,墨迹天气第一个版本。在用户普遍抱怨Symbian的UI难看的时候,墨迹做出了第一个Symbian版双重滑动版本,有动漫效果,跟后来的Android系统很像。效果很炫,也很节省流量。同类的天气应用同步一次需要耗费10K,墨迹只需要1到2K。还有一点,靠抓取天气数据,墨迹能同时支持2000多个城市,而其他应用覆盖的数量是500个。但这个也为后来墨迹与气象局之间的对峙埋下了隐患。

当时,还没有手机应用商店,用户通过论坛找到喜欢的应用,然后下载到手机SD卡。金犁在Symbian论坛的几个不同区里都发了同一个帖子,管理员怀疑是软文,没多久就被删掉了。在帖子被封掉之前,论坛里一些俗称“大号”的用户识别出这是个好东西。“墨迹”的原意在北方方言中只是“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不过,发展速度却截然相反:第一个版本在塞班论坛当天,下载量达到2000次。

此时,金犁一直是兼职创业,利用休息时间打理墨迹天气。9月份,他向Symbian公司提出辞职。老板很惊讶:“你想创业?公司对你挺好的呀,又派你到国外去学习。”金犁说:“我很感谢,但是我真的特别想创业。”

从Symbian出来后,金犁如同一台裸机――没有办公室,只有两个大学同学当他的合伙人。因为是他发起的,所以金犁的股份稍多一些,担任CEO,每个月给自己开3000块工资,天天在家,早上起来就写代码,一直写到半夜。

2010年5月,墨迹天气第一个Android版本。就是这时候,整个团队才只有5个人。“我们看好Android,也看好iPhone,但是没有技术人员,只有Android的人,我们才做Android。后来实在是不能忍了,找不到做iPhone版本的人,我们就自己学吧。”金犁说,直到第二年5月,iPhone版墨迹才推出来。

创业中的困难事

当墨迹天气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万的时候,金犁开始兴奋了。当时,他们才做了不过七八个月,金犁认为,正是墨迹把天气这个盘子给做大了。早于他们的天气通已经委身新浪,而墨迹天气每月保持着20万用户的新增量。然而,变数也随之而来。金犁还没来得及庆祝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就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困难――PC端的墨迹天气官网被关和创始团队散伙。更要命的是,这两件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实际上,当时金犁的两个合伙人已经在2010年底走掉了一个,只剩其中担任CTO的一个。但金犁也知道,他们之间出问题了。“一个是分工不明确,还有大家对产品的方向有分歧,甚至很多行为可能互相都看不惯。理念不一样,比如说管理公司,我认为公司应该从事这样的特点,他们可能有别的想法。”

金犁给人的印象比较温和沉静,但对待产品,他承认自己是很强势的。比如这个颜色不太好,文字该怎么摆放,这些问题,他都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产品也是合伙人之间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时间长了,就爆发了。我们就很难再沟通了,很难沟通的时候就没法再合作了”金犁说。

工程师出身的金犁承认,创业以来,管理是他遇到的最大挑战。“以前是跟机器打交道,输入“1+1”,他返回一个“2”;但是每个人你给他输入与他返回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经过创始团队的解散,他也开始有意识地寻求管理经验的突破,比如学着管理员工的预期。而在招人环节,只要有一些犹豫,他都会选择放弃。

相比合伙人问题的快速解决,网站被封则没有那么顺利,而且还意外地被牵扯出了“案中案”。墨迹官方被封一事是有人在论坛乱七八糟的违规内容所致。因为金犁在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备案时留的电话几经搬家已经不在,也没有接到IDC封站的警告。

两个月后,经过沟通,终于解封了。好不容易,多云转晴。

从工具到社区的商业模式

墨迹天气的爆发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黄晓杰坦言:“一开始我看金犁做的产品,看起来很漂亮,操作也很流畅,但是当时没想到墨迹天气能够成长到一个几千万的用户量,成为天气类品牌的第一。当时是没看出来的。”

就连金犁自己也有点打鼓:“我觉得天气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应用,虽然是大众需求,但相比UCWEB或者是天天动听、来电通,我觉得至少是二线产品。”

如果总结下天气应用的特点,就不难想象为何墨迹天气会有爆发式的增长。第一,相比唱吧、Instagram的窄众服务,这是一个符合大众需求的东西。第二,用户必须联网才能使用这款产品,Symbian时代有很多不错的软件,不需要联网就能使用,但是无法与用户有所交互。第三,用户的使用频次很高,每天都会关注,一天可能会更新多次。这也是金犁当初之所以选择天气创业的原因。

墨迹天气是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没错,问题是如何大规模变现? 在金犁看来,当用户数和活跃度都到一个量级,变现的方式和规模也会自然上去。比如,阿迪达斯之所以选择跟墨迹合作,就是对墨迹品牌曝光度的一个认可。而且金犁认为,移动APP变现的可能,与整个市场对移动互联网的认可程度也有关联。

在移动端工具类产品纷纷向社交聚拢的潮流下,墨迹天气在探索自己的路数。他们在Android新出一个UGC版本,用户通过拍摄自己所在位置的实景天气,上传到客户端,形成一个实景中国。对用户来说,每个人都是天气播报者也是分享者,可以对预报不准确的天气纠错,甚至可以精确到具置,比如北京国贸。对用户拍照分享的激励措施目前还是精神层面的,通过他们的粉丝数和分享次数来表现。

此外,墨迹可能会参考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eather News)的商业模式。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气象公司,成立于1970年。它曾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退市转向东京证券交易所。这家公司向各行各业提供防灾气象服务,预报时段和服务项目均按照用户需求设定。商业演出会请它预测场地天气是否利于演出等等。他们在北京设有分公司,曾经主动联系过墨迹,寻求合作。

2009年底,新浪曾经托人找到金犁,开了个价钱,想收了墨迹。金犁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们有这么值钱吗?大伙聚在一起商量,觉得以后可以把它做得更值钱,决定不卖。在接受三轮融资后,金犁对卖掉公司更没什么兴趣了。难道能通过一款移动工具实现上市?金犁的回答是:“一切皆有可能。”

上一篇:张品成:还原真实的红色岁月 下一篇:九把刀:人生就是不断地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