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思考

时间:2022-10-03 04:51:43

关于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思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垃圾焚烧发电中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提出了推进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 TM31 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国内部分城市中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垃圾焚烧发电站,不但有效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中仍然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对相关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管,将严重阻碍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我国加快垃圾焚烧发电站建设步伐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入研究,积极改进和完善相关技术措施,从而促进产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1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特点

当前,在我国的垃圾处理中,生活垃圾所占的比例最大,国内每年堆积的生活垃圾总量约为1.4亿吨。在国内传统的垃圾处理中,普遍采取填埋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和弊端较多。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政府、环保和能源部门提出了垃圾处理的新原则,即减量化、无害化、利用化和安定化,其根本目的是在避免垃圾形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加强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是国内外常见的垃圾再利用技术之一,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有效提升了区域的资源供应能力。

目前,在国内各省市、地区相继建设了一些具有较大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站,成为区域环境治理和能源供应的新途径之一。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适用条件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于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在各地区拟定垃圾焚烧发电站的建设时,必须对各类垃圾的低位发热值、可燃质含量与含水率等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生活垃圾的低位发热值要在6280kJ/kg以上,可燃质含量在35%左右,含水率在50%以下,这是应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基本条件。

1.2 技术类型与特点

1.2.1 回转炉技术

回转炉技术是最为常见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之一,其主要是应用回转窑焚烧炉进行垃圾的处理、焚烧和发电。回转窑焚烧炉的窑身通常设置为一微倾斜的形式,垃圾从高端送入低速回转的圆筒内,在筒内经过翻转、燃烧等环节后,燃烬的灰渣从圆筒下端排出。目前,国内使用的回转窑焚烧炉以水冷壁式、耐火砖衬式为主,具体选用何种形式的回转窑焚烧炉要综合考虑地区生活垃圾的性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1.2.2 流化床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中流化床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各种物料悬浮于流化床焚烧炉的内部,以保证垃圾与空气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炉内的燃烧和烟气排放效果。同时,流化床技术采用分级燃烧的方式,有利于降低各类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和低成本脱硫,燃烧后产生的灰渣也易于综合利用,是较为环保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之一。但是受到煤炭资源价格上涨,飞灰量较大等原因的影响,流化床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1.2.3 层燃炉技术

层燃炉技术是较为简单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形式,无需对垃圾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利用活动炉排较为良好的机械运动能,实现对于各类垃圾的搅动、混合,从而防止了垃圾在进入炉内后遇高温出现表面固化的问题。同时,应用层燃炉技术实现了垃圾的干燥、着火、燃烧与燃烬等流程均在炉排上进行,节省了技术应用中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

2 垃圾焚烧发电中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在垃圾焚烧发电中,实现了各类垃圾的“三化”处理,但是在垃圾燃烧过程中有可能向外界排放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或灰尘,从而造成了二次污染的问题。据我国环保部门统计: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二恶英的排放量较大的毒性有机化合物之一,其主要分布于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一般情况下,二恶英主要来源于各种原生垃圾中,或者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同时,重金属也是垃圾焚烧发电中常见的污染物,主要有铅、铜、汞、铬、镉等,在焚烧过程结束后,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分布干飞灰、烟气与底渣中。

在垃圾焚烧发电的污染治理中,要注意对于焚烧温度的控制,一般要保持在850℃以上,气体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要在2s以上,而且要保证烟气中的含氧量在6%-10%之间。二噁英虽不能在线监测,但运营过程中可以找出一些与二噁英生成有关的参数,比如CO的排放。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编制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导则》规定,焚烧厂烟气中CO的含量不大于60mg/m3,炉渣热灼减率不大于3%。垃圾燃烧完全,能够有效控制二噁英的产生。在垃圾焚烧过程中,要尽量控制CuO、HC1、CuCl2的排放量,以防止对于大气的污染。同时,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各种重金属污染物残留于底渣中,既减轻了重金属直接排出炉外的技术难度,也有效避免了重金属污染物对于二恶英的催化作用。

3 推进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的策略

目前,在我国各地区形成了发展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热潮,但是由于准入机制和相关监管制度的不健全,而导致大量不符合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的垃圾焚烧发电站存在,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形成了区域内新的污染源,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和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加强对垃圾焚烧发电站建设流程的审批,并且重视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实践,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

3.1 技术政策的完善

在垃圾焚烧发电站的建设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从自身职责的角度出发,加强技术政策的完善。例如:在垃圾焚烧发电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艺流程与运行管理等方面,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外国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制定严格的技术规范与专业准则,特别要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实践,从而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提供必须的技术基础。

3.2 加强产业结构政策

在我国中央及各级地区政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应将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列入其中,在提高产业整体社会地位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对于产业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扶持力度,从而构建完善的产业结构政策,为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 污染物排放指标应与国际接轨

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中,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现象日趋严峻,这是今后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日本、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达国家,均制定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并且配备了相应的监管机制。但是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尚要求不高,低于欧盟标准较多,所以,我国要积极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在国内实现垃圾焚烧发电污染物排放指标的统一化,同时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吴珂,刘勇,冯其林.CDM项目下的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 2012,(06).

[2] 刘景岳,徐文龙,黄文雄,刘畅.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环保产业. 2011,(10).

[3] 房镇,李如燕,王金华.运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垃圾填埋气的减排利用[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04).

[4] 沈吉敏,张宪生,厉伟,解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二恶英污染[J].江苏环境科技. 2009,(03).

[5] 刘亭亭, 季鸣童.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特点及问题分析[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 (04).

上一篇:关于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建筑空调节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