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地质勘察

时间:2022-10-03 04:30:03

道路地质勘察

摘 要: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勘察则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建设新一轮建设高潮的兴起,工程地质勘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阐述了道路地质勘察。

关键词:地质; 勘察;问题

中图分类号:TE1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实践过程中,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这些事故的发生使一些历史遗留及客观存在的问题日显突出,笔者将从事工程地质工作二十多年的一些心得体会,提供给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

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目运用坑深、触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和方法,对在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道路、包括广场、停车场、地质勘察,应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的稳定性和岩土性质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路基设计,确定路基设计回弹模量和适宜的路面结构组合类型、路基压实、防护与加固,路基排水设计以及不良地质现象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

2.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2.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

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

在初勘、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2.3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勘察。

筑路材料勘察的任务是充分发掘、改造和就近利用沿线的一切材料对分布在沿线的天然筑路材料和工业废料,按初勘和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勘察,为公路设计提供筑路材料的资料。

3.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 

3.1 钻孔布置 

平面布置市政规范规定应沿道路中线布置,当道路宽度较大时,宜在道路两侧交错布置占孔。当路基岩土条件复杂时应布置横剖面。在路堑、陡坡路堤,经常是半挖半填路段,须进行支挡工程的地段应布置横剖面,具体布置可参考边坡工程规范。 

3.2 勘探孔孔距 

在一般情况下可按道路性质布孔,布孔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地貌单元,不同地貌单元的交界处均应布置勘探孔。同时在微地貌和地层变化较大地段予以加密。此处的地貌单元指平原,堆积地貌、岗地、剥蚀堆积地貌,丘陵山区,剥蚀地貌,微地貌指平原中的,河漫滩,低平原,高亢平原等,岗地中的坳沟岗地等。二是规定有机质垃圾,疏松的杂填土,未经沉实的近期回填土及软土分布地段应查明其分布范围,勘探孔距宜控制在20-40m。 

3.3 勘探孔孔深 

原地面或设计地面标高,挖方地段以下2-3m,规定为原地面以下5m,或挖方地段为设计路面4m。规范同时规定当为有机质垃圾,疏松的杂填土,未沉实的近期填土,软土和可液化层时孔深应适当加深或钻穿该土层,当高路堤地段孔深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计算、稳定性分析评价要求及地基处理要求。路堑陡坡,路堤,支挡工程孔深也应满足上述要求。

4.取样与试验 

4.1地基土与路基土。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它又分为路床、路堤。路床又分为上部0.3m称做上路床,0.3-0.8m称下路床。0.8-1.5m称上路堤,1.5m以下称下路堤,需要指出的是路堤是填方路基,当为挖方路基或以后地面为路面标高时就不存在路堤而只有路床存在。对于路基土也就是路床及路堤部分土的定名及试验方法均应遵照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路堤土来自取土场,如进行取土场勘察时应遵照上述规程办理。

4.2取样间距与测试。

在原地面或设计地面以下1.5m范围内每间隔0.5m取一个样,道路规范是0.5、1.0、2.0、4.0m取样。采取的土样应做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和液塑限,以便划分路基土类别和土基干湿类型,干湿类型的划分按路床顶面以下0.8,深度内平均液性指数按大于1.00为过湿,0.75-1.0为潮湿类型,0.5-0.75为中湿类型,小于0.5为干燥类型,须要指出的是公路规范规定应按平均稠度指标来判定,二者有不一致之处。

5.工程措施建议

路基工程,段内路基填方地段,覆土一般无软弱土及液化土,地基土一般不会产 生不均匀沉降问题。局部丘间洼地、河谷平原、水田地段和浸水湿地及陡 坡地段设计施工时应考虑对表层软土和杂草的清除, 必要时对较厚软土层 进行清除换填或碎石桩等加固处理, 施工时需分层夯实填筑并控制填筑速度,做好表水排水工作。 段内挖方地段,地层岩性为砂岩、花岗岩类及泥质粉砂岩、砾、页岩,花岗岩区段风化层较厚,节理较发育,岩体破碎,边坡不宜过陡应分级。

6.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6.1 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

6.2 相关专业的理解问题

一种情况是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对其他专业不了解,这需要加强跨专业的学习。另一类现象是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的不了解,有的不懂地质却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探要求。有的工程由设计人员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有的设计人员对地质专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以为是包打天下,不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也有的是不尊重自然地质规律,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6.3人才问题

由于勘测行业不景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的问题,以及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优秀地质师的成长。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人才,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大量的工程实践,自身的敬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渗透是绝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难度可以说远远超过培养博士、研究员和教授的难度。社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最好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勘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6.4技术管理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技术管理是主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7.解决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其他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

8.结束语

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任务艰巨,必须明确其目的,克服各种因素,运用规范施工,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为道路工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考文献: 

[1]韦俊行. 欧家村水电站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教训与启示[j]. 水力发电, 1990, (02)

[2]邱贤荣. 浅论地质勘测各阶段技术要点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 (08) 

[3]刘涛,甄星灿. 某高层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实例分析与加固处理[j]. 建筑结构学报, 2002,

上一篇:有关制药厂净化空调系统的几点探讨 下一篇:谈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