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只求更好

时间:2022-10-03 03:10:07

改革开放的冲击波全方位地改变了广播电视的各个领域,《中国广播》杂志自在其中。1978年11月,中央电台推出广播讲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当年的12月23日,中央电台全文播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为中国实现历史性转折鼓与呼。1980年10月7日,第十次全国广播会议尊重广播规律,重提坚持“走自己的路”,明确了新时期广播发展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1983年3月31日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会议,确定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的改革,并提出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实行方针。这一政策性突破,使中国广播业在此后10年里的发展速度,以年均122%增长。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1993年,中国广播业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当年5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的英文译名China National Radio正式启用,强化国家广播的概念,缩写为CNR。1993年,中央电台成立港澳部,筹办第七套节目华夏之声。北京电台新闻、音乐、交通、儿童等系列台开播;江苏电台文艺、经济广播、信息等频率开播;湖南电台新闻频率开播;黑龙江电台儿童、金融广播等频率开播;江西电台经济广播开播;河南电台交通广播开播……

最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筹办《中国广播》杂志;1993年7月,《中国广播》杂志应运而生,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3年9月9日,中国广播杂志社正式成立。

十年磨砺,虽为前事,也为今事,更为未来

可以说,《中国广播》的面世,很大的功劳归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广播人思想的解放,她是适应形势要求的必然产物。创刊后的《中国广播》杂志既是广播改革开放的宣传者,又是实践者。她的面前,机遇和挑战并存。在2003年7月出版的纪念《中国广播》杂志创刊10周年的特刊上,时任社长包云写道:“每一阶段艰苦的跋涉或是成功的喜悦,都凝聚着一代代广播人的智慧,渗透着中央台扶持呵护的心血,浸润着兄弟台支持帮助的情谊。无愧的是杂志社全体同人的奉献和不懈追求,创造了《中国广播》广阔的空间,塑造了她具有时代特色的成长经历。”此文将前十年梳理为几个时期①:

1993~1995年为初创期

《中国广播》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定位:立足中央台,面向广播界,面向社会,面向广播听众。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加强广播宣传的研究,提高广播队伍的素质,增进全社会对广播的了解、参与和支持,扩大广播宣传的影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事业做出贡献。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探索为《中国广播》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动力。

1996~2000年为发展期

杂志社提出了发展目标:对内以“积累、改造、翻身,从边缘向核心迈进”为要求;对外以“依靠中央台,强化服务,全面加大与兄弟电台的合作,打造杂志品牌”为方向,围绕提高杂志质量和增加创收双重任务,对内容、版面、印刷及工作机制等进行调整。1996年第1期杂志四封全部改为彩色印刷,1999年内文由古版纸改为胶版纸印刷。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努力,使杂志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成为广播领域中颇具影响和权威性的刊物之一,塑造了《中国广播》在业内的形象。

2001~2003年为成熟期

杂志策划理念不断加强,作者结构趋于合理,读者队伍逐步扩大,杂志形象更具时代感。2001年第1期改为国际流行的大16开本,扩版为56页。2002年7月,再次扩版为64页。通过《中国广播》的品牌效应,协助一些电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建立了全国城市电台协作网,并于2001至2003年分别在浙江绍兴、甘肃兰州和辽宁丹东举办了协作年会。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广播》杂志一直是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现在是常务副会长单位),每年组织年会及评奖活动,建立交流平台,团结、凝聚和培养了一批批理论人才,为中国广电发展鼓与呼,创造了《中国广播》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1年,杂志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2002年,被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广播杂志社也进入了中央电台先进集体的行列。经过10年的求索,专家评论《中国广播》“以冷静、务实的科学态度,从理论高度和业务交流的视角,对深化中国广播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承担起了为中国广播鼓与呼的历史性责任”,“担负着研究和推动中国广播事业的艰巨任务”。

上下求索,虽为理论,也为实践,更为发展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确立当年为“广播发展年”,选准了改革的着力点。之后,总局又确定2004年为广播电视“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2005年为“农村服务年”。在一系列举措促动下,传统广播媒体在模拟转数字中改造升级,与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并行推进;事业、产业、公共服务和市场运营、政府监管、中介社会服务等体系,逐步构建起广播电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调动了广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中国广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广播事业和产业的发展。2003年至2007年,广播广告全年总收入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达到65.39亿元。“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解决了西部和广大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到2007年,我国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达到五亿台,千人平均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43%,比1982年增长了48.88%。

2002~2003年,我在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挂职,因来自广播一线,领导把“广播发展年”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交给我,负责汇总和起草“广播发展年”的有关文件和简报。从我个人来说,这一年收获颇丰,有机会接触到高层的宣传领导机构和广播管理者,有机会访问有关司局和各广播电台的负责人,有机会重新了解和认识广播,并站在广播电视全局背景下看广播。正是这一历练和20年广播一线工作的实践积累,为我走上中国广播杂志社社长岗位增强了信心。

与广播具有伴生性的《中国广播》杂志,这一时期如何适应广播的快速发展?在2004年杂志社的一次会议上,大家分析杂志的内容结构,认为与专业理论期刊相比还有差距,理论权威性不够,专业面不广,读者“不解渴”。于是,大家一致同意了整改方案,提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期刊发展规律科学办刊的理念。于是,在后来的九年里,杂志社开始了“没有最好,只求更好”的改革路程。

2004~2008年为快速发展期

杂志要具有全局性、思想性、学术性和前瞻性,办出自己的特色,对广播影视的政策研究有帮助,为传媒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业界资料。按照这一思路,《中国广播》杂志重新调整定位。

读者定位:广播行业期刊的读者自然是广播人。但是这里有一个小广播(radio)和大广播(broadcast)的概念、传统广播与多媒体广播的概念问题,理清这一概念,围绕大广播的参与者,包括听众,都成为杂志的读者。

内容定位:读者的要求基本就是杂志内容的定位。2005年4月,《中国广播》杂志举办读者问卷调查,读者期望杂志体现国家广播的权威性,能以热点、难点、焦点为切入点,刊登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于是,当年对栏目进行改版,强化了“专论”“热点聚焦”“台长论坛”“特别策划”等栏目内容,《广播旗舰航行百日 各路豪杰纵论短长——中央台中国之声业务研讨会发言辑录》《挥洒“阳光” 理政热线——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阳光热线现象研讨会辑录》《我选我的 我听我的 我看我的——且看E时代的广播新宠“广播网站”》《在路上——广播人的数字化生存》《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合作——’2004(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纪实》等一大批开创广播发展新模式的内容跃然纸上。同时,还增加“高层(名人)与广播”“主持人亮相”“新栏目资讯”等栏目,除了解决杂志的耐看性又增加了可看性。如《关注、运用广播传媒的省委书记——宋法棠》《热地副委员长与广播》《铸就沟通桥梁 扬威城市广播——记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支持广播创办名牌栏目》等近十篇文章发表后,当地的广播得到领导更进一步的关心和重视。

理论来自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杂志积极投入行业调研活动,如“中国广播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调研(2003年)”“全国城市广播电台现状调研(2005年)”“广播电视产业资本运营制度创新调研(2011年)”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寻改革新思路,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定位:权威的作者来自广播理论的实践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围绕大广播的概念,杂志社调整了作者队伍,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行业学术、学科带头人,交叉性和跨学科或不同学科读者所关注内容的作者。这一时期首发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电台等有关领导关于广播的一系列文章,如:2004第1期,胡占凡的《开创广播发展的新时代——在国家广电总局北京交通广播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2004年第3期,徐光春的《总结经验 发扬成绩 改进宣传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在中央台2004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第5期,张海涛的《加快推进中国的音频广播数字化——在2004年国际数字中短波技术研讨会上的讲话》;2004年第12期,田进的《加强交流 精诚协作 共同推进广播的繁荣发展》;2005年第1期,杨波的《坚持“两手抓” 实现新跨越》;2007年第3期,王求的《世界眼光 多元发展》等。同时对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进行专访,深度解读广电出台的新政策。“台长论坛”以及“台长面对面”专栏,锁定了广播界的领军人物。与此同时,曹璐、陈力丹、喻国明、陆小华、尹韵公、欧阳宏生等一批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比较有影响的领军人物在杂志上谈播论道,并招专攻广播研究的硕士、博士生。

机构定位:合作机构的选择,以观念从“杂志经营”向“经营杂志”的转变为基础。人员、资金、发行量等核心问题无法回避,选题、编校、印刷、发行、经营等环环相扣。2006年,《中国广播》杂志与中国广播网合作,于2007年3月正式挂出网页,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全国广播城市电台协作网160家会员台成为合作、推广的主力军,如:2004~2008年分别与遵义电台、云南红河电台、电台、呼伦贝尔电台、云南电合主办“城市广播电台发展研讨暨协作会”,出版了五本《城市电台协作网论文专刊》。2009年6月,中国广播联盟成立后,城市广播协作网台成为联盟成员。2007年,杂志社成立中国广播杂志理事会,与22家省市电台或广播电视总台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与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办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如河北台的《阳光热线》、浙江台《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云南台“类型化广播”,天津台《区县联盟广播》等。目前,多个跨年系列专题研讨会已成为广播行业的品牌活动,带动了广播行业的发展。

《中国广播》一直是自办发行,2005年开始借助其他行业渠道,拓展发行领域,与非邮发或行业征订服务公司进行合作。2008年又与北京市报刊发行局签订邮政发行杂志合同,并申请了国内邮发代号:80-935。2009年11月,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签订了海外发行合同,并申请了国际邮发的代号:M3785。从此,自发、邮发和非邮发齐头并进。2007年,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合作,开始电子杂志发行。从当年下载记录中可以看到,除国内的图书馆、大专院校外,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台湾、香港等境外图书馆和学术团体有300多家下载《中国广播》的文章。同时杂志社与知名广播产品企业联手品牌推广,如TDK、安键收音机等。

全面开放办杂志,运用市场机制,联合系统力量,引进社会资源,集全国广播资源为我所用,优势互补,在文化、服务、形象、品牌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实现了双赢。鉴于杂志取得的成绩,中国广播杂志社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05~2006年度巾帼文明示范岗。2008年,《中国广播》杂志以并列第一的优异成绩被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评为全国广播影视十佳学术期刊。

2009~2013年为转型期

李长春同志曾经说过:“在重大灾情的情况下,广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管各种多媒体怎么发展,广播的作用是别的新闻媒体不可替代的。”“不可替代”是定位,是肯定,也是期望。2008年,中央电台按照“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的战略思路,加强内部资源整合,推进新一轮改革,并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机构调整的决定》,2008年7月成立平面媒体中心,《中国广播》杂志等中央电台所有平面媒体合并纳入其管理序列,以事业化方式进行运营。

《中国广播》杂志的转型与中央电台的转型同步进行。自2009年6月18日中国广播联盟成立大会后,作为联盟五大平台之一,《中国广播》成为联系全国广播机构的重要纽带,参与报道联盟重大活动,刊发联盟成员的事业产业探索成果,仅2012年就刊发联盟成员文章310篇。

做广播发展的观察者、广播改革的记录者、广播文化理念的思考者、广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推动者。全球华语广播联盟、新媒体广播、类型化广播发展……《中国广播》杂志敏锐聚焦、捕捉中央电台和广播界发展大事,并进行深入解读。杂志在原有“专论”“热点聚焦”“改革透视”以及集结广播大事的“史话”等栏目形成品牌效应后,又先后推出“特别策划”“与台长面对面”(2011年改为“面对面”)等新栏目,并围绕主题对业界发展进行深度研讨,出版了汶川地震专刊、奥运报道专刊、国庆60年专题报道、纪念人民广播70年系列报道和纪念专著《亲历与记忆》、上海世博会专题报道、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成果特刊等一批有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优秀稿件。

这一时期,杂志实现了出版工艺的数字化,包括作者、编辑、排版、印刷等流程。2010年4月,《中国广播》杂志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增加了视频、音频和图片专栏。2012年,杂志社陆续与中国期刊网、维普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读览天下以及人民网传媒频道等期刊电子数据库合作,由其承担文章的网络出版和网络传播,这才是转型的第一步。

转型期,《中国广播》杂志抓住了发展机遇,这与中央电台领导班子对杂志新的认识有直接关系。他们认为期刊是影响力经济,对社会影响力贡献超过经济力贡献。思想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办法、思维决定行为、态度决定成败。于是中央电台给予充足办刊资金,杂志社可以为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为中国广播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杂志社,可以集中精力关注和研究广播前沿话题,可以引入优秀的编辑,可以邀请业内名家参与办刊。《中国广播》现有编辑记者11人,8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较高的业务水平,大部分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能。

2012年,杂志调整推出“倾听世界”“媒介前沿”“传媒观察”“传媒与法”等一批新栏目,精准服务学界、业界。2013年,新增“名家论坛”栏目,加强与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吸引优质稿源,形成一支强大的专家支持团队。如今,《中国广播》学术质量不断提升,论文转引率逐步提高。《青少年广播的缺失和发展策略研究》《打造互联网声音节点——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战略》《广电节目确权工作的现状及路径选择》《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广播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策略》《广播类型化发展的历史及前瞻思考》等16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和《新闻与传播》杂志转载。《和合之道——跨媒体融合的制胜之本》等三篇文章获得2011年度和2012年度中国新闻奖。“特别策划”栏目关注传媒前沿独特的视角得到专家评委肯定,连续五年被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评为优秀栏目一等奖。

2012年8月,在《中国广播》专家阅评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广播》已经成为中国专门研究广播的第一刊,是中国广播界的理论旗帜和学术园地;《中国广播》抓住广播业界带有普遍性的、关键性和创新性的议题深入研究,体现了一种编辑思想、编辑视野和理论思考,具有了大刊的风范。

2013年~,迈向国际一流传媒学术期刊

《中国广播》创办的20年,也是中国广电事业突飞猛进、发生巨变的20年。杂志忠实记录了新时期广播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广播从业者思想理念的进步与飞跃。今天,“融合式”的全媒体(即在拓展新媒体手段的同时,注重多种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催生了“全媒体广播”,杂志的全媒体发展也在其中。作为中央电台特定的文化产业板块的一部分,杂志需要与多种媒体、多种业态同步开发,做到优势和资源共享,内容产业和资本运作并行,互补效益共享,形成统一的文化品牌。

2012年10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宣布12月31日出版该刊纸质版的最后一期,主编蒂娜·布朗说:“我们不得不考虑该如何延续新闻工作者的理想,答案就是尽快拥抱全数字化媒体时代。”可以说,纸媒的《中国广播》自身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首先,出版介质由纸质向数字化发展,从纸质、互联网、移动终端到电子书。其次是出版物流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到电子商务。再次,阅读方式的转变与精确信息需求的增长,将期刊由粗放式订阅到精确式的检索服务。在大数据时代,整合与集中检索服务成为行业服务的一个方向。所以,《中国广播》杂志为办成国际一流传媒学术期刊必须向电子期刊转型。电子期刊兼有平面和互联网的特点,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以跨领域的融媒体形态呈现给读者。正是这一特点,我们要进行期刊的社群建设,改变期刊与读者的纯买卖关系,编者、作者、读者、发行者、印刷者、平面媒体、数字媒体有效超链接、及时互动。读者和期刊可以进行订制服务,细分化内容,精准服务,提供归纳总结、观点支撑、智慧指点。未来的目标要求我们具有最新知识,这对杂志编辑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战。有知识才有认识、有认识才有见识、有见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会重视,我们深知任重道远,其中需要杂志社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中央电台和全国广播界的全力支持。

世界有影响的期刊不是这个行业的全部,却是这个行业的窗口。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业务杂志中,《中国广播》是唯一专门研究广播的综合性应用理论学术期刊和产学研一体的广播理论平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办好这本国字号的广播期刊。翻开《中国广播》杂志创刊号,卷首语中一句话鼓励着我们后来者:“既然开了头,我们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广播》杂志向一直以来给予我们宝贵支持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兄弟媒体的同行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向曾经和正在《中国广播》杂志辛勤工作的全体同事表示诚挚的慰问!

(作者系中国广播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中国广播》——我的良师益友 下一篇:新形势下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