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探讨

时间:2022-10-03 02:13:03

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探讨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经营”理念和成本核算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和损失。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但制约着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与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任务不相适应。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任,理应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控制“三公经费”等路径,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关键词:节约型校园建设;必要性;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70-03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数年的“大改革、大发展”,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高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缺乏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经营”理念和成本核算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和损失。这种粗放型式的发展模式,不但直接影响着高校自身各种职能的履行效果,而且与十精神,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不协调。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理应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成为表率[1]。本文在阐述节约型校园相关概念,论述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相关概念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节约”一词的解释是“有节制地使用,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与“节省”一词相比,词义重点在“不铺张,不奢侈,该用的才用”。

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内容很丰富,内涵很广泛。目前,国内尚没有一个广泛被认可的定义,本文认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是指国家和高校管理者在办学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遵循“经营”的理念和成本核算意识,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

二、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要性

(一)建设节约型校园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期,中国高校已进入全面竞争时代。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走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高校在配置财力资源时缺乏节约意识,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关于这方面的报道,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例如,北京某一流大学一年的接待费相当于中西部地区一个省一年的接待费总量;著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先生曾指出:“内地大学校长只要节省出请客吃饭的费用,就可以培养一批杰出的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综合来看,高校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建设存在“面子工程”。三层的食堂安装两部观光电梯,盖个校门花费数千万的现象屡见不鲜;(2)“三公经费”居高不下;(3)资源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资源共享程度和利用率低下;(4)水电浪费严重。高校资源的浪费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现阶段,高校大力建设节约型校园,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对提高高校自身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节约型校园是高校担当社会职责的需要

中国某些资源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长期以来,能源利用方式粗放,效率不高。据《人民日报》(2004年04月28日)报道:“我们每创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水资源的消耗,中国万元GDP用水量是美国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 。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号召大家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部于2013年初也下发了专门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勤俭节约的办学原则,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地,理应担当自己的社会职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成为表率。

三、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路径

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路径很多,本文主要从严格控制 “三公经费”、科学规范编制财务预算等方面予以探讨。

(一)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新任总理曾公开承诺: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目前高校“三公经费”也逐渐成为媒体和广大的焦点。所以高校应念好“三公”经费的紧箍咒,大行厉行节约的清新之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控制“三公经费”,高校应制定“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1)在公务接待方面,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规定的公务接待规格和标准,大型或超规格公务接待方案须经主管领导审批,控制参加接待人数,规定午餐公务接待不饮酒。严禁借接待之名,发放纪念品、购物卡,进行娱乐消费等。(2)在公务用车方面,严格控制公务车配备数量和使用标准。出于节约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市外出差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禁自驾出行。另外,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尝试进行公务车改革。在进行公务车改革时,“温州模式”可供参考,即保留必要的公安、医疗等特种车辆外,将其余公务车通过公开市场全部拍卖,然后按一定的条件发放车补。(3)在公务出差方面,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标准报销出差期间的住宿、用餐、交通等费用,如无特殊理由且未经批准,超出部分一律由个人负担。(4)在公费出国方面,应严格筛选出国考察项目,并将考察的目的、对象、期限、人数和资助额度等项目公示,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严禁以考察的名义变相出国(出境)旅游。

(二)科学规范编制财务预算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3]。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对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要切实发挥预算的龙头的作用,统筹安排各项资金:(1)科学的校园规划是最大的节约。在校园规划资金投放时,既要考虑高校的发展,又要兼顾国情、校情,坚决避免贪大求全,对于那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论证不充分的投资项目、重复建设的项目以及不必要的修缮项目一律亮起资金的“红灯”。(2)在校园建设方面一定要融入节约的理念,在充分保证建筑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应以建设低耗能、绿色建筑为主要目标。另外,严禁工程随意变更签证,严禁工程超概算,超预算。(3)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有限的资金优先保证对学校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自身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和专业。(4)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因此,高校在财力资源配置上要始终坚持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发挥效能,为高校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这一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条件保障。

通过财务预算安排的资金一旦确定,任何人都无权变更,以确保预算的计划性、严肃性和约束力,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在会计核算时,财务部门有权拒绝超预算或者无预算的项目支出。

(三)强化科研经费管理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现在,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用在正事上,科研经费成了部分科研人员的“圈钱”法宝[4]。另据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4]。由此可见,科研经费在管理和使用方面乱象丛生,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1)建立科研管理法律体系。立法的缺失,是导致科研项目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是“多龙治水”,而且没有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所以国家应尽快出台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使用、监管责任方面的法律。(2)细化科研项目预算。对于各类科研项目,在项目申请时,均应有详细的项目预算,否则不予立项。在经费报销时,财务部门严格按批复的项目预算执行,凡是与项目研究无关的支出坚决不予报销,从而保证科研项目的纯洁性。(3)全面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根据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实际情况以及的数量、专利情况、奖励情况等,对已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从而促进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4)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审计和纪委监察部门必须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审查也应该及时对科研经费使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跟踪绩效审计,以实现对实现高校科研经费的科学、有效、合理和规范管理。

(四)实行水电费定额核算管理

高校的水电费支出在教育事业费支出中占有较大份额,且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电费支出逐年增长幅度很大。所以节水节电工作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实行水电费定额核算管理,是做好节水节电工作的有效手段。实行水电费定额管理核算成败的关键是定额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简单易行。在中国高校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水电费定额管理核算方面做得比较成功。该校的水电费定额法引起了其他高校的广泛关注。实行该定额法的理论依据是:(1)院系的学生人数、职工人数、学时数、授课人数分别与水电费呈正比例线性关系[6];(2)机关职能部门的职工人数与水电费呈正比例线性关系。根据该理论:1)院系水电费定额=b1×学生人数+b2×职工人数+b3×学时数+b4×授课人数;2)机关职能部门水电费定额= a×职工人数。其中a、b1、b2、b3、b4为根据经验值核定的各类人员的水电费定额系数。

(五)设立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基金

推进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共用,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6]。而充足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基金是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重要保证。共享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项,一是学校依据资源共享体系中仪器设备的数量、价值、运行情况等核拨一定数量的共享基金;二是从共享收入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共享基金。通过设立共享基金可以及时解决大型仪器设备所需的运行经费、大修费用,从而保证共享的有序和良好运转,更有效地保障大型仪器设备最大效率的使用。

(六)建立节约型数字校园

节约型数字校园,是指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本着节约的理念,立足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力求少花钱多办事,花同样的钱办更多的事,尽可能用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收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性价比[7]。所以高校在配置财力资源时,应加大向节约型数字校园建设方面倾斜力度,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制度,争取早日建成一个整体的(而非分散独立的)、跨部门的校级OA系统,除按照规定必须审批、上报、存档的材料外,全校原则上不流通以纸质为媒介的部门工作简报;各类宣传报刊也要压缩纸质印发数量,扩大通过因特网的电子版受众量;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过程性文稿,提倡电子化传阅、审改。通过高校业务流程及功能再造,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真正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七)实行集中采购制度

实行集中采购制度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措施。近些年,各大高校在工程、货物、设备、服务等方面投入的经费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高的甚至达几亿元[8]。所以为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廉政建设,高校应根据《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以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成立专门的招投标管理机构,制定或完善招投标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将“规定限额”以上的工程、货物、设备、服务等采购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标;对“规定限额”以下的上述项目根据采购金额大小,按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询价、邀请招标等非公开招标方式或由采购人自主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9]。这样高校所有采购项目均纳入采购体系,既提高了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避免了国有资产在“购建”环节上的管理“盲点”和“真空”。另外,在集中采购时,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尽量选用有利于节水、节电和提高效能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实践证明,实行集中采购,可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例如西安某重点高校,在2012年完成各项工程、货物、设备、服务等招标采购任务共计130余项,概算金额3.23亿元,中标金额3.08亿元,资金节约率达4.64%。

(八)实行公用房超定额有偿使用制度

实行公用房超定额有偿使用制度是加强公用房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降低办学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实行这一制度的关键是,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人员状况、公用房资源的总盘子以及使用情况,按照“成本核算、定额配置、超额付费、绩效奖励”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核定院系公用房定额、机关办公用房定额等。凡属超定额的部分,学校一律收取物力资源占用费或者收回学校。对于公用房调配未达标的单位,学校将给予其一定的补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 [10]。所以高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多措并举,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从而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屈利娟,钱铭.节约型校园建设:理论思考与路径选择[J].高校后勤研究,2009,(1).

[2] 黄璐璐.节约型校园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2,(33).

[3] 韩云,王红艳.严格执行预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1,(24).

[4] 张田勘.滥用科研经费是严重腐败社会科学[N].东方早报,2011-11-07.

[5] 黄伏生,姚爱荣.浅析华中科技大学院系水电定额管理办法[EB/OL].圣才学习网,2012-10-20.

[6] 翟天任,罗联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

[7] 谢东,徐艳.节约型数字化校园建设理念及实践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

[8] 吴密.论高校财务管理在构建节约型校园中的作用[J].教育财会研究,2008,(6).

[9] 张正喜.强化财务管理,构建节约型校园[J].中国集体经济,2011,(2).

[10] 刘雨华.基于财务管理角度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责任编辑 魏 杰]

上一篇:论现代城市危机管理的问题与治理 下一篇:浅析无权处分合同中善意相对人权利救济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