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10-03 01:17:11

解析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本在阅读教学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苏教版相对传统的语文课本而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定位,因此,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 ;阅读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精彩活泼的文字语言吸引了大多数小学生的注意力。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通常是通过多读、反复读来实现的。苏教版指出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悟性,并针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观点。

一、阅读的目的和重点

(一)阅读的目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小学生阅读首先是学习汉语言文字,然后是隐藏在文字背后作者所表达的意蕴和思想感情。通过阅读练习,小学生可以认识字词,积累文字语言,内化外在信息,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欣赏以及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了解社会历史、古今文化,与自身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感悟人生、拓展思维、陶冶情操、涵养人格,增加文化底蕴。

(二)阅读的重点

阅读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激发兴趣、培养悟性、培养阅读习惯。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愿意阅读、乐于阅读,激发出阅读的兴趣,才能实现阅读的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巧设情境,使学生把阅读当作是一种需要,而不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揭示课题开始,教师就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设置巧妙而有玄机的开场,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课文有阅读期待。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悟性,即语感的培养。悟性的培养,依赖于平时的语言积累。要培养学生的悟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不是课文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文的意义创造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形成自身的价值取向。阅读的习惯包括:有选择性地读书,读书要做笔记,边阅读边思考,不懂的地方要主动查找资料,能够指出文本有疏漏的地方。那么教师要怎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只有多读,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

二、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

(一)课时制约影响到阅读量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智力还在基础发展阶段,因此每一册的课文数量较少,课时数相对较少,学习进度较慢。在有限的课时数中,认识字词,练习写作,口语交际等还占据了一大部分,使得小学语文课本本就有限的阅读量更少了,而这些严重影响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加强。

(二)小学生定性不足

小学生都是小孩子,玩心较重,定性不足,对于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缺乏兴趣,而且阅读面也比较单一,局限于语文课本和自己感兴趣的少数图书。新课程改革初始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在磨合,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性还有待加强。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方式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应用于实践的理解存在着欠缺。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苏教版在阅读教学上有很多创新,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教育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譬如向学生讲述教师自己阅读某些书刊后的体会和收获,或是讲述一些古今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学生共同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师生间平等互动的交流,使学生愿意在课外主动尝试阅读,与人交流读书心得,并在班级里形成很好的读书氛围。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则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到阅读的重要和趣味性。小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看待事物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驰骋,在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给出标准答案,扼杀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阅读兴趣。

(三)适时正确引导学生阅读

小学生毕竟年纪较小,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是读物的选择上,小学生分辨事物的能力较差,不懂得阅读应有所选择,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告诉学生阅读的方向,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总结阅读经验。为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懂得如何选择阅读方法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尝试粗读法、精读法、选读法等。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并经常检查,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譬如教材上教到一则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查找类似的寓言故事,比较这些故事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发散思考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小结

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只有依靠阅读实践,多读是肯定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性地高效阅读。教师需要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能辨别图书的优劣,能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有选择地阅读,逐渐养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认真的阅读习惯。在这样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春燕.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2]王向东.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J].小学教学研究,2004(12):5,14.

[3]施晓岚.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105.

[4]孙景华.《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4(11).

上一篇:石油销售企业品牌信任与营销管理问题探究 下一篇:教育沟通从心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