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通识教育”

时间:2022-10-03 12:58:47

也谈“通识教育”

今年(2010)是我第三次参加由“中国文化论坛”倡议并组织的“通识班教育”。在开幕式上,发言老师照例谈到了“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表示经过不懈努力,“通识教育”终于在中国高校已有所普及,但同时又强调了这只是初步的成绩,离“本科阶段全面普及经典阅读”的预期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此外,发言老师还对“通识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常见的“学校课时安排不够”、“学生对读书兴趣不够,学风不善”等情况提出了批评。作为已经参加了三届“通识班教育”的老学员、受惠者、80后,我似乎不应该对主办者的办学宗旨有所指责,但正因为“通识教育”强调的是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得我不得不对主办方的一些表面看似改善中国教育制度实则“祸国殃民”的想法提出批评。

我不晓得以50后为主的“通识教育”最积极的推动者们究竟是根据怎样的人生经验判定人才是需要通过“经典阅读”才能培养出来的。在我看来,50后,包括“中国文化论坛”的一群理事们之所以能够混出今日之“卖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曾经插队落户、当过工人当过兵的经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中国这片土地到底是怎么长的!不下过田、扛过枪、摇过车床,你以为你能领悟得出“圣贤们”的苦口婆心?你就有动力读出今天的成就?那你凭什么认为下一代就能够这样读出来?我实在搞不懂那些把的智慧捧上天的50后怎么会忽略掉的最英明判断。难道是因为中年人危机(临到中年末尾了发现大事还没有做成几件)而引发了恐慌心理,进而“暴走”?

作为一个在初中、高中阶段拼命读书上大学后吊儿郎当基本没有读过一本所谓“经典”的典型80后,我觉得我和身边的同龄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知识”的不盲从,以及喜好解构“权威”。原因有很多,但有很重要的一条在于现在的本科教育制度。说得夸张些,多亏现在大学里开设的各种功利课程而不是“经典阅读”,才让我们更可能早的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社会之间的差距。因为“经典”与现实的隔阂是想当然的,但是功利课程居然与社会现实还这么格格不入,这不得不让人时时刻刻对“知识”有了反省意识。而这样一种对“知识”的反省难道不比教会一个人对“知识”的盲从来的更为可贵吗?由于本科时段没有“经典”,也就不会出现解读经典的“大师”,大家都是混日子,老师也是,大家互相体谅着,谁要冒充下大师,行,捧个场,但心里也是可怜你,这样一种对“大师”的解构难道不比对“大师”的诚服来的更具有时代感吗?(80后终于赶上了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趋势!)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在学习之余开展校外打工校内打牌等诸类活动,使得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书打交道可以成为本科阶段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于是我们更容易地把握住了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和行为方式,从而在阅读书本的过程中不至于像上一代的某些人那样习惯性地从圣贤们的论述中抽离出概念(比如平等啦自由啦)随意阐发而不顾别人说话的具体语境。我们是反叛的一代,所以不会跟着别人乱贴“我是自由主义”、“你是新左派”的牛皮癣标签,更受不了被别人乱贴;但是我们又是宽容的一代,想想人家也是不容易,要想混入学界这个批发市场,脑门上就得有个戳印以证明自己好歹也算混入一品牌了;甚至于我们都可以完全理解那些成天给政府摇旗呐喊恨不得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发言稿和那些天天喊着要打倒政府的老师们,因为其实人家都是很想写发言稿的,只不过后者因为运气不好投机失败一时看走了眼,只好“一错再错”,又或者因为能力不够,长大成人老半天了都没干出点啥名堂,于是只好通通选择反政府以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就算不被政府利用也要被外国利用一把才算不枉此生)。而能够赋予我们如此反叛如此宽容成为今日之我们的正是爸妈50后们一手确立的现行教育体制。就像50后不会傻到否定自己一样(我听见有些50后说自己那一代最差,那其实就是标榜自己,好像自己最有反省意识的样子),我们也不会傻到说现行的教育体制一团糟,所以我们就一团糟了。更何况,前人否定后人不具备历史正当性!

但我还是试图去理解某些50后要把“通识教育”提上议事日程的良好初衷,以80后特有的宽容精神。大概是因为50后自己曾经历过的用功读书的80年代,又或者是他们看到了国外大学“金光闪闪”的本科生选课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50后对他们的下一代也真是疏于观察,对中外国情的_区别也是怠于研究。没错,现在的本科阶段是不怎么读书,但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呢?你上大学前上山下乡充军学农玩得山不转水转,我们在干吗?我们在看书,而且是日日夜夜无时不刻地看书!不要自吹自擂自己在那个年代看过多少国外国内的人文经典,这个世道从来只多东西不少东西,你们看的我们当然也要看,更何况1990年后我们还同期过,你们四十多岁时写的译的东西我们十多岁就得拜读,因为谁知道高考会出怎样的题目?当然是涉猎越广越安全。不仅要看,还得背,因为根本看不懂,但因为知道自己人小,觉得不会是因为人家语句写得不通顺,而是自己语文没学好,多背背也许就能写出一样的句子来了。就以这样的素质,如果进入大学后继续跟着50后研读经典,在人生阅历没有任何长进的情况下,你觉得我们到底可能有多大的长进?再以外国作对照。谁都知道美国的高中生与初中生比我们有太多的课外实践机会,而且他们进入大学的评分标准也不是唯分数是问,此外高中毕业后甚至有一年“天空任鸟飞”,在这样的基础上当然可以一进大学就念经典,因为他们的脑海中已大概形成了对这个活生生的世界的初步印象,因此也可能将对生活的理解融会贯通于对“知识”的理解中。这样明显的区别,向来最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且深恶痛绝于西方的种种形式与实质的分离的50后大叔竟然会集体熟视无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一定要像国外那样在本科阶段推行“通识教育”,那它的前提就是本科之前学生要玩个够,要对社会、民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最基本的体察。如果这点做不到,却要大张旗鼓地搞“经典阅读”,等于是把人往“知识”的死路里再推一把,长此以往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因为他们是“知行合一”,而我们是在“知识”的死路上越走越远。而如果要让学生在高中、初中玩个够,就必须彻底打破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这有多难,看看伟大的同志身负的骂名便可知晓。

真是不得不佩服的英明!他早就看出来中国整个教育体制的无可救药,知道不管怎么小补小修都无济于事,因为传统的坏根子实在扎得太深!中国从来不缺会读书的人,缺的永远是“知行合一”。要使得中国不是过一两百年才出个王阳明似的人物,就必须把人对“唯有读书高”的整个认识连根拔起!这个拔起的代价之大,世人皆知,但是拔起后给整个国家(而不是具体的个人)带来的东西,却甚少有 人提及。

我想几乎当代所有的读书人在书读到某一阶段的时候都会对胡适、钱钟书那样的学者表示青睐。但如果把书扔掉,脚踏实地地到中国最贫瘠的土地上走一遭,便会很快发现胡适那样的人与至少目前(更别说民国时期)我们这个社会的根基是脱离的。他们从小用功读书,智力也不差,读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学识渊博、大体风雅,举止风度都有学者应有的风范;他们希望自己做出一种上等人的表率,以此来引领一种风尚,同时接受众人的膜拜包括女子的爱慕。但是这样一种争做上等人的姿态也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与草根的联系,他们漂浮在空中,说出来的话只能在空中浮荡。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二十世纪初美国华裔受到压迫歧视最严酷,大部分华裔劳工在美国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时,胡适们从美国回来居然还能够高唱美国式的平等与自由!想想他们在美国愿意跟怎样的人打交道,他们只能看到些什么!而这些人,你敢说他们没有接受过像样的“通识教育”吗?!

而以我本人的经历来说,在美国,有个所谓台湾高级官员的儿子请大家吃饭。他素养极佳,讲礼貌,并时时刻刻显示出他的饱读诗书和所受的高端礼仪教育与我们有着多么大的区别。吃完饭,我的两位读书很用功的同学感到十分羞愧,说我们怎么就不能做到像人家那般的高雅。我觉得好笑。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会失去了这片土地,并在很长一段日子不敌绿营的原因。他们这批“高尚人士”根本是抓不住这片土地的,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可怜的老蒋,他如果不选择跟那些人合作的话,他或许还有希望。他也算是大体了解这片土地的人啊!但就是这样一批曾经折腾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半个世纪的“高尚人士”,如今居然就让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动心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

的伟大在于他看出了失去社会根基的原因在哪里,并且为了防止重蹈覆辙,他不惜以“暴君的权威”把一代人送往乡间劳作,一代知识分子向往虚荣的心硬是这样被打了下来。而当他们再从社会底层爬出来后,他们具有了无比强大的内心和对这片土地“实在的认识”(没爬起来的自动淘汰)。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地全速发展,包括能够在一边倒的国际形势下抵御住崩塌,靠的是什么?50后的一些“新左派”引经据典表明这是改革前三十年制度方面的奠基,我要说,这更是人才的积累!如果不是把这批人打下去,邓小平又把他们扶起来,他们在一落一起间获得了对这个国家这块土地的深刻认知,他们可能获得今日的见识吗?

我有时候不得不想,真是看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一旦翻身起势了,又马上把新的“知识”的镣铐戴在了下一代的手上,而完全不顾他们是因为被人脱掉了镣铐才能取得今日的成就。看看紧跟着50后的60后、70后知识分子都干了些什么!在50后孜孜不倦地“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你们赶上了好时光”的宣传下,60后70后集体发疯用功。家里条件差些的想到知识能让他出人头地,于是化身“凤凰男”,一条条死磕经典,幻想能发现点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可以让他一举成名,最好再被什么领导人看上,于是一举成为帝王师,富贵虚名应有尽有;万一动作慢了点,天赋差了些,被别人先他一步发现了宝藏呢,又马上心生妒忌,做梦也想找出别人“抄袭”的证据,哪怕引火烧身自取灭亡也在所不惜;家境不错的,虽然对“知识”没有寄托太多用来改善人生命运的企图,但是在纯粹求知的过程中也纯粹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股子“虚”劲,学位高的看不惯学位低的,国外学位的看不上国内学位的,讲鬼话的看不起讲人话的,明明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非要搞出几十页屁话出来以证明自己看过很多书。中国人几千年来深深烙刻进DNA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被狠狠地打压过后再次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并且为了强调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把曾经打压过它的势力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永远是它必行的套路,比如汉代对“焚书坑儒”的大肆批判,比如当代对“革命”的彻底否定(关于“焚书坑儒”的历史考证参见李零《大一统》)。从这一点上,我充分理解了为什么许多60后70后的脑海中会幻觉似的留下了动荡岁月对心灵的所谓冲击并且因此产生了愤恨,尽管他们自身并没有经历多少动荡的岁月。因为他们都是阅读着“经典”成长起来的,而“经典”是什么正是前面的知识分子告诉他们的。

我不由感到了自己身为80后的幸运!“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吊诡的话)!曾看到一个有点眼光的50后官员表示应该让如今的大学生下乡工作,“读书不如下乡”!这个话说得太轻松!因为毛式的运动在今天无法复制了。而市场的运行、利益的权衡让大多数人很难接受这样一种提议(包括从乡下出来的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去,因为感觉丢脸)。而且,即使是自愿下乡了,又能如何?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我们照样是“大学生”,优越感只要存在,我们就永远无法像50后那样深深地扎进这片土地里。而唯一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50后痛心疾首的“教育体制的失败”!只有“失败”,整个读书系统才有可能出现断裂,才可能引入一条活水,才可能使我们在脑子没有被“知识”搞残前抓住这片土地的根基,才可能使得此后选择回来读书的人获得50后希望“经典阅读”赋予我们的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大学教育最大的功利不是在大学开设诸如经济、法学之类的所谓应用性强的学科,而是在等不到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时就忙不迭地把我们往“知识”的死路里送!这的确有可能让其中某些个家庭背景复杂成长经历坎坷的人历练成为当代的“大师”,但对建国才六十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言,为了创造这些人才而同时培育出一大堆学养甚佳、讲话透着伶俐劲却几乎与社会生活脱节也因此没有啥太大见识的胡适、钱钟书们出来,这究竟算是哪门子福音?(即使钱钟书自己也不会反对这一点,不然他怎么会写《围城》!)

不得不警告那些有大师心态的50后,你们在把“经典阅读”的地盘扩张到本科教育的那一刻起其实就是在与时俱退、祸国殃民。因为所有的“经典”都是过去人对他们那个社会的总结,知识的所谓“进步”只不过是每一代对社会有见识的人通过书写的“知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死读经典,不过是拾人牙慧,只要你不明白你正处的活生生的世界,你的见识将永远超不过前人。而你50后之所以能有那么点见识,不是因为你从所谓“隐秘的教诲”里得到了什么告示,而是因为你在生活的历练中读懂了人心,因而也读出了“经典”中的“隐秘的教诲”;如果你妄图把这些“隐秘的教诲”告诉对社会没有概念的我们,以为我们就此获得了对社会的洞察能力,这完全是低级的逻辑错误,因为我们获得的不是对社会的洞察,而仅仅是“知识”。就是这些“知识”,将使得我们同样会成为那种高尚的虚荣的追求者!

我已经看到,50后正在逐步筑造起自我神化的圣坛,为了不使他们成为国家发展:人才培育的阻碍物,也为了不使他们太过伤心,我们必须想出一个妥善的安置方法。因为总要给他们点事情做的,爸妈们长期赋闲在家,对我们也是身心摧残。这里,我有个大胆设想,如果非要在大学本科开设经典阅读的话,不如就拿那些最卑鄙下流的香港八卦杂志开读吧(大陆也有不少可供选择,但以香港最低俗,所以也最有效)。因为常读八卦杂志的人,不仅消息灵通,而且视野宽阔,在与社会底层广泛接触的同时能够紧紧把握住社会的根基、时代的动脉;因为知道这个社会里的人具体在盘算些什么,所以始终拥有一双能够明察秋毫而且生动活泼可爱明亮的眼睛,并且因此永远不会像那些每天抠字眼阅读经典书籍的60后70后那样生长出一张始终充满紧张感的脸来;而只要保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或许在若干年后拿起书本阅读经典时我们会对如今一些自认为水平高人一等的50后的精彩解读表示由衷的认同与敬佩。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科幻片似的想法,那就是索性让50后们大力发展“通识教育”,但不仅要让所有的大学生有受教育的机会,更要让所有的农民工、所有的农民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样让这个社会索性一起受到“知识”的教育,一起朝着“虚荣”的方向前进,那生产出多少个“胡适”对这个国家而言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因为“胡适们”吟唱的天上的话语已经可以落地了!

上一篇:莫拉克吹出的古调与新生 下一篇: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