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对识别和评价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的影响

时间:2022-10-03 11:13:44

考官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对识别和评价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通过考察压力面试中考官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对识别和评价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的影响,探析压力面试中考官的个体差异对面试结果的影响。实验采用视频模拟招聘现场的形式,对具有不同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的考官对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使用的识别和评价作相关性和差异性检验,结果发现:具有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的考官能更好地识别出应聘者相应印象管理策略的使用;应聘者使用自我宣传和正视失败两种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对压力面试的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且不因考官的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而改变;有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的考官对应聘者此类策略的使用持肯定态度。

关键词: 考官印象 使用偏好 识别 评价 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

一、引言

印象管理(简称IM)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试图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面试因其互动的类型、不确定性、短时性和高风险性成为印象管理使用的一个主要场所。应聘者改变并且管理行为的一些方面以便为招聘者留下积极印象的过程,称为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简称AIM)。在面试过程中,考官会不同程度地识别应聘者的IM行为,但所持的评价态度不尽相同。当考官认为应聘者并非有意欺骗会大量接受应聘者的印象管理策略;一旦考官认为应聘者是在进行虚假行为表现,这会对面试评价很不利。 印象管理策略按功能和作用可以分为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简称AIMT)和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简称DIMT)。使用AIMT的应聘者试图使考官积极看待自己,例如自我宣传,即表现出具备职位所需要的关键素质;而DIMT是指应聘者在面临危机时用于避免自己形象受损的补救措施,例如合理化理由,即通过语言对消极事件进行修复性阐述。面试的类型对考官的判断也会产生影响,例如在压力面试中考官更看重求职者对压力的承受和应变能力。

因此,考官的个体差异会影响其对AIM的识别和评价从而影响面试结果。以往研究中,研究者以自我监控(监督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外在表现的能力)和自我呈现(使用归因技术和排除技术的程度)两个维度的高低划分考官的印象管理风格以探讨考官的个性特征对面试结果的影响。但四种印象管理风格不能很好地解释考官的个体特征,有一定的局限性。考官对面试评价的影响可能还与考官对AIM的识别有关系。

本研究依据考官在印象管理策略问卷的得分划分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作为实验研究的自变量,以考官对AIM的识别评分和对应聘者的面试评价结果为因变量,直接研究考官印象管理策略偏好对识别和评价AIM的影响,进一步探析面试中考官的个体差异对面试结果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西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214人(均主修过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面试招聘相关课程并有招聘面试经验)发放《大学生求职面试印象管理策略问卷》(苏彦丽2009年编制,Linker 5点量表,内在一致性系数Alpha= 0.858,包含六种印象管理策略维度),有效回收182份。将每个维度得分高于或等于4.0的被试归为此策略的偏好组;得分低于或等于2.0者归为非偏好组,最终筛选出六种策略偏好、非偏好组各8人共96人。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六种策略维度高低分组差异均达到了.000显著水平。

2.研究工具及程序

本研究挑选了两段真实的压力面试录像模拟面试现场,视频中的面试者为一男一女,应聘的职位是某外企化妆品公司销售部经理。7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教授分析认定,视频中面试者A使用了三种AIMT——自我宣传、正视失败和逢迎讨好;男性面试者B使用了三种DIMT——合理化理由、妥协意向和回避,与苏彦丽问卷中六种策略维度相符合。

被试看完录像后,对录像中应聘者的表现评分。评分问卷有两部分,一是印象管理策略问卷中被试所在策略组对应的策略维度题项;二是《面试整体评价表》(在销售经理的胜任力研究基础上编制的十点量表)从沟通能力、执行能力、成就动机、责任心四个方面对应聘者进行总体评价。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印象管理策略量表相关分析

将被试印象管理策略偏好作为二分变量与AIM得分(下表简称策略评分)、应聘者面试总体评分(下表简称面试总分)做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可见,应聘者A的面试得分高于应聘者B,策略评分均大于3分。从表2可见,策略偏好和面试总分两组数据在逢迎讨好、妥协、合理化理由和回避四个维度上呈相关;策略偏好和策略评分两组数据除妥协维度外均呈正相关;策略评分与面试总分两组数据在逢迎讨好、合理化理由和回避维度出现正相关。

2.印象管理策略量表的差异性检验

六种印象管理策略偏好的考官对AIM评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自我宣传、正视失败、逢迎讨好和合理化理由四个维度的高低组出现显著差异。

3.面试评价量表分析

六种印象管理策略偏好的考官在应聘者面试总体评价得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逢迎讨好、妥协意向、合理化理由、回避四种策略偏好的两组被试对应聘者使用该策略的评价有显著差异。

四、讨论

1.考官印象管理策略偏好对AIM识别的影响

通过对AIM问卷数据的分析(表2和表3)可见,考官的印象管理策略偏好会影响面试中对AIM的识别。

六种策略维度的偏好组评分均高于非偏好组,其中在自我宣传、正视失败、逢迎讨好和合理化理由四种策略维度上考官对AIM识别评分与策略使用偏好呈正相关,偏好组与非偏好组分数也出现显著差异,这都说明有此四种印象管理策略使用偏好的考官对应聘者相应策略使用的识别会显著优于没有使用偏好的考官。回避策略维度在相关分析中出现正相关差异性检验中不显著,说明有此策略偏好的考官较没有偏好的考官对此策略的识别会更好但差异不显著。妥协策略维度在相关分析和差异性检验中未出现相关和显著,但其偏好组和非偏好组的评分均大于3.5分,说明两组考官均有效的识别出了应聘者此种策略的使用。本研究视频材料中的面试的类型是压力面试,它的主要考察项目是应聘者面对考官尖锐提问时表现出的抗压能力,所以妥协回避两种DIMT较其他策略而言与面试要求相反,因此,这两种策略的统计结果有受到视频面试的类型的影响。

上一篇:基层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下一篇:中日文化差异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