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基寻突破字音巧复习

时间:2022-10-03 10:53:54

语基寻突破字音巧复习

现代汉语中的字音,是高考中长盛不衰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向多为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及一些常见的易错字读音的辨别。其题型多为选择题,其类型一般分为以下三类:一、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二、选择字音有错误的;三、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纵观高考命题的特点与设置错误类型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备考。

一、形近误读

(一)声旁相同的形近字

【典例】

1. 泥淖(nào)――焯(chāo)水――绰(chuò)约――掉(diào)以轻心

2. 编辑(jí)――缉查(jī)――舟楫(jí)――作揖(yī)――修葺(qì)――鹿茸(róng)

3. 缜(zhěn)密――滇(diān)池――(chēn)目――嗔(chēn)怒――精卫填(tián)海――慎(shèn)重

4. 纵横捭(bǎi)阖――脾(pí)气――啤(pí)酒――俾(bǐ)有所悟――奴颜婢(bì)膝――髀(bì)肉复生――石碑(bēi)――睥(pì)睨――裨(bì)益――裨(pí)将――稗(bài)官野史

(二)笔画极为相似的形近字

【典例】

1. 放肆(sì)――肄(yì)业

2. 床笫 (zǐ) ――门第(dì)

3. 茶(chá)叶――如火如荼(tú)

4. 鸠(jiū)占鹊巢――饮鸩(zhèn)止渴

5. 戊(wù)戌(xū)变法――戍(shù)边――投笔从戎(róng)

【备考策略】

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有时联系不是特别紧密。一些形声字的偏旁已不能准确反映该字的读音,如果还按声旁读,就可能造成误读。我们要常查字典,由点到面,由同一声旁适当延伸,分类整理,将字音读准。

二、多音字误读

(一)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多音字词性不同,读音往往相异。

【典例】

1. 处:chǔ(动词) ,如:处方、处理等;chù(名词),如:处所、处长、好处等。

2. 泊:pō(名词),如:梁山泊、水泊、血泊、湖泊等;bó(动词),如:淡泊、停泊、漂泊、泊位等。

3. 数:shù(名词),如:数字、数目、心中有数、定数等;shǔ(动词),如:屈指可数、数典忘祖等;shuò(副词),如:数见不鲜。

(二)词义不同,读音不同。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往往和不同的字义联系紧密。

【典例】

1. 强

读qiáng的时候表示“健壮、有力”义,如:强壮、强调、豪强等。

读qiǎng的时候表示“硬要”“迫使”“勉强”义,如:强颜欢笑、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求、强迫等。

读jiàng 的时候表示“固执”义,如:倔强、强嘴等。

2. 曲

与“音乐”有关时,读qǔ,如:曲谱、曲高和寡等。

其余读qū,如:曲折、九曲黄河、曲径通幽等。

3. 丧

与“死了人”有关时,读sāng,如:丧钟、丧乱、丧事、丧礼、治丧、吊丧等。

与“丢掉,失去”有关时,读sàng,如:丧失、丧生、沮丧、丧权辱国等。

(三)语体不同,读音不同。有的多音字,在口语中作为单音词使用时,是一种读音,而在书面语(复合词和成语)中,又是一种读音。

【典例】

1. 壳:ké(口)贝壳、脑壳 ;qiào(书)躯壳、金蝉脱壳、地壳 。

2. 翘:qiào(口)翘尾巴 ;qiáo 翘楚、翘首、连翘。

3. 露:lòu(口)露头、露脸、露马脚、露丑 ;lù(书)暴露。(特别注意:“抛头露面”与“出头露面”中“露”读“lù”,“露面”中“露”读“lòu”)

4. 给:gěi(口)交给、给他补课、给以;jǐ(书) 供给、给予、给养。

此类多音字还有“落”“色”“血”“削”“嚼”“澄”等。

【备考策略】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的热点,除了根据词性、词义、语体来辨别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记少不记多,记特殊不记一般。

1. 佣:除“佣金(钱)”中读 yòng外,其余读 yōng。

2. 遂:只有“半身不遂”读suí,其余都读suì。

3. 艾:只有在“自怨自艾”中,当治理、改正的意思,读yì,其余情况都读ài。

4. 扁:只在“扁舟”一词中读piān,其他情况读biǎn。

5. 埋:只在“埋怨”一词中读mán,其他情况一律读mái。

此类字还有“识、模、红、巷、悄”等,均可采用此法来帮助记忆。

(二)口诀法。依据特定的语境,将多音多义字组成意思连贯的句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或炮(páo)制药材吗?

2. 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3. 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4. 在古代龟(qiū)兹这个地方,由于天久不雨,田地龟(jūn)裂,好像乌龟(uī)身上的裂纹。

三、习惯性误读

(一)在语言交际中,有些汉字的误读频率较大,这些字往往是考查的重点。

【典例】

“畸形”的“畸”读jī,不读qí;“惩罚”的“惩”读chéng,不读chěng;“匕首”的“匕”读bǐ,不读bì;“卑鄙”的“鄙”读bǐ,不读 bì;“痱子”的“痱”读fèi,不读fēi ;“泡沫”的“泡”读pào,不读pāo;“车辆”的“辆”读liàng,不读liǎng ;“后裔”的“裔”读yì,不读yī;“成绩”的“绩”读jì,不读 jī;“足迹”的“迹”读jì,不读jī;“撒手锏”的“锏” 读jiǎn,不读jiàn;;“宁肯”的“宁”读nìng,不读níng ;“压轴”的“轴”读zhòu,不读zhóu ;“危险”的“危”读wēi,不读wéi;“潜移默化”的“潜”读qián,不读qiān。

(二)常见成语中的某些字带有通假现象或者保留了古音,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造成误读。

【典例】

“博闻强识”中的“识”读zhì,不读shí;“自怨自艾”中的“艾”,读yì,不读ài;“一曝十寒”中的“曝”,读 pù,不读bào;“鲜为人知”中的“鲜”读xiǎn,不读xiān。“虚与委蛇”中的“蛇”,读yí,不读shé;“图穷匕见”与“瑕瑜互见”中的“见”,读xiàn,不读jiàn;“丢车保帅”中的“车”读jū,不读chē。

(三)在某些专有名词(如地名、国名、姓氏、人名)中,有些特殊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

【典例】

1. 蠡

在普通名词中,音lí,如:以蠡测海、管窥蠡测。

在专有名词中,音lǐ,如:蠡县(河北省一县名)、范蠡(人名)。

2. 秘

普通名词中,音mì,如:秘密、秘书、秘诀、秘方。

专有名词中,音bì,如:秘鲁(国名)。

此类字还有“召、仇、区、红、台、姥”等。

【备考策略】

习惯性误读字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因为声调的原因而出现误读。我们通常采用的解决办法有三:

一是注重分类整理。注意收集生活中的习惯性误读字,从易错点入手,分声母、韵母、声调三类进行整理。

二是讲究即时记忆。一经发现,即时记忆,今天掌握一点,明天掌握一点,积少成多,不能等收集到一定的量时才去突击强记。

三是注意适时复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看、读,反复记忆,加深印象,直到真正掌握。

上一篇:电化学必考问题点津 下一篇:刻在校服上的青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