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宋词:《桂枝香》([宋]王安石)

时间:2022-10-03 10:34:12

桂枝香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作为唐宋散文家之一的王安石,与韩愈、欧阳修、苏轼等齐名天下。他在《上人书》一文中写道:“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意思是:写文章务必对国家、社会有所帮助,有所补益才行。他的诗文中都隐含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抱负。王安石诗歌现存1500多首,相比较而言,他创作的词并不多。在云蒸霞蔚的宋代词坛,他只有20多首词留存于世,但质量很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桂枝香・金陵怀古》。据说,他的老对手坡读了以后,也忍不住感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今人周汝昌先生认为,古来登临怀古词中,这首词堪称翘楚。他称赞道:“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

作者写《桂枝香》这首词,地点在南朝古都金陵。时值深秋,天已近晚,诗人临江览胜,凭高吊古,思绪万千。

首句“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开门见山,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登上高高的山冈纵目远眺,这古老的都城正是晚秋时节,草木开始凋残。一个“正”字领起,一个“初”字吟味,一个“肃”字点醒,笔力遒劲,意味深远。

接下来,诗人用了两个比喻:把澄澈明亮的江水比作白色的绸带,把青翠的山峰比作一个个箭头,直指苍穹。簇(cù),同镞(zú),意为箭头,也可以解释为群峰攒聚。这样的景象,总是能激荡起人内心的澎湃之情。紧接着“残阳”一词,让情绪立即有了回落:夕阳斜照,江上的船只挂帆划桨,来往不停。酒旗斜斜地竖着,在秋风中飘扬。这里的“西风”指的就是“秋风”。在一幅画面中,既有“残阳”,又有“西风”,不免让人内心涌起阵阵悲凉之意。再看江的远处,“彩舟云淡,星河鹭起”。长江像一条天河,远远望去,各色船只,仿佛在云上行驶,而水洲上的白鹭,则翩然起舞。深秋的江景,正映照着一种无以言说的苍凉。这种绮丽的景色,任凭再高明的画家,也绘不出它的美妙。

如果说词的上阕是对景物的赞美,那么,词的下阕则是对历史兴亡的感喟。杜牧在《台城曲》一诗中写道:“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的开国大将,张丽华是陈后主的宠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隋军已兵临城下,陈后主和张丽华还在歌舞寻欢。再读苏轼的《虢国夫人夜游图》:“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就不难理解当时的情景了。正因为如此,王安石才会“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继”:想想六朝时的那些统治者们,在都城里追逐豪奢,到头来都像陈后主一样,敌兵已在门外,却还在楼头和爱妃醉生梦死,这种亡国的悲恨相继不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意思是:在高高的山冈上,面对着这大好河山,怀想往事,白白地使人叹息那些兴亡盛衰之事。六朝旧事随流水,剩下的只有这傍晚的寒烟、深秋衰败的枯草,以及春来时的新绿。杜牧在《夜泊秦淮》一诗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商女,就是歌女。花,即《玉树花》,陈后主所作,其辞曰:“玉树花,花开不复久”,算是一语成谶,被后人看作亡国之音。而今天这些歌女,还常常在唱这首亡国之曲。至此,词尽而意未穷,思索去吧!

(郭学萍,特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

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上一篇:如何安全的与货车相处 下一篇:对“毒驾”坚持“零容忍”